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衛紅 張少群 劉付奔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婦科惡性腫瘤腹腔熱灌注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婦科二區住院實施腹腔熱灌注化療的112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6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變化,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科惡性腫瘤腹腔熱灌注化療患者的效果良好,不僅能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而且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有效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婦科;惡性腫瘤;腹腔熱灌注;化療
[中圖分類號] R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5(c)-0192-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 undergoing hyperthermic intra peritoneal chemotherapy
QIU Wei-hong ZHANG Shao-qun LIU Fu-ben
The Second Area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People′s Hospital in Gao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aozhou 52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 undergoing hyperthermic intra peritoneal chemotherapy.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5 to July 2017, 112 cases of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the second area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in our hospital for hyperthermic intra peritoneal chemotherapy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hang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 undergoing hyperthermic intra 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ati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ut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Malignant tumor; Peritoneal perfusion; Hemotherapy
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婦女的健康及生命,常規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及化療等,全身化療為臨床治療該類疾病的主要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期,但是在化療中常發生不良反應,易影響患者耐受性及療效,因而患者生存率難以明顯提高。腹腔熱灌注是利用熱對化療藥物的增敏及藥物直接接觸瘤體以提高療效的抗腫瘤方法,在臨床上主要用于盆腹腔惡性腫瘤的治療。自Stiller等首次報道腹腔熱灌注化療(hyperthermic intra 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聯合手術治療婦科惡性腫瘤以來,國內外學者對其技術方法不斷探索,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逐步得到證實[1],HIPEC目前已經成為婦科惡性腫瘤輔助治療的重要手段[2]。但是患者接受HIPEC時,會出現腹痛和腹脹等并發癥和不良反應,且易導致患者的耐受性下降[3],影響患者的康復。因此對婦科惡性腫瘤HIPEC患者實施有效的綜合護理措施,不僅能提高治療的有效性,還能提升患者的舒適度及生活質量。本研究選擇在我院婦科二區住院實施HIPEC的112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婦科惡性腫瘤HIPEC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婦科二區住院實施HIPEC的112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經病理證實,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并審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6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2~69歲,平均(47.7±9.8)歲;其中宮頸癌13例,子宮內膜癌18例,卵巢癌25例;學歷: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20例,大專及以上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3~71歲,平均(48.2±10.1)歲;其中宮頸癌15例,子宮內膜癌18例,卵巢癌23例;學歷: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21例,大專及以上1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婦科惡性腫瘤初次治療者;婦科惡性腫瘤晚期合并腹腔、胸腔積液者;婦科惡性腫瘤術前或術后腹膜腔種植轉移者;復發性婦科惡性腫瘤者。排除標準:出現腸梗阻者;腹膜腔內有明顯炎癥及/或存在廣泛粘連者;存在吻合口愈合不良者;心臟、腦等主要臟器功能障礙者;出現肺、肝、大腦或骨轉移者等。
1.2治療方法
112例患者術中均留置腹腔灌注管,使用BR-TRG-I型體腔熱灌注治療系統(廣州保瑞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以400 ml/min的流速將化療藥液順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號:H37021358)或紫杉醇(上海新亞藥業公司,批號:H20153638)灌注入腹腔,進行恒溫(43℃)熱灌注化療,灌注量在3000~5000 ml,持續時間為60 min。術后第1天首次腹腔熱灌注,后隔天1次,連續3~5次。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方法,包括環境護理、疼痛護理及飲食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3.1心理護理干預 婦科惡性腫瘤常進行根治性手術,損傷范圍大,患者對手術安全及預后擔心,絕大多數會產生不同程度焦慮和恐懼,同時由于對疾病治療認知水平不同,對化療藥物產生不良反應過分擔憂,直接影響HIPEC效果和術后的康復;因此患者入院后積極主動與其及家屬溝通,針對患者個體的家庭背景和心理情緒狀態等特點,采取個性化心理護理指導,詳細介紹HIPEC治療的作用以及意義,讓患者了解疾病治療及康復的過程,從認識和行動上強化個體主觀能動性在疾病治療和護理中的作用重要性,讓患者逐漸消除心理焦慮及恐懼[4],并向其介紹本院成功治愈的案例,增強患者的信心,主動配合及參與治療和護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減少并發癥。
1.3.2灌注化療前護理干預 應協助完成各項常規檢查,例如血常規、血生化、心電圖、胸片及腹部B檢查等,了解患者的心、肺、肝及腎功能等,初步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及時向醫生反饋。向患者講解腹腔熱灌注機化療的方法、具體操作步驟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負擔,以較好的心理狀態配合。對病房常規消毒,保持清潔、舒適及適當的溫度,遵醫囑準備好熱灌注管、藥品、化療藥物及生理鹽水等,灌注前6 h囑患者禁飲食。
1.3.3灌注化療中護理干預 囑患者提前排完尿;對放置胃管的患者,保持腹腔引流管通暢;建立好靜脈通道,吸氧、心電監護及取半坐臥位,補充有效循環血容量。灌注前30 min肌內注射75 mg鹽酸哌替啶(東北制藥有限公司,批號:H20123058)+25 mg鹽酸異丙嗪(亞邦醫藥有限公司,批號:H32021438),以預防過敏及減輕腹痛等。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正確對接和有效固定引流管,控制灌注液入量、出量平衡,溫度保持43℃,灌注期間觀察患者有無腹脹、腹痛等及藥物不良反應,觀察流出液體的顏色,患者避免咳嗽及盡量不翻身,保證灌注完成。
1.3.4灌注化療后護理干預 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發現異常要及時報告處理。灌注后2 h,指導患者每15分鐘更換左右側臥交替-仰臥-半坐臥體位,使藥液在腹腔內分布較均勻,被腹膜吸收充分,達到較佳治療效果。在活動和翻身時,注意保護固定腹腔引流管,保證引流管通暢。
