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茹
作為教育工作者,讀書與實踐是實現我們專業成長的不二法門。閱讀美國發展心理學博士安·S.愛潑斯坦所著的《學前教育中的主動學習精要》一書,我對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有了更深入系統地思考。本書聚焦當今世界學前教育領域具有重大影響的課程模式——高寬課程,對其模式、教學實踐、兒童評估、教師發展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介紹。旨在“讓孩子們具有高度的熱情和廣泛的興趣”,其中,計劃——工作——回顧,是高寬課程關鍵而又獨特的部分,是高寬課程的一個標志,是幼兒一日生活常規中的核心,是一個豐富的行動過程,極具借鑒和指導意義。
一、何謂“高寬課程”?
高寬課程(high/scope)模式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政府對處境不利兒童早期教育進行干預的項目。所謂“高寬”,旨在讓孩子們對周圍的自然與社會具有高度熱情和廣泛興趣的一種幼兒園課程模式。它以公立園兒童為主要對象,以幫助兒童學會主動學習為基本價值取向,圍繞五個課程內容領域的58條關鍵性發展指標而展開的。以計劃、行動和反思的活動教學為基本組織形式。其教育哲學核心在于主動參與式學習,是一個意義建構的過程,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形成、豐富和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兒童通過與人、材料、事件、思想的直接互動獲得直接經驗,主動建構他們關于現實的理解。
高寬課程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課程模式,它會為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統的操作指南,包括適宜的教學活動、兒童學習目標清單、評估項目是否實現目標的工具以及員工培訓模式,從而,確保教師能夠正確地理解和使用這套課程。高寬課程的成熟模式,對于正在探索課程建設的幼兒園來說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使用高寬課程模式,并不意味著教育是刻板的,沒有彈性的,在運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斷變化課程模式,以更好地滿足幼兒的需求。
這個項目研究,對123名兒童進行隨機分配,使之分別成為項目組成員或對照組成員,研究發現課程對這些兒童的影響能夠持續到他們40歲的時候,這些影響包括他們的學業成績和文化水平、高中畢業率、成人后的收入、房產擁有率以及終身犯罪率等。研究表明高寬課程的優質學前教育方案會對人的終身產生影響,并通過對人的終身影響從而對社會產生綜合影響,2005年此項研究發布在《終身的影響》,一項成本——效益分析表明,每投資一美元,收益17.07美元,其中12.9美元屬于納稅人所有,4.17美元為兒童個人所有。正因如此,這個課程模式已經被中國多地采納,更被歐、亞、美、非幾大洲二十多個國家采納和借鑒,遍及城市和農村。
二、區域活動中兒童的主動學習
幼兒園開展的區域活動,已成為兒童自主活動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們開啟課改、學習觀察兒童的首個篇章。讀了高寬課程后,明白了區域活動借鑒了高寬課程理論和做法,其價值深遠,也能指導教師們組織開展區域活動,但它不同于分科教學下的區角活動,因為此時的區角活動只是一個教學的簡單補充和延伸,且教師和兒童從未深入探究過。這種主動參與式學習由五個基本要素構成,那就是材料、操作、選擇、兒童語言和思維及成人的支持。
事實上,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是有能力作決定,并解決問題的,兒童是知識的建構者和主動的學習者。這一過程由六個階段組成:動員、計劃、執行計劃、收拾整理、回顧與分享、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兒童分享控制,輪流擔任領導者和被領導者、講話者和傾聽者、老師和學生。幼兒的主動性凸顯出來,其認知、情感、社會性也得到發展,更加促進了兒童做事情時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突出了做事的完整性。
