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麗
不少聰明伶俐的幼兒踏入幼兒園以后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并非理想,這就是出錯在關鍵的年齡段和關鍵問題上。因此,品德理應首位,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我們要給孩子進行適量的德育教育,制造良好的環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為祖國的花朵培養成健全的人格和優秀的品質。那么,如何做好德育這項工作呢?
一、將德育滲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1.利用節日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如“感恩母親節”大手拉小手親子游園活動中,為了培養孩子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從小懂得孝順媽媽,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節前,教師給孩子介紹節日的名稱、含義,同時,知道理解媽媽的辛苦,從中使幼兒萌發尊敬媽媽的情感,還為媽媽準備了神秘禮物。節日當天,小朋友親手為媽媽戴上花環,擁抱媽媽,感恩媽媽對自己的愛,還用語言表達了對媽媽的祝福和熱愛之情。隨后媽媽和孩子一起帶上游戲卡進入親子游園活動現場,活動中,孩子和媽媽一起合作,共同努力完成游戲。他們在歡聲笑語中完成游戲,還讓孩子親手為媽媽送上神秘禮物,感受孩子對自己的愛,讓孩子懂得感恩父母。
2.在每日的活動里,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
比如,孩子們在課間玩積木時,為了自己喜歡的積木而爭吵起來,這時,老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禮貌上的教育,引導孩子們應該學會相互禮讓,主動給同伴承認錯誤,做到知錯能改,同伴之間應團結友愛;午休時,引導他們午休時要安靜入睡,不影響他人、睡覺的姿勢要正確;進餐時,引導孩子們慢嚼細咽,不交談接耳、不挑食、不剩飯剩菜、飯前洗手飯后漱口的良好生活習慣;針對個別家長反映的孩子回家后老鬧著要吃零食或買零食的情況,告訴幼兒吃多零食對身體的害處,也引導孩子不亂花錢,知道錢的來之不易;當個別孩子出現亂踩小草或采摘花朵時,教導孩子應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地球媽媽、熱愛大自然。
3.在課堂中,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
例如,小班的教育教學中,利用講《咯吱咯吱》的故事,引導孩子不亂咬指甲,通過故事讓孩子們懂得愛清潔 、講衛生,知道指甲縫隱藏了許多細菌,懂得為什么飯前便后要洗手;并運用有關禮貌教育的歌曲《禮貌歌》引導小朋友們學會使用“再見”“對不起”“沒關系”“謝謝你”等禮貌用語,并且把這些禮貌用語滲透在生活里。在中班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園還根據小朋友們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適合的品格主題活動。其中,還開展了“我有一雙能干的手”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有些小朋友的勞動意識還不強,我們就會刻意安排他們做大家一直喜歡的小角色“小組長”,有了這個小角色的助力,他們自然會自覺為老師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啦!比如:幫助老師掛毛巾、擺放杯子、整理圖書、收拾玩具等。還在班上組織孩子們疊毛巾、收拾玩具的比賽。既增強了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也培養孩子們的勞動意識。老師們還創造活動區域,如“閱覽區”“玩具區”等活動區域,小朋友們在閱讀圖書、玩積木等活動中認知。如故事繪本《肚子里有個火車站》中的小朋友進食時狼吞虎咽,吃完主食后又吃冰涼的冰淇淋,造成肚子里的小精靈抗議“肚子痛”。小朋友通過閱讀故事、聽老師講故事的內容,知道要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我園每月還制定了品格教育的主題活動,將社會、品格、體育、安全等各學科結合在一起,圍繞主題精密設計好教學活動,讓德育教育滲透在各科課堂之中。如《老師——我愛你》《禮儀兒歌學習》《我愛北京》《文明小客人》等主題都是滲透德育教育的好題材。
二、教師要注重言傳身教、榜樣教育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給幼兒進行品德上的教育,老師是至關重要的角色,首先,老師應成為孩子們的一面鏡子,老師是孩子心中的好榜樣,因此,老師的言行舉止就成了他們的主要模仿的對象,我們就要嚴格自己的一舉一動,讓我們為用行動來澆灌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在生活中,也需增強幼兒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個動手吃飯、洗臉蛋、穿著衣服、疊被子、做己所能及的事……,老師也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通過一段時間的正確引導,幼兒的小手靈巧了,久而久之良好的行為習慣也養成了?;u為引導,可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孩子們的不良行為習慣將會慢慢變好。
三、建立家園互動橋
一個孩子的成績好壞之分,品德才是最為關鍵!品德可彌補能力的欠缺,但能力并飾蓋不了品德的缺陷。但是,一個孩子的品行,絕大多數都與他的家庭教育有關聯。教師只不過是傳授知識者,而父母卻是小朋友一輩子的影響者。家長的言傳身教注定要遠過于老師的教導。為此,孩子要擁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相當關鍵的!所以,身為小朋友的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時家長的一個手勢、一句話、乃至一個眼神就已經影響孩子的一生。在電視機前或麻將桌旁成長的孩子和喜愛看書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相差肯定很大。也有許多家長邊觀看電視邊監督孩子認真寫作業時,往往得到的是強烈的叛逆心理。作為父母,連自個都做不好的事,怎逼迫孩子做好呢?所以,當你苦惱于自己的子女為什么有那么不好的行為習慣時,不妨先檢討檢討自己,也許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特別是一個孩子身在的原生態家庭里,他所受到的影響力是相當大,夫妻相親相愛,家庭幸福,尊敬長輩,相互禮讓,與左鄰右舍、同事友好相處,關心他人,在充滿愛的環境里成長的孩子,必定要比家庭不完善的,或在經常吵吵鬧鬧的家庭里成長的小朋友的心要陽光許多。而這一切是教師給予不了的,但又能決定小朋友一輩子的!因此,家長要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抓起,給孩子滲透生動的品德啟蒙教育。
總之,時代的發展賦予我們重擔而道遠。我們應清楚品德教育在幼兒教育中起到相當大的重要性,正如所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的職責就是樹人,說明教育者有著艱巨而復雜的使命,道德品質的形成是長期的、反復的,老師應持之以恒,細致、耐心地工作,把我們祖國的花朵培養成具有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