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內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廣西首例非洲豬瘟疫情被確診后,非洲豬瘟成為我區廣大公眾關注熱點。非洲豬瘟是否會感染人?市場的豬肉還能不能放心吃?市場上的豬肉是怎么來的?豬肉進入市場之前是怎么監管的?這些都是廣大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6月2日,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非洲豬瘟病毒傳染特性、豬肉產品檢疫檢驗和質量安全監管對廣大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豬和野豬外,其他動物不感染該病毒。雖然對豬有致命危險,但對人卻沒有危害,屬于典型的傳豬不傳人型病毒。自發現非洲豬瘟近一百年來,全球范圍內沒有出現人感染非洲豬瘟的情況。
國家實行生豬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制度。生豬進入定點屠宰場前、后,必須嚴格按規定進行疫病檢疫、肉品品質檢驗,經檢疫檢驗合格的豬肉產品,并附具有“兩證兩章”(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動物檢疫驗訖印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驗訖印章),方可調出定點屠宰場。生豬產品進入市場銷售實行準入制度,生豬產品必須來自定點屠宰場、且附有“兩證兩章”,方可進入市場銷售。在正規市場銷售的豬肉都可以放心購買、經過燒熟煮透后可以放心食用。
生豬進入定點屠宰場前,屠宰場要對生豬查證驗物,即查驗生豬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佩戴的畜禽標識,了解生豬來源情況和運輸過程情況,查驗生豬臨床健康狀況、檢測“瘦肉精”。有合法有效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證物相符、生豬來源于非禁運區域、運輸途中未出現異常情況、臨床健康、“瘦肉精”檢測陰性的生豬,方可準予進入定點屠宰場待宰。
檢出疑似國家檢疫規程規定病種的,要采樣進行獸醫實驗室檢測,確診的按照規定作無害化處理。對發現患有國家檢疫規程規定以外疫病的,要隔離觀察,確認無異常的,方可準予屠宰。
生豬在屠宰環節按規定要檢疫口蹄疫、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炭疽、豬丹毒、豬肺疫、豬Ⅱ型鏈球菌病、豬支原體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豬副傷寒、旋毛蟲病、豬囊尾蚴病等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其中炭疽、豬Ⅱ型鏈球菌病、旋毛蟲病、豬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病。
生豬肉品品質檢驗內容包括生豬健康狀況、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以外的疫病、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有害物質和有害腺體、病變組織、種(閹)豬、屠宰加工質量、胴體放血是否干凈、有無外傷、有無出(充)血點、斑塊、色澤是否良好、機械損傷、其他影響肉品質量和國家規定的檢驗項目。
屠宰檢疫、生豬肉品品質檢驗不合格的生豬產品,定點屠宰場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作無害化處理,并做好處理記錄。違反規定的,定點屠宰場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