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娜娜
《語文課程標準》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改變學習方式,就是要由過去的授受習得的學習傳統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改變消極被動的接受式學習狀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依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把學習變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探索和積極構建知識的過程。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這一基本理念,如何把閱讀教學過程變成學生自主求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我認為應樹立“以讀為本,順性而為”的教育思想,構建自主探索的問題教學觀。
一、問題解決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1.問題解決教學法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
講授式的教學往往是忽視學生的獨立性的,而問題教學則不同。首先,問題教學是要求學生自己去獨立思考、去探索、去發現,雖然有教師的指導,但是很強調學生的獨立判斷、獨立思考、獨立探究;其次,問題教學強調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學生的個別活動,而反對那種整齊劃一式的學習。正是通過這樣的實踐和體驗,學生的獨立性包括自立、自主的精神和獨立判斷、獨立思考、獨立探究的品質等逐漸增強。從而,營造了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教育氛圍,也對課堂教學起到了推動作用。
2.問題解決教學法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問題解決教學法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發現、創新的環境和機會,為教師提供了一條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自控能力和應用已學知識能力的有效途徑。
問題教學是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指導思想,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由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適當點撥進行的。其一,問題激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時,我以火導入,與學生聊有關火的作用,并引導學生模仿神州五號、六號的發射場面。這樣,便為學生營造了情境,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其二,自學在前有利于學生自學習慣的培養。自學是教學的必要常規環節,是問題產生的基礎。“學而生疑”“學然后知因”,沒有自學鉆研,就不會產生問題和發現問題。教學中,在開始教學每一個新內容前,教師都要組織學生自學。久而久之,學生便可獨立學習,并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三,問題導學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解決教學法提倡在研究解決問題中,要重過程,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互動。以質疑解疑、合作探討、辯論爭鳴、實踐探究等學習活動為載體,要營造利于學生充分表達交流的情境,培養學生善于傾聽、善于思考、勇于表達、善于表達的習慣,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四,問題探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問題教學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探究活動,正是在這種探究活動中,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才能得以發展。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造性的過程,這便能夠促進創造性思維,及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問題解決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問題教學中,解決問題所運用的方式方法,我們把它叫做問題解決教學法。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發現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在研究中學習,以逐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問題不同,解決問題所用的方式、方法也不同。這樣,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就得恰當地運用問題解決教學法。
首先,我們要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值得注意的是,問題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應根據特定的知識內容和教學目標,使問題適應于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具體的教學條件。在此基礎上,教師要使所設情境能誘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懸念,從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教會學生提出問題。采用問題教學,應當努力使自己的課堂變成既是回答問題的地方,也是提問的場所。這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要學生敢提問、愛提問,一個疑慮、一個困惑如果教師急于拿出一個結論,或告訴一個答案,無形中就堵死了學生提出問題的通道。因此要想學生多提問題,教師要克服那種迫不及待“告訴”學生的習慣心理,還要為學生提供提問機會。
再次,處理好學生的提問,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新的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做好整理,根據教學內容總結設計出新的問題。教學中所設計的問題要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這樣才能保證重要的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問題要注意教學內容整體結構的層次性和系統性,由淺入深,從簡到繁,循序漸進,環環相扣。但問題還要難以從書中直接找到答案,用現有的知識難以直接找到答案,而需要經過學生的思維加工才能間接地找到答案,而且要有適當的深度、難度,能給人以啟發。
最后,指導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語言基本訓練,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研究和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默讀、小組讀、探究性讀等多樣化的閱讀實踐活動中學會以讀為本,以讀為紐帶來解決問題。這樣,在讀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性,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機會讓學生發現及把握某個問題的各個方面,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