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球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好習慣,益終身。從低年段開始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至關重要;同樣,從低年級開始養成了一種壞習慣,可能影響其終身。
《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養成良好語文習慣的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教”,而且要“導”,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更要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上下功夫。一直以來,我十分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們以學生良好的習慣的培養,作為我們每學期校本研究的中心內容。我們圍繞習慣的培養,開展過多次專題研討,組織教師撰寫過專題反思。在我身邊,不少我的同伴們,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方面,作過很多深入思考,有過不少有益的嘗試,也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下面,我著重從培養學生預習習慣、聽說習慣、寫字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四個方面與大家分享、交流我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預習習慣的培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認為,低年段教學,教師首先要重視預習習慣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不僅能在課堂上節約教學時間,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多老師,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但凡學生學起來快,老師教起來順的課,一般都是學生“預習功課”做得好的課。對于低年級來說,識字教學的任務很重。僅依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是很難讓學生“吃得飽“的。因此,我們認為教師必須舍得在課前花功夫,老老實實培養孩子預習的習慣。以前,我常常給孩子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請回家認真預習XX課。后來,上課時,經常是點孩子起來讀書,有時就連優生也讀的結結巴巴,不盡人意,后進生就更不用說了。在我一陣訓斥后,孩子們一個個不知所措。其實細想,他們才二年級,正是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啟動時期。而我,作為他們良好學習習慣的引路人,我又為他們做了什么呢?從那以后,我開始重視對孩子們進行預習習慣的培養了。首先,我跟孩子們一起制定了每篇課文預習,必須要達到的目標。因為是低年級孩子,我把這個目標訂的很具體,把它總結為三劃三標。即劃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把生字字音讀準;劃出自己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自己不懂的地方用橫線劃出來,用問號標注?!叭龢恕本褪菢顺雒總€自然段的序號,弄清楚有幾個自然段;標出課文中難讀難寫的生字,在課上跟同學交流識字記字方法;用三角形標出文中出現的多音字,輕聲字,提醒自己讀課文時要格外注意這些字。在我對孩子們提出了“三劃三標”的具體要求后,孩子們完成學習任務更帶勁了??上攵?,這樣帶著目的預習的效果與原來相比,完全是大相徑庭了。在訓練孩子們帶著目標預習的初級階段,我對他們沒有提出苛刻的檢查要求。特別是對待后進的學生,我更是網開一面。他們在預習的目標當中,哪怕只有一項目標完成的出色,我也會大加贊賞,鼓勵他繼續加油,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由于我不斷地給孩子們帶“高帽子”,孩子們還真把預習課文當成了一件很快樂的事。目前,我們班絕大多數同學已經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通過自己的實踐,我也終于明白了:好習慣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對于預習習慣的培養,我最想對大家說的一句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重預習事半功倍。
二、聽說習慣的培養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經常會發生聽課“走神”的現象;還有的學生往往只注意聽老師講,同學發言時卻漫不經心。因此,課堂上,老師在講課或同學在發言的時,一定要要求學生認真傾聽,這個習慣需要在低年級的時候就著手培養,中高年級時再加以鞏固。
三、寫字習慣的培養
俗話說:字如其人。我們認為寫好字是一種習慣,也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寫字的良好習慣,需從小抓起。小學生對不感興趣的事是做不好的。要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必須先培養學生濃厚的書寫興趣。我平時教學生寫字時,習慣采用五步教字法。第一步:看。即先不急于教方法,花一兩分鐘讓學生自己仔細觀察要寫的范字,把每個部件都看清楚,把每種結構弄明白。第二步:找。即找最難寫的字,最難寫的筆畫。第三步:教。這一步的教,不是我,是請自愿教字的小老師來教大家寫字。第四步:說。即小老師教字,明明白白的說出來,提醒大家怎樣把字寫規范、寫美觀。第五步,即最后一步:才是寫。運用這五步教字法,孩子們寫字興趣很濃,寫得很扎實。另外,教師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教師的板書工整、清楚,對學生無疑也是一個很好的范例。特別是對低年段的孩子,教師一定要重視寫字教學的示范引導。
四、使用工具書習慣的培養
使用工具書是讀書、寫作和尋求新知的需要。葉圣陶老先生認為,一個人應該把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看作是“終身伴侶”。但現在有的學生往往怕麻煩,從不主動使用工具書。在教學中,我樂于當一個“懶老師”。起初,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識字量有限。我們班上常常有很多同學在閱讀課外讀物或寫日記過程中,有很多字來不會寫,便一臉期待地來向我請教。最開始,我還耐著性子一個一個教他們寫。后來,學習了查字典的方法,我就鼓勵學生學以致用。要求學生有不會寫的字、不懂的詞要自己動手查字典解決。有時上課碰到吃不準的讀音,拿不準的詞,我就帶頭和同學一起查字典,并且比一比誰快。一學期下來,我們班的孩子大部分養成了良好的查工具書的習慣,對他們自主閱讀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任何的習慣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都是在后天經過慢慢訓練而形成的。尤其是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它所經歷的過程必定十分漫長,訓練的難度也更大。我們要從教學的點滴抓起,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細節,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使其成為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受益人。最后,我想對大家說的是,陽光總在風雨后,讓我們一起攜手,自信的說一句:培養良好習慣,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