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妮
尊敬的各位領導、黨員、同志們大家好!我是來自潛山市黃梅戲劇團的一線演員,很榮幸參加今天的解放思想大學習大討論演講會。我演講的題目是:不辱使命,爭當排頭兵!
黨的十九大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號角已經吹響,航向已經指明。在這躍躍欲試中,我們文藝工作者首先要心志堅定,充滿自信。文藝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最能在時代的制高點上,樹立一個民族的精神坐標!唱響主旋律,抒真情,唱大愛,追夢不息,逐夢不止!我們工作的偉大和神圣無處不在,為此我驕傲、我自豪、我執著、我癡迷!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作為一種文化的藝術領域,它不僅彰顯著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著人們的心靈,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提供有益的啟示!
無論是哪一種文藝情景的塑造,它都集中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現實與未來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黃梅戲《天仙配》中的“綠水青山帶笑顏……”這一理想的環境審美,正驗證了習總書記提出的“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環境治理理念。由此看來,文藝的現實意義不言而喻,其歷史意義更是深遠悠長。它就像生生不息的脈搏,跳動著一個民族生存奮斗前進的信息。諸如它展示的“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舍生取義”的犧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創新思想;“扶貧濟困”的功德意識;“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為貴”的東方智慧;甚至我們正努力建設的小康社會,其中“小康”也出自《禮記》中的《禮運》,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由此可見,不管是藝術的何種形式,尤其是戲曲,從它形成之日起,就是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和靈魂依附。千百年來,它有聲有色地演繹著自古至今中國人的悲歡離合,其表達的追求與奮爭,更是集中體現了這個民族的道德理想和價值準則,它作為世界戲劇史上獨一無二的民族戲劇樣式,獨特而悠長的審美意蘊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傳播和普及,成了傳承華夏文明不可或缺的方式和途徑。
今年九月底,我們支部學習了(2018)10號文件精神,更堅定了我們的信念:不辱使命,爭當排頭兵。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做了我們該做的,該說的,該唱的。曾幾何時,我們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酷熱與嚴寒考驗著我們的意志,考驗著我們對事業的忠誠,也考驗著我們對時代賦予的使命有著怎樣的熱忱和耐力。
2018年國慶,我們全團以飽滿的激情,參加了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展演的原創扶貧黃梅戲《鳳凰坡》,充分體現扶貧先扶智的理念,不能小富即安的懈怠生活,該劇也獲得了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頒發的紀念證書。10月中旬,我們又赴深圳演出黃梅戲《女駙馬》《天仙配》和折子戲。不僅擴大了我們團的影響,更提升了潛山市在祖國最前沿地區的知名度。次月3號,我們又赴江蘇昆山參加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舉辦的(2018)戲曲百戲盛典-----安徽折子戲專場,我團參演京劇母體、潛山彈腔《打金枝》。為排此劇,我們克服重重困難,深山尋找老藝人,編、排、導,功夫不負有心人,演出獲得一致好評。此外,在戲曲進高校、進校園、進萬村、進社區中,我們走遍了山山水水,田間地頭,期間共演出一百多場,雖然下基層演出很辛苦,但大家毫無怨言,爭創高品質服務工程!因為人民需要戲曲,戲曲更需要廣大人民。
文化旅游是潛山市的特色產業,所來觀光游覽者遍布祖國各地,也給我們市戲劇藝術展示提供人氣保障。因此我們堅持戲曲扎根于人民的土壤,面向大眾,乘勢而上,奮發努力。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在傳承和發展中不斷取得新的可喜成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做文化傳播的踐行者,做文明新風的傳播人,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堅強信念。無論是千里之外的獻演,還是局域之內的調演,也無論是應邀演出,還是文化下鄉的巡演,我們都兢兢業業,志在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解放思想搞改革,謀求新發展、同富裕努力著,奔走著,吶喊著!我們不曾想過給這個偉大的時代要留下點什么,也不曾思量走過的路腳印要怎樣的深厚,更沒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我們想的是只管去做,只管去做好,用臺上的形象,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人們樹碑立傳。歌唱他們的辛勤和汗水,宣傳他們的豐功偉績,為時代唱響主旋律,為黨和人民塑造可資仿效的英雄人物,為改革開放貢獻我們的綿薄之力!
我雖年屆五旬,但壯志未酬,始終牢記著自己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新時期肩上的使命,時刻關心著本團青年演員的成長,不是以功傳藝,就是把手相教。希望他們勤學苦練,加強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文藝的發展,更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應有的貢獻!
龍舟競渡看頭橈,藍天雁陣靠領航,我們要當好排頭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砥礪奮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