李超文 黃勇平 黃華武 韋高猛 盧保德 梁正方 林志第 李鎮杰


【摘要】 目的 探討桂西地區泌尿系結石成分的構成情況,為泌尿系結石臨床治療和預防提供參考。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泌尿系結石患者614例,運用紅外光譜分析法對結石進行成分分析。結果 檢測的尿路結石成分呈多樣性,主要成分為草酸鈣380例,約占總數的61.89%,主要成分為尿酸113例,約占總數的18.40%;泌尿系結石男女比例為1.57∶1;在614例患者中,40~59歲年齡組占比最高,達57.98%;上、下尿路結石比為5.20∶1。
結論 桂西地區尿路結石成分以草酸鈣最常見,尿酸結石及碳酸磷灰石的比例也較高,結石患者以40~59歲組占比最高。
【關鍵詞】 泌尿系結石;桂西地區;成分分析;結石防治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之一,居泌尿外科住院病人首位。2014年全國尿石癥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泌尿系結石的患病率高達58%,為世界3大結石高發區之一[1~2]。泌尿系結石治療后復發率高,5年復發率約50%,10年復發率高達80%~90%[3]。因此,防治結石復發成為泌尿外科工作者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對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間收集的桂西地區614例泌尿系結石進行成分檢測,結合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為本地區泌尿系結石的防治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間桂西地區(桂西地區指廣西百色市和河池市)泌尿系結石患者結石成分分析樣本614例,其中男性患者375例,女性患者239 例,男女比例為1.57∶1,患者年齡7~97歲,平均(48.42±13.37)歲。排除非桂西地區結石患者結石樣本。
1.2 實驗試劑與儀器
儀器:電子天平(型號:BSM120.4上海卓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壓片機(型號:DF-4B天津藍莫德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壓片模具、瑪瑙研缽、溫控紅外烤箱(型號:HW-3A天津藍莫德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型號:LIIR-20,天津藍莫德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等。試劑:溴化鉀(Q/12GF 01-2016,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
1.3 實驗方法
將術中取得、體外沖擊波碎石或排出送檢的結石標本用蒸餾水洗凈,風干,放入溫控烤箱內,100℃烘烤10 min。打開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進行試驗分析前的準備,將干燥標本適當研碎,稱取結石核心部位碎塊1~2 mg 放入瑪瑙研缽內,加入100~200 mg 的溴化鉀晶體,進行充分研磨并混勻。將研磨成粉末的樣本倒入壓片磨具,上壓片機加壓至20 MPa,保持壓力1 min。緩慢減壓,將壓片取出檢查,壓片厚度0.3~0.5 mm,分布均勻,呈半透明狀為合格。將壓制好的膜片放進紅外光譜分析儀中進行檢測,電腦繪制圖譜后自動分析并生成結石成分報告,做好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 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2 結果
2.1 結石主要成分
在614例患者中,①主要成分為草酸鈣患者380例(占61.89%),草酸鈣結石比例男女之間無統計學意義(χ2 =0.126,P=0.722);②主要成分為無水尿酸患者113例(占1840%),男性無水尿酸結石比例明顯高于女性(χ2 =26245,P<0001);③主要成分為碳酸磷灰石患者103例(占16.78%),女性碳酸磷灰石比例明顯高于男性(χ2 =25.749,P<0.001);④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患者9例(占1.47%);⑤主要成分為胱氨酸3例(占0.49%);⑥主要成分為羥基磷灰石和一水尿酸鈉均為2例(各占0.33%);⑦主要成分為二水磷酸氫鈣和六水磷酸銨鎂均為1例(各占0.16%)。見表1。
2.2 結石年齡分布
年齡分組中,40~59歲年齡組占比最高,達57.98%,其次為18~39歲組,占比2036%,60歲以上者占比為19.54%,18歲以下組占比最少,為2.12%。見表2。
2.3 結石部位分布
上尿路(腎+輸尿管)結石共515例,約占總數的83.88%;下尿路(膀胱+尿道)結石共99例,約占總數的16.12%,上下尿路結石之比為5.20∶1。見表3。
3 討論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我國為世界上結石高發區之一,據流行病學調查,南北方發病率差異明顯,總體來說南方結石發病率遠高于北方[1,4]。泌尿系結石成石機理十分復雜,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涉及個體因素如局部解剖異常、尿路感染、異物及梗阻、代謝異常及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如地理、氣候、藥物、飲食、生活習慣及職業等[1]。但不同地區及不同民族的泌尿系結石患病率和結石成分的構成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對泌尿系結石進行成分分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結石成分分析相當于結石的“病理”檢查,可為臨床防治泌尿系結石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特別是對于尿酸結石、胱氨酸結石等代謝紊亂導致的結石,感染性結石以及其他一些少見的結石等,結石成分分析對于結石的防治起著關鍵的作用[5]。
