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平
創新是指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應用一切已知信息,通過開展能動的思維活動,突破原有事實、框架,而獲得的解決問題的一種全新方式或產生對社會和個人極有價值的產品的智力本質。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對于基礎教育來說,應著眼于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人的創新素質的持續發展打下初步的基礎。高中生物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1.加強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高中生物學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主要體現在:
(1)結構與功能統一的觀點
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現象都有它的物質基礎。例如,DNA的雙螺旋結構是遺傳物質復制和傳遞的物質基礎;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和蛋白質的鑲嵌結構是膜的選擇透過性的物質基礎等。
(2)局部與整體統一的觀點
生物體的各器官、系統之間,各代謝活動之間,各生命特征之間都存在著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系。
(3)生物與環境統一的觀點
生物與環境之間也存在著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關系,這就是生態學的觀點。
(4)生物進化的觀點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變化的、發展的。在生物個體水平上,表現為個體發育中的各種生理變化,在群體水平上,就表現為物種的演變和進化。
2.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例如,1965年,我國科學工作者第一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一種含有51個氨基酸的蛋白質);1981年我國科學工作者又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轉運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一種);育種專家袁隆平研制的超級雜交稻。
3.讓學生了解與生物有關的環境、資源、能源等問題
培養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和責任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和人類的生存、發展意識。人類生存的一些重大問題,如溫室效應、臭氧空洞、環境污染、能源開發等都與生物有關,教師可充分應用這些素材對學生進行生動的教育。
4.讓學生深刻認識生物實驗在生物學科中的地位,切實加強實驗教學
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科學態度,掌握科學方法。 實驗中要求學生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
5.加強對學生進行以思維能力為核心的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包括培養學生由微觀到宏觀,由抽象到具體,由現象到本質的推理、判斷能力;對生物知識之間內在聯系的分析、歸納能力;對生物概念、遺傳規律的運用和遷移能力;自學和閱讀能力等等。
二、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
生物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重要學科,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運用于教學中,能夠發現和運用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教學中不能墨守成規,要打破應試教育中的傳統做法。教學中必須加強實驗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會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指在問題解決與學習過程中,推動主體經過變化、組合、探索,得出新成果,獲取新知識與新能力的,受主體個性特征制約的一種特定心理狀態。生物教學中,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思維能力,造就具有創新精神的人,這是當前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是通過介紹科學家的生平和科學發展史讓學生明白:只有勤奮的人,頑強的人,不怕失敗的人,敢于獻身的人才可能有所創新。讓學生知道創新并不神秘,從而樹立創新的自信心。
二是加強課堂教學,特別是實驗教學中的規范化管理,如:對顯微鏡的使用,必須嚴格按操作順序進行。從而培養學生自覺、勤奮、實事求是的精神。
三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許多偉大的發明,驚世的創造常常都是從那些平常的、一閃念的好奇心開始的,沒有好奇心,通向真理的跋涉就無法啟步。自信心是質疑精神的心理依據,只有有了自信心,學生才敢于獨立思考,把思維的觸角伸向未知,才敢于捕捉疑問并確定為進攻的目標,并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實現。
四是克服思維定勢,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精神。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去解決新問題,探索新知識的能力。
一是加強雙基教學,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打好堅實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備條件,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
二是加強課堂演示實驗。要求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視角觀察實驗現象,并進行交流討論,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全面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是加強學生實驗。實驗前明確目的要求,讓學生先獨立設計實驗方案,后相互討論,取長補短,相互提高。實驗過程中教師加強個別指導,糾正錯誤操作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并進行實踐的能力。
四是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想象,為學生的創造想象打好基礎。如:對附近工廠排放的污水進行檢測、分析?并提出對污水的處理方案。
五是教學中注意運用生動活潑,科學有趣的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幻想,善于幻想,并運用各種思維方法積極思考,讓幻想同創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六是積極開辟第二課堂,成立生物興趣小組,舉辦生物知識講座等。讓學生在實際鍛煉中鞏固創新動機,鍛煉創新意志,培養與提高創新的綜合能力。并進行總結、評比,從而使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提高創新素質。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我們要把教學看作是啟迪學生的智慧,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才能培養出新時代的創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