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德善
數學問題浩如煙海,面對一個個數學問題如何著手求解呢?在數學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中,應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小學數學中愈來愈重要。結合自己多年來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首先教師要有創新意識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根據新課標對教師的要求,教師的角色含義正在發生新的變化,教師的角色意識也必須隨之變化。教師只有及時更新角色意識,才能掌握教育教學的主動權,改變以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 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式的教學原則。
2.教師對學生態度的轉變
因為教師的言行、態度等都可能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從平時的細節做起,做一個對學生成長有幫助的教師。我們不僅在授課中學識淵博、循循善誘,更要通過榜樣、無言的力量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我們要把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營造創造性思維的壞境
改變在教學中以往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的教學模式。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培養學生的集體創新能力。
比如,對班上的男女生當場統計,請學生提出各種問題: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男生是女生的幾分之幾?女生是男生的幾分之幾?已知全班人數,又知道男生是女生的幾分之幾?如何計算出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并請班上的同學對同學提出各種問題進行解答,這更有現實感。比較熟悉,容易產生共鳴,激發興趣,所以設計現實的有利于學生思考和創新的教學情境是很重要的。
二、其次學生要有創新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是點燃學生興趣的火種。興趣是創新的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
1.創設學習的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中應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我們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東南西北認清方向。引導學生在教室里虛擬太陽,指出東西南北,當學生基本掌握后,帶學生到操場,面對實際的太陽,指出我們學校各種建筑物的方向。使學生從有趣的圖畫自然過渡到現實情境。不但學到了數學知識,而且感受到了認識的樂趣。
又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設計片段:
師:“同學們表現真棒,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下面我們就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明的生日快到了,星期天小明的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時給小明購了生日禮物。你們猜猜小明爸爸媽媽買了什么?”
學生猜
課件出示(生日禮物)金魚缸圖
師:“請同學們觀察,金魚缸是什么形狀?做這樣的金魚缸需要哪些材料?”
學生一看到圖片精神就來了搶著說:“棱用角鋼做成、底面用鐵皮做成,側面用玻璃做成?!?/p>
師:“請同學們對這個魚缸及魚缸的材料用我們學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設計一些問題;四人一組,設計出問題在組內討論,記錄下來?!?/p>
生:組內討論設計問題,記錄下來
學生代表匯報:
1)做這個魚缸用多少分米的角鐵?
2)做這個魚缸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鐵板?
3)做這個魚缸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4)這個魚缸占多少空間?
5)這個魚缸可裝多少升水?
師:“還要補充嗎?”
生:“不管解決哪個問題都要知道長、寬、高?!?/p>
生:“注意區分每個問題是求棱長總和還是求表面積、體積?!?/p>
生:“還要注意用什么單位?!?/p>
師:“對,同學們總結很到位?!?/p>
師接著說:“同學們,一個魚缸就含有那么多的數學知識,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定能挖掘更多的數學知識?!?/p>
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2.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當前,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數學學習方式,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設計“梯形面積”時,引導“面積公式是怎么來的?怎么被發現的?”來設計。我先讓學生剪紙剪梯形,讓學生剪出的多個梯形進行拼圖操作過程,讓學生動手實踐,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最后重視學生思維的訓練
1.調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多思善問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去問問“為什么?”培養他們多想、多問的好習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就會隨之增加。在數學教學設計中,思維錘煉了學生的數學思考,發展了學生的數學創造,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2.數學中的一題多解,是訓練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設計一題多解的問題,激勵學生大膽猜想、探索,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一年級的問題4+5=9,可以改變設問方式:構造些數,讓它們的和為9.這樣學生就開動他們的思維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0+9=9、1+8=9、2+7=9、3+6=9、5+4=9.在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不僅要求掌握進位加法,理解加法的交換律,同時要求學生有序的思維。
四、結束語
總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只有師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學相長。通過數學學習,學生收獲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自信心、責任感、科學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