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丹

2015年10月,央行就宣布取消了存款利率幅度限制,此后各地也逐漸建立了利率自主定價機制,但央行規定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最高不高于50%,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能經常看到不同的銀行,有著不同的存款利率。
盡管各家銀行會根據自身情況,在不同時期以提高利率來加大攬存力度,但從普遍規律來看,銀行的高利率時段還是有顯著特征的。雖然要具體到月份是非常困難,但可以體現在季度上,根據歷史規律和經驗,銀行利率最高時段主要是一季度和四季度。
從時間節點上看,一季度有兩個大型節日,即元旦和春節,屬于資金回流高峰期,適時提高存款利率,以便銀行吸收到更多存款,把開門紅工作做扎實,可以為全年存款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春節是我國最大最熱鬧的節日,民間又稱年關,也就是說不僅單位各類獎金、福利要兌現,以鼓勵和穩定員工隊伍,債權、債務也是到了該了結的時候,俗話說:“欠錢不欠過年賬。”同時,大量外出務工人員也攜帶數量巨大的工資、獎金返鄉。這些對于銀行來說都是大力攬存的絕佳機會。一季度不僅是銀行最愛漲利率的時段,而且很多存款送積分、送禮品的活動也同時開展,銀行間存款大戰一觸即發,老百姓也樂和。
至于二、三季度,則是個人和企業用錢的時期,對于銀行來說則是淡季,基本靠一季度的成果在支撐。個人客戶每月只有工資或養老金收入,還要還車貸、房貸,老年客戶的積蓄也已經轉存定期了;作為企業客戶,正是投入生產時期,即使企業有錢也是將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哪里還有閑錢存放銀行?對于取得開門紅的銀行來說,二、三季度還可以從容應對,但對于錯失良機的銀行來說,此時正可謂青黃不接,度日如年,這個時候即使提高利率也未必有效果,有時則可能是泥牛入海。
四季度,可以說是各家銀行最后血拼之時,因為年報的最終數據即將形成,對于銀行,部門乃至員工都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業績差,銀行無法向股東交代,領導易職,員工降薪減酬;業績好,則皆大歡喜,名利雙收。即使一季度業績很亮眼,二、三季度也順風順水,第四季度銀行也需要打一場艱苦的防御戰,為什么?
俗話說得好:“鐵打的銀行,流水的存款。”你不挖存款,不代表別人不會挖呀!市場資金就像一塊饃,別人多吃,你自然少吃。忙于完成指標任務的銀行,這時候會加大力度攬存,該出手時就出手,畢竟都需要給股東和員工一個滿意的交代,時不我待。當然,上漲利率是最有力的攬存利器,即使沒有提高利率,也得送積分、送禮品等變相回饋客戶,同時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這其中,中小銀行表現最為搶眼,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則稍微顯得溫文爾雅,仍然保留一份羞澀與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