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潔如
一、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審美力以及創造性思維,使之得以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重要性,表現最為突出的一點,便是創造性地發展幼兒智力。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發展幼兒智力,教師應當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教材內容的完美結合,在教育活動中采取科學的手段、藝術的方法,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訓練,使幼兒在掌握一定的基礎技能的同時,智力得到激活并發展。
二、現階段幼兒繪畫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1.單一性
現在很多幼兒園的教學計劃,大多數美術活動都是出自同一本教本,而且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雖然跟著每個主題走,但是,每次的美術活動都如出一轍,沒有什么新異,比較老套,與現在的“課程改革”有較大的差距!其次,從幼兒的操作材料上來說,我們的孩子擁有的僅是最最簡單的,最最基本的白紙、勾線筆和油畫棒。這些東西對于他們來說,當然不會有什么創新的東西,只可能用唯一的一種形式——繪畫。雖說孩子喜歡畫畫 ,但是他們更喜歡一些新鮮的東西,也喜歡去發現,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但是這需要“條件”!再次,從形式上來說,幼兒所用的形式也僅僅是單純的繪畫而幼兒的繪畫形式也只會勾輪廓平涂上顏色。
2.局限性
教學內容的局限性:教學計劃大多是在開學出急急的制定出來的,并沒有深思熟慮,也參考僅有的基本教本,然后挑一些適合每周主題的教學活動,以此類推整個學期的教學活動都顯得很“死”!教學內容上都是炒冷飯,有的都是用了好幾年的老教本,雖然對孩子來說,每堂課的內容是新的,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
幼兒思維的局限性:在美術活動前,有些幼兒都會問我:“老師,今天我們畫什么?”從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幼兒把美術等同于畫畫,而且在他們的印象中只是單純的用勾線筆與油畫棒來畫。一方面,是我們做老師的失職,給他們在無形中灌輸了這樣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受到學具的限制才會導致他們那么想。
3.美術活動中輕過程重結果
在美術活動中,大多數老師認為美術作品是檢驗幼兒美術活動能力的唯一標準。老師重視技能技巧的培養,從而對幼兒的想象力、情感方面的培養較欠缺。而且在日常美術教育活動中,大多數教師都是采用先示范,讓幼兒模仿,幼兒自身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忽視了幼兒想象的發展,不利于幼兒潛力的發揮。
三、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方式
1.營造寬松、和諧、自由的創作環境
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有利于幼兒創造能力及個性發展。我們應經常鼓勵幼兒毫無拘束地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并及時給予贊揚與鼓勵,如"你設計的房子真漂亮,我也想住在里面","你想的海底世界太美了,動物同人類友好相處真幸福,我有機會一定到海底看看"等等。不要吝嗇表揚,給予每個幼兒被承認的快樂,使幼兒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由此更加喜歡繪畫活動,更富有創造勇氣和熱情。
2.對畫面布局的指導
孩子在平時在繪畫活動中總是對畫面的內容不會安排,想畫什么就畫什么,畫面總是很零亂。那么教師如何進行指導呢?
(1)著眼一個“整體”,大局中見“飽滿”
在幼兒繪畫活動中,孩子們在動筆畫之前要學會整體構思,即整個畫面先要在頭腦中呈現,然后一氣呵成于紙上。整體構思是對畫面整體的宏觀把握和謀劃布局。
(2)通過欣賞作品了解作者是怎么樣構圖的
在欣賞作品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分析畫面上的形象相互之間的關系,看作者是如何處理這些關系的,這就包括主要形象與次要形象的位置、大小關系,主體與背景的顏色關系,形象與背景的關系等等。
(3)巧妙安排畫面
傳達人物關系和事件情節是幼兒繪畫構圖的主要目的。為了能這兩項表達清楚,教師應該向幼兒傳授一些簡單的構圖方式,如在畫面上設置一個中心點,主要形象放在中心位置上,其他物體圍繞主要形象安排。
要使幼兒知道畫面要飽滿,主體加環境。但有些孩子畫面上有了很多東西,反而使畫面顯得瑣碎零亂。這是因為在繪畫時沒有注意主體突出。為了突出主體我們可以將主體物畫大、畫細致。一般在畫面中,主體物應占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重點刻畫主體形象,只要稍加環境烘托就很容易使畫面飽滿了,而且畫面有重點、主次,解除了零亂無序的局面。
3.注重游戲性,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美術活動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任何活動的游戲情勢都輕易調動幼兒積極情緒,引發他們的愛好。因此,美術教育中我更加 留意教學方法的游戲性。角色扮演、猜謎語、講故事、唱歌等情勢都可用于美術色采活動。 另外,教師要站在兒童的角度上,用同等的眼光往理解熟悉兒童畫中色采的不同,就可以在這五彩繽紛的畫作中,發現孩子聰明和心底的閃光點。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小班幼兒,更離不開游戲。
4.理解、尊重幼兒作品,對作品進行恰當評價
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時要抓住機會做幼兒的參謀和欣賞者,激發幼兒的積極性,調動幼兒的參與意識,讓幼兒參與評價,讓幼兒說說畫面的內容,說說自己的作品,評評他人的作品,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最后,教師做簡單的小結。評價的過程是幼兒自我認識、自我提高、相互學習的過程,幼兒取長補短,提高了美術創作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對美的感受力和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