在“計劃——工作——回顧”過程中,兒童主動學習。兒童可以構思做事的目的、圖譜,形成“做什么、怎么做、和誰做”等心理圖像,并通過語言、手勢、圖畫等方式表達出來。會做計劃的兒童與不會做計劃的兒童相比,游戲時間更長、專注力更強,游戲越復雜,越能激發孩子更多的想象力、創造力。隨著年齡的增加,計劃的目的更明確,計劃也會更詳細、更復雜,包含著合作的分享過程。然后去工作,兒童游戲就是工作,按步驟去操作、探究,克服困難,與同伴合作,可能會從探索游戲開始,進入建構游戲、假裝游戲、規則游戲,在游戲中不斷調整計劃,它與自由活動不同之處在于活動之前有思考、有目的,并在游戲中有興趣、接受挑戰、要解決問題。最后通過回顧(而非簡單的回憶)、講述或畫圖,反思自己的行為,梳理獲得的經驗,傾聽他人的意見,為下一個活動進行構思。兒童不只是談計劃、過程、反思,還可以自然地建設、建構記憶,對他們的心理、獲得的經驗、做事情等進行表征,談話就是記憶,對事實的回顧(你做了什么)是語義記憶;對過程的回顧(你如何做的)是程序性記憶;對事件的回憶(你先做了什么)是情節記憶;對路線的回憶(你怎樣到達那里的)是空間記憶。杜威說,計劃和反思同樣重要,積極且主動,計劃和回顧是主動學習的標志。
三、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支持策略
兒童“計劃——工作——回顧”的另一個方面是教師發揮支持者、合作者、參與者的作用。
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支持(也叫“鷹架”)策略,幫助兒童去完成各段的任務。從計劃、工作到回顧,每一個環節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在親密的環境中和兒童一起計劃,用簡單的、開放的問題啟發(不愿意表達計劃時,要敏感地找出原因,留心傾聽兒童計劃時的意見)。在兒童工作過程中,要觀察、學習、支持,和兒童一起游戲,洞察每個兒童的發展,予以支持,你是如何對兒童的學習進行認識的,這個學習,取決于雙方的主動性,兒童會追隨自發的游戲和計劃,要根據兒童的興趣提供工作場所和材料,提供兒童需要的安慰和接觸,支持她們的感覺和想法,要留心孩子需要關注的跡象,兒童可能會因為緊張通過姿勢、動作、表情來表達自己,教師應提供讓孩子放心的安慰模式。在平靜舒適的地方與兒童一同回顧,與同組的成員在相同的場所里回顧,環境里影響的因素越少,就越能關注活動本身,為兒童提供材料以維持兒童的興趣,道具和材料增加回顧的趣味性,并能使兒童安心地等待,師幼共同學習成長。
在教師提供的支持性氛圍中幼兒主動發起多種學習,因為教師提供的材料和經驗既建立在幼兒的興趣之上,又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甚至當教師設計一個小組活動或集體活動時,他們會考慮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目標、行為以及想法。
四、高寬課程模式帶來的積極影響
課改以來,區域自主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普遍采納,而且和主題活動、項目課程等相結合,也有所創造,有所創新。令人欣喜的是,在高寬課程理念的影響下,區域自主活動不僅停留于形式自主的層面,我們更加追求幼兒的主動學習建構過程。如今,我們的區域活動正在打破區域界限,按著材料分類,支持兒童自主自選,讓本土資源發揮優勢,不斷地體悟如何在活動中“讓孩子們具有高度的熱情和廣泛的興趣”。
這樣的課程有利于激發幼兒活動的主動性,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梳理自己活動的思考能力,回顧更有可能幫助兒童記憶學到的經驗,應用于日后的行為中,這個過程也有助于培養孩子分享、合作的社會行為。同時也提高了兒童口語表達和寫作的能力(指“前書寫”),尤其在說明問題時,不乏理據。
在積極探索兒童主動學習方式的路上,教師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幼兒園課程建構與教師專業發展走向一體化,教師們正在讀書、實踐、反思,豐富自己,不斷地將理論和實踐對接。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放手后兒童是如何積極參與活動的,他們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源源不斷地創造力,他們愿意對事物進行觀察,不斷地創造精彩,不斷地給老師帶來驚喜,園本課程建設正在悄然發生變化。讓我們找到了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切入點,開啟了我們對區域活動的新認識,并有能力去指導兒童的區域活動。
正因如此,區域自主活動,應該成為人的自主的、有組織的、典型的學習形式,不論在幼兒園、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都不失為有效的學習方式。這種思考不僅會影響孩子今后的學習,乃至一生,比起在高度控制的環境中,兒童更有可能獲得廣泛的、豐富而深刻的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