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青 云娟娟
以綠尚小鎮為載體,華孚探索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新制造鏈”。
華孚
★2014年4月,華孚(越南)實業獨資有限公司取得由越南隆安省經濟區管委會頒發的投資證書。這是華孚首個海外生產基地,也是隆安省目前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
★2014年底,華孚實現越南項目第一期6萬錠車間的試生產。
★2015年,華孚在越南形成12萬錠產能。
★2016—2017年,華孚在越南建成16萬錠高檔色紡紗產能。
★2018年12月,越南華孚工業園開園儀式暨“浙商綠尚小鎮”項目正式簽約,根據規劃,華孚越南要“三年建園,五年建鎮”。
★2019年2月,華孚在越南建成16萬錠高檔色紡紗項目。
★2019年底,華孚在越南的新型紗線項目一期工程將建成。
“華孚在越南總投資3億美元,規劃建設28萬錠產能,包括4個紡廠、2個染廠、1個棉網廠,染色產能2萬噸,以及倉儲、物流、污水處理設施等,是越南隆安省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也是華孚首個海外生產基地,目前已成為公司承接東南亞市場的快速反應基地。”華孚控股、華孚時尚董事長孫偉挺表示,五年前,華孚就開始了在越南的布局。如今投產后,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超1.4億美元,解決當地就業3200余人。
“越南,具有勞動者質素、優惠稅率、大國狹縫機會、華人投資福地的四重疊加效應,是針對海外市場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孫偉挺說,華孚在越南的投資,有利于降棉花境內外差價對成本的影響,利用當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減少國際物流費用,規避關稅壁壘,提高成本競爭力,貼近服務海外客戶,精準滿足東盟市場的發展需要。
據介紹,經過五年的建設與發展,越南華孚已成為公司承接東南亞市場的快速反應基地。
以全色系、全品類的華孚牌紗線,更加貼近客戶,滿足全球時尚品牌客戶的需求,成為華孚“一帶一路”戰略的橋頭堡。全球服裝供應鏈逐步向越南及東南亞集聚,越南華孚的投產可以提升越南本地、孟加拉、香港(華南)等的交期能力。越南本地訂單交期縮短12天,孟加拉、香港與華南訂單預計縮短2—4天。越南華孚,通過質量差異化、產品差異化、成本差異化,取得競爭優勢。
越南華孚投資1.88億美元打造柔性生產線,滿足高效、靈活、節能、環保的生產需求,結合自身產品特點,采用當前行業內領先的染色及紡紗設備,通過連續化,自動化,信息化,降低員工勞動強度,實現節約用工,穩定提升產品質量。
全球貿易與投資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推進,產業轉移速度正在加快;隨著新技術及其應用的有力支撐,產業互聯網的風口正在集聚。
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華孚以26年堅持做好一根新型紗線的深厚積累,正在探索一條共享產業之路,集合優秀品類供應鏈公司,重塑以時尚總部為平臺的新供應鏈,打造以綠尚小鎮為載體的新制造鏈,實行市場化運作、協議化合作,實現責任共擔利益共享。
2018年,華孚將“浙商綠尚小鎮”項目移植越南,這也是華孚繼國內淮北綠尚小鎮、阿克蘇綠尚小鎮之后,投資建立的又一綠尚小鎮。
據華孚網鏈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建利介紹,面對消費升級帶來的交期急、庫存風險的產業痛點,柔性、數字、平臺、生態化供應鏈成為常態,可通過產業互聯網去實現柔性生產,達到要多則多、要少則少,按需定制,高效協同,多品類快速響應的供應鏈布局理想化狀態。
“越南具備國別、資源、模式、政策、組織等多個方面的優勢。”何建利認為,打造面向未來、最具競爭力的越南紡織服裝產業小鎮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在華孚看來,只有“共享”才能做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紡織業是制造業,不同于其他互聯網行業,制造業需要共享印染、倉儲、物流等,這就意味著需要產業聚集。
而不同于傳統的產業集群,將同類企業聚集,可能會形成更嚴峻的內部競爭。綠尚小鎮是基于產業互聯網,進行新制造模式的業態布局:這里以紡織服裝產業為主導,以時尚元素為核心,貫通紗線、面料、印染、服裝、家紡等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其核心是以印染為產業支撐,提供全產業鏈共享服務;以中央智能倉儲為基礎,打造智能化創新產業基地;以產業互聯網打造柔性供應鏈,協同生產釋放高效率;完善業態功能需求,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一體的綠色時尚小鎮。
目前項目計劃三年建園,五年建鎮,即2022年完成工業板塊建設,2023年完成小鎮建設。
同時,何建利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5年后的浙商綠尚小鎮,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身,將開啟越南新型城鎮化的先河。
未來,華孚要把越南的浙商綠尚小鎮打造成一個產業小鎮,一個可以居住的小鎮,同時還可能是一個旅游小鎮。這對越南的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會起到示范作用。
通過時尚網鏈總部將與華孚打造的全品類生產小鎮聯動,建立集新型紗線、新型面料、新型服裝、全球服裝設計師及電商交易的垂直服裝平臺,能夠真正解決后端生產環節的市場痛點,契合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新趨勢,打造新供應鏈和新制造模式,開創時尚產業新格局。
越南浙商綠尚小鎮的建設,可以進一步鞏固和加強浙江省與越南的紡織服裝經貿關系,實現越南以產頂進;促進浙江省紡織服裝制造業外移,提高浙商競爭力;更好地應對中美貿易爭端,平衡產業可持續發展。
而華孚也在嘗試以綠尚小鎮為載體,探索實行市場化運作、協議化合作,實現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新制造鏈”,基于產業互聯網思維打造柔性供應鏈,徹底解決“庫存”的難題。這不僅對于協同更多的中國企業到越南投資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同時也對于中越兩國的紡織服裝產業合作和經貿合作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