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生

數學教學主要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和訓練過程。數學教學的思維培養,是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的。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主陣地,所以,要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
一、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是學生能否積極思維的動力。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在數學問題情境中,新的需要與學生原有的數學水平之間存在著認識沖突,這種沖突能誘發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
二、錯誤剖析,培養思維的嚴謹性
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剖析,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
在教學中要寬容學生的錯誤,重視錯解中合理成分的提取和激活,使學生在心理上認同和接受“糾錯”,并自覺對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作出修正和調整給學生說理的機會,才能充分挖掘錯誤的根源,引領學生走向成功。這種教育的效果遠遠勝于直接告訴學生一個正確的結論。
三、變式數學,培養思維的發散性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比如訓練學生對同一條件,聯想多種結論;改變思維角度,進行變式訓練;培養學生個性,鼓勵創優創新;加強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等。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開放性問題的出現,不僅彌補了以往習題發散訓練的不足,同時也為發散思維注入了新的活力。
1.一題多變
對題中的條件、問題、情節作各種擴縮、順逆、對比或敘述形式的變化,讓學生在各種變化了的情境中,從各種不同角度認識數量關系。
2.一題多問
引導學生觀察同一事物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細地觀察,認識事物,理解知識,這樣既能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又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一題多解
數學教學中,“一題多解”是訓練,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的一種良好手段,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能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學會舉一反三的本領。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重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他們思維火花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一個高效、合理、人性的課堂,不應該只聽到一種聲音(老師的聲音),對于一些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各抒己見,以一個良師益友的身份去傾聽、引導和欣賞。
課堂實錄:
例:已知函數的圖像如圖所示,此函數的關系式為( ???)
.
.
.
.
學生思考,然后討論,我巡視教室并參與學生討論,在巡視過程中我發現大多數學生是這樣做的:
解:把點、、分別代入得
∴
得到,所以答案選“”
這位同學引進了交點式法,并結合函數圖像講解為:
設,把點代入
∴
得到 ?即,所以答案選“”
此時,我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高度表揚了這位學生的“精彩表演”,學生的求知熱情已經達到高峰,這時我又接著不留余力地提出:還有第三種方法嗎?
一下子教室陷入一片寂靜,數分鐘后,突然有一位平時不愛出聲的學生說還可以用頂點式法,同學們都以懷疑的目光望著他,有的甚至說,我們從圖形上又不知道它的頂點,如何用頂點式法呢?為了解開學生們的疑惑,我大膽地讓這位學生在黑板上板書了他的解題思路:
對稱軸是直線
∴設,把點、分別代入
∴
得出 ?即 ,所以答案選“”
全場的掌聲頓時響起,學生們的思維熱情一浪高過一浪,作為教師的我,通過這道習題的教學也深受啟發。就在這時,令我更加想象不到的一幕出現了,我的科代表大聲說:“這是道選擇題,根本不用算出它的關系式,其實還有更加簡便的方法就能得出標準答案。”課室又陷入了一片寂靜,我即刻讓他上講臺講解了他的解題思路:
拋物線開口向下
∴
拋物線與軸交點坐標為點
∴
又拋物線的對稱軸在軸的右側,根據與左同右異的原則,與是異號
∴
所以答案只能選“”
聽完之后,我開心的笑了,從學生的回答中,我被他們鮮活可貴的思維而折服,這也讓我更加堅定這樣一個信念: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和學生平起平坐,認真聆聽他們的想法是一種無法替代的幸福。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