國內大多數資料統計表明,泌尿系結石以草酸鈣結石最為多見,占68.70%~92.80%[6~14]。本地區檢測的614例泌尿系結石中,主要成分為草酸鈣380例,約占總數的61.89%,與國內多數報道相似,本組數據顯示草酸鈣結石男女比例未見明顯差異,且絕大多數草酸鈣結石都是上尿路結石,上下尿路之比為8.05:1。草酸鈣結石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明確,高草酸尿癥、草酸和鈣的過度吸收、尿中結石抑制因子如枸櫞酸過低等等都是草酸鈣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臨床上予堿化尿液及給予富含枸櫞酸的藥物和食物防治草酸鈣結石,如枸櫞酸鉀鈉、枸櫞酸氫鉀鈉等,飲食上可予多飲水、少吃菠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多食用橘子類水果,增加尿中枸櫞酸的含量,有助于預防草酸鈣結石和降低草酸鈣結石的復發。結石主要成分為碳酸磷灰石患者103例,約占總數的16.78%,女性病人碳酸磷灰石比例明顯高于男性。碳酸磷灰石屬于感染性結石[4,15],與尿路感染密切相關,尿液中細菌分解尿素產生氨,使尿液堿化,促進磷灰石形成,好發于女性患者,與女性下尿路解剖特點密切相關。預防措施主要為控制尿路感染,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等。本組中主要成分為無水尿酸患者113例,約占總數的18.40%,其比例高于相關文獻[4,6,8,11,13,14,16]報道的5.90%~14.7%,尿酸類結石是嘌呤代謝異常導致。在本地區檢測的尿酸成分結石中,男性比例明顯高于女性,具體原因未明,可予減少富含嘌呤的食物攝入、多飲水增加尿量、堿化尿液、服用藥物抑制尿酸生成及促進尿酸排泄等方法防治尿酸結石。胱氨酸結石3例,約占0.49%,該病為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胱氨酸尿癥引起,臨床少見。其病理基礎是體內腎近曲小管基底膜和腸黏膜上皮細胞對胱氨酸和二羥氨基酸吸收和轉運存在缺陷,導致胱氨酸從尿中排出過多,而胱氨酸在尿中溶解度很小,極易過于飽和,從而析出成結石[17]。本病治療后復發率極高,達到每人每年1.22 次[18]。治療的重點在于預防,其方法主要是減少胱氨酸的生成和排泄、促進胱氨酸的溶解等,可通過口服藥物碳酸氫鈉片及枸櫞酸氫鉀鈉片堿化尿液,利于胱氨酸在尿中的溶解,當尿pH值>7.5以上,胱氨酸在尿中的溶解度顯著增加,但難以維持,一般建議維持尿液pH值在7.0以上為宜,如尿液中胱氨酸的排泄量較大,高于3 mmol/24 h,推薦應用胱氨酸結合劑如硫普羅寧或卡托普利,可促進胱氨酸在尿中的溶解,減少結石復發[19]。
在統計數據中,結石患者40~59歲組占比最高,為57.98%,提示本地區結石的好發年齡為40~59歲,可以加強對該年齡段的人群進行結石患病篩查,提前對結石患者進行干預,提高對結石的防治效果。
綜上所述,本地區泌尿系結石患者最常見的是草酸鈣結石,尿酸結石及碳酸磷灰石的比例也較高,這三種成分結石比例合計高達97.07%,其他成分結石比例較低。在614例結石患者中,40~59歲年齡組占比最高,18歲以下組占比最低。通過對本地區泌尿系結石患者結石進行成分分析,可以了解本地區泌尿系結石成分構成情況,在臨床上可以根據結石成分分析結果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及飲食調節等措施,利于預防結石形成和減少泌尿系結石的復發,對結石防治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 考 文 獻
[1] ?那彥群,葉章群,孫穎浩,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4 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29-130.
[2] ?Zeng G,Mai Z,Xia S,et al.Prevalence of kidney stones in China:an ultrasonography based cross:ectional study[J].Bju International,2017,120(1):109.
[3] ?Eisner BH,Goldfarb DS.A nomogram for the prediction of kidney stone recurrenc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Jasn,2014,25(12):2685-2687.
[4] ?張應愛,王順蘭,羅思琴,等.海南地區557例泌尿系結石成分分析[J].海南醫學,2017,28(3):417-420.
[5] ?曾國華,朱 瑋.代謝評估在泌尿系結石診治中的應用[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7,32(6):409-412.
[6] ?何 群,張曉春,那彥群.284例泌尿系結石成分分析與代謝評價[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26(11):761-764.
[7] ?陳偉明,謝杏儀.廣州地區353例泌尿結石成分分析及預防指導[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22(10):38-39.
[8] ?單 戈,許廣志,閆 莉,等.黑龍江省林區500例尿路結石成分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8):203-204.
[9] ?徐 勛,趙振華,石 明,等.1168例泌尿系結石患者結石成分分析及其飲食預防指導[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4,29(8):694-696.
[10] ?李鵬程,向雪寶,楊 芳,等.桂北地區997例泌尿系結石成分構成及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5,30(1):62-67.
[11] ?王 強,王細生.485例尿結石成分分析與預防指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1):1460-1462.
[12] ?陳 浩.紅外光譜分析對泌尿系結石成分分析及預防指導的應用意義[D].濟南:山東大學,2016.
[13] ?朱海亮,王 競,程 靜,等.常熟地區728例尿結石患者的尿石成分與24小時尿液分析異常的相關性[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4):656-658.
[14] ?王冬雪,田文靜.哈爾濱市1136例泌尿系結石成分分析[J].系統醫學,2017,2(11):74-77.
[15] ?Mao Z,Xu J,Ye C,et al.Complete staghorn calculus in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infection is still the cause[J].Bmc Nephrology,2013,14(1):168.
[16] ?廖偉強,羅立曠,李威世,等.粵西云浮地區泌尿系結石的成份分析[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8(3):47-49.
[17] ?王晉龍,王 峰,李傳洪.拉薩地區尿結石發病情況及危險因素的調查研究[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4,29(12):1104-1105,1113.
[18] ?黃棟強,林一欣,張偉林,等.惠州地區尿路結石成分分析對預防結石復發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科學,2015,5(4):179-181.
[19] ?孫西釗,賀 雷,葉章群.胱氨酸結石的病因、診斷和治療[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8,23(9):645-648.
(收稿日期:2018-12-29 修回日期:2019-02-01)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