1.3.5不良反應護理干預 灌注化療患者常因藥物反應引起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應指導患者口腔清潔,鼓勵合理飲食,化療前后可應用抗嘔藥物,靜脈補充營養,糾正電解質紊亂。腹腔灌注時43℃化療藥對腹膜和腸管的刺激,可能會使患者產生腹痛、腹脹,同時腹膜及臟器毛細血管可吸收較多的熱量,也引起患者的體溫升高,需增加靜脈補液量,進行物理降溫,指導患者多飲水[5]。灌注后開放引流管,并向腹腔注入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可減少腹膜刺激,同時協助改變體位,有利化療藥吸收,也可以減輕腹痛、腹脹[6]。灌注化療藥對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出現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因此,灌注后定期復查血常規,指導患者注意休息,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隔離措施,保持病房清潔;定期更換引流管敷料,觀察引流口有無滲液或感染情況,發生異常及時作相應處理[7]。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變化;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8]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抑郁程度,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輕。通過本院自行設計的問卷形式,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采用100分制,標準包括:滿意(80~100分)、基本滿意(60~<80分)和不滿意(<60分)。其中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護理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患者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0.70%;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8.56%。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96.43%)高于對照組(80.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婦科惡性腫瘤現已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但由于早期癥狀不明顯,往往導致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屬于中晚期,因此腹腔內腫瘤種植、轉移是影響婦科惡性腫瘤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1]。目前治療主要以手術方式為主,結合術后化療、放療等綜合手段;但由于靜脈化療抗癌藥物有較大的副作用,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和損害,患者往往難以接受[9]。HIPEC可使化療藥物直接與腫瘤細胞接觸,提升腫瘤局部的有效藥物濃度,延長藥物作用時間,又可以降低化療藥物進入體循環的劑量,從而減輕化療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目前成為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常用治療方法[2]。但是患者接受HIPEC時,常因對自身疾病及出現腹痛和腹脹等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原因缺乏正確的認識,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對自身生活質量產生不良影響,而且易導致患者接授治療的耐受性及依從性下降,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
在HIPEC治療的過程中,給予患者綜合護理措施是需要每一項護理步驟都有依據可循的,必須要求護理人員的護理措施是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實施的,在灌注前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及灌注前準備,向患者講解HIPEC治療原理、目的及治療過程,提高患者對治療的認識,消除患者的恐懼。在灌注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掌握好操作規程,患者接受HIPEC時,由于液體沖擊牽拉腸管及腹腔容積增加,會出現腹痛和腹脹等不適,應積極給予心理疏導,對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增加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及依從性具有重要作用[10-11]。灌注后做好管路護理、體位指導并積極預防和處理并發癥及不良反應,保證灌注順利進行[12]。因此在HIPEC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最后治療效果[13-14]。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在腹腔熱灌注機化療的過程中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護理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與張靜華等[15-16]的相關研究報道相似,肯定了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婦科惡性腫瘤HIPEC治療中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婦科惡性腫瘤HIPEC患者實施綜合 護理干預,不僅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減少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而且能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改善腫瘤患者的預后狀況,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晶,林仲秋.婦科惡性腫瘤腹腔熱灌注化療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7,33(9):926-932.
[2]姚田,李小平,王建六.婦科惡性腫瘤腹腔熱灌注化療研究進展[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7,18(6):559-561.
[3]丘愛平,陸勤,鄧燕貞.整體護理在胃腸道腫瘤患者圍術期腹腔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8):12-14.
[4]吳素素.全面護理干預在進展期胃癌患者圍術期腹腔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4):77-78.
[5]徐曉霞,郭燕.胃腸道腫瘤患者圍術期腹腔熱灌注化療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4):47-48.
[6]陳曦.32例腹腔熱灌注化療患者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7, 25(1):40-41.
[7]金風琴,辛慶鋒,楊慶仁.42例晚期卵巢癌合并腹腔積液病人行腹腔熱灌注化療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7,15(7):843-844.
[8]馬瑩,張小娟.全程護理干預在卵巢癌患者腹腔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6):83-84.
[9]許玲.婦科惡性腫瘤化療病人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全科護理,2010,8(5):1264-1265.
[10]李明天,吳枚禪,盧云媚.卵巢癌病人使用腹腔熱灌注機化療術中護理[J].全科護理,2014,12(4):162-163.
[11]林麗芳.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在惡性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3):37-38.
[12]朱曉慧,甄莉,吳慧琴,等.腹腔熱灌注化療過程中管路不通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8,16(11):1367-1369.
[13]趙娜,徐愛麗.護理干預對早期卵巢癌患者術后行腹腔熱灌注化療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8,40(15):2377-2379.
[14]王少靜.綜合護理干預在卵巢癌術后患者腹腔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9):1701-1702.
[15]張靜華.綜合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化療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3):27-28.
[16]陳雪蓮.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化療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10):912-913.
(收稿日期:2018-07-13 本文編輯:孟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