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智
摘要: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不但關系到小學生文化成績和素養的培養,同時還關系到他們思想觀、價值觀的塑造,所以,小學教育教學非常重要。本文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有效管理;路徑思考
一、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轉變速度慢
大部分人認為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是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等學校管理階層的責任,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也會嚴重影響教師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而教師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也會導致教師對于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不重視、不參與,對于學校開展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產生不良影響。部分學校的校長管理理念較為先進,但是因為教師不重視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能理解校長管理理念,甚至對這種管理理念產生抵觸心理,都會嚴重影響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評價機制對教學管理的制約
我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成績非??粗?,使得教師與學校在受到評價時也會受到學生成績的影響,嚴重制約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片面的追求學習成績,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完成對于教師與學校的評價,這種做法缺少合理性與科學性,也會嚴重影響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
(三)部分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
新課改推行使教師的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與機遇,部分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新課改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順利的應對挑戰,抓住機遇,還會導致部分教師存在為難的情緒,安于現狀。再加上教師的培訓工作落實的不到位,學校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管理自然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加強小學教育教學有效管理的路徑
(一)學校應當重視學生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是組成學校的主體,也是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關鍵。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校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注重管理方式的人性化,才能更好地完成對小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首先,學校應當為教學活動提供充分的資金,為學校添置教學時所需的硬件設備,以保證小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這也會為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帶來積極影響。其次,在進行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時,學校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改進學校的教學環境,以保證學生可以在一個干凈、舒適、和諧的環境中接受各個方面的教育。第三,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更為巧妙地將多媒體技術融入日常教學之中,以保證學生可以更快地接受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高效的學習有利于更好地建設小學教育的有效管理。第四,學校還應當聘請專業的保安,安裝錄像監控,避免學校出現死角,確保學生與教師的人身安全。小學生的年紀較小,遇見危險或是侵害時也沒有太大的反抗力量,學校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管理能力,以保證學生在學校內的健康和安全,也有利于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
(二)重視并加強教學過程與質量的管理與監督
小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了解、掌握與認知水平受到教學質量的影響,而教學質量與教學過程互相制約,互相作用。所以,為了保證高質量的教學,一定要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嚴密的掌握與管理,并安排一定的專業人士進行監督,才能更好地滿足高質量教學的要求。以往的教學環境中,學生考試成績會嚴重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這對于教學質量的管理與監督也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因此,學校應當積極的改變教學評價機制,將學生的考試成績當作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參考意見,并將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學校對于教師的評價、監督人員對于教師的評價以及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表現相結合,以此作為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最終結果,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質量的教學。學校還需要在教師的備課以及作業批改等方面進行嚴格的管理,在確保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基礎上完成高質量的教學,有利于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
(三)注重小學教師的管理能力,培養并提高教師的管理能力
小學教師是學生傳授知識的橋梁,同樣也是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人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著學生的管理與教學工具等管理的多方面的責任,還對小學教育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認識到自己的管理作用,保障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其次,教師應當注重自己的專業素質的提升,為學生帶來高質量的學習內容,以保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完成各環節的工作,并將高質量的教學當成是自身工作的重點內容,保證備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等方面的管理的嚴格性,培養并提高小學教師的管理能力,以完成自身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
(四)學校應注重客觀力量的結合,完成小學教育的有效管理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根本目標是為了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必須要全校師生與學校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在完成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時,學校還需要重視家長以及社會對于管理工作的影響,以保證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實效性的不斷加強。我國目前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學校必須集結一切可以集結的群體,使其為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貢獻一份力量。為了保證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作用的充分發揮,加強教學管理的凝聚力是有效提升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良好途徑,有利于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利于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不斷提升。
(五)重視信息化教學的運用,提升師生信息化素養
對小學生來講,他們對于信息技術有著較為強烈的興趣,所以在小學階段培養他們的信息化素養是非常適宜的?!芭d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也是小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前提,小學語文老師如果能夠采取核實的教學方式,調動起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那么就能夠事半功倍,反之,則對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就無從談起[2]。從日產生活中我們能夠發現,很多某領域的頂尖人才,對于某行業的興趣是常人無法達到的,濃厚的興趣會激發起積極的學習態度,再加上刻苦努力的實踐,就會使得他們在該領域取得傲人的成就。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在領略到信息技術帶來的愉悅后,興趣將會更加濃厚,這樣就能夠形成良性循環,長此下去,其信息素養會自然而然地得到培養。
另外,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教師自身的信息化素養決定了我國現代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化教育培養,對于全面提升我國小學生信息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工作中,某學校采用了 “分層培訓”+“分類評比”的模式來促使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所謂分層培訓指的是依據教師的年齡層次和信息技術素養水平分開培訓?!胺诸愒u比”指根據教師的特色和水平進行信息技術不同類型作品的評比活動。將兩者進行結合對于培養教師的信息素養具有重要作用。教師作為信息的傳播者和知識的教授者,他們的信息化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信息化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必須將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當成是核心工作并加以重視,還要充分利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與科學性,才能更好地完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體系,還能完成的保留其中的科學性與人文性。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為小學生進行知識性教學與思想道德素質培養,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參考文獻:
[1]張明. 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的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 2018(38):105-106.
[2]邱潤萍. 教學管理工作中的學風建設路徑思考[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09):66-67.
[3]齊麗紅. 提升小學教育管理效率的有效路徑[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