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謝青夏 特約通訊員 莫嘉凌 韋宇紅
在農場品銷售中,“賣難”幾乎是很多種植戶或者農業企業的共同“痛點”。可是廣西百圣美川現代農業公司的蔬菜卻長年賣16元1公斤、瓜類賣24元1公斤,被譽為締造了農產品銷售史的傳奇。百圣美川公司總經理李德華說:“我們主要就是做到了舉全公司之力一致念好綠色有機種植、休閑旅游、研學康養‘三部經’,這三者有機結合,使到銷售沒有障礙。”該公司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一撥又一撥人發家致富。

這花苞很大,可以開很久。
1998年,李德華畢業于廣西財經學院,畢業后在一個摩托車公司從事財務工作。他發現,當時中國的輕型電動車產業正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盡管遇到許多政策的瓶頸問題,但消費者對這一新興交通工具十分青瞇,銷售上出現令人矚目的“井噴”現象。李德華把握發展機遇,投資電動車銷售行業,輕松賺了第一桶金。遵從“雞蛋不同時放在一個籃子”的投資原則,他又投資生產坭興陶,由于管理有方,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閑暇之余,李德華有一次受朋友之邀去摘菜、摘果,那一次他品嘗到了如小時候般好吃的蔬菜,敏感的他發現,農業是未來的黃金產業,非常值得投資。
壇板坡,是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的一個自然村。2013年7月9日,李克強總理視察該村,發現這里非常的貧窮,人均收入才2000多元,而且這里的水難喝,路難走。總理走后,交代要把當地農民的生活搞好。2014年,響應南寧市政府的號召,通過土地流轉,李德華成立了廣西百圣美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率領自己的團隊與振企農業、桂潔農業、幸福集團先后進駐壇板坡村投資興建農業產業示范園區,開始了為壇板坡脫貧攻堅而奮斗。
“要想富,先修路。”進駐該村后,李德華先是進行平整土地、修路、建設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方便村民的出入。
“做農業定位很重要,壇板坡距離南寧市中心僅30公里,這里地處丘陵,缺水,不適合發展大宗蔬菜種植,而且在郊區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相比之下更適合打造成高端蔬菜品種示范區。”李德華告訴記者,從建園之初,他就把基地的客戶定位為高端人群,因此在種植品種和種植方式上,他主推高端品種和綠色有機種植方式。
為了種出好吃的蔬菜,李德華拒絕施放化肥,不惜下血本,全部施放有機肥,他采購了牛糞、羊糞、甘蔗渣、花生麩、茶麩、桐麩等有機質發酵堆漚有機肥。“以前茶麩1200元1噸,如今茶麩漲價到3000元1噸,花生麩的價格就更高了。”算起來,一畝菜心用有機肥種植,栽培技術成本約500元/畝,而用化肥的成本則為300元,且栽培周期要比用化肥栽培方法多15%的周期。
“太好吃啦,居然有那么清甜的西瓜和小番茄。”第一年,李德華和他的團隊種了100多個品種,如皇貴妃西瓜、櫻桃小番茄、水果玉米、水果黃瓜等市場罕見品種。起初李德華把種出來的產品送給朋友以及消費者試吃,他們品嘗后給出的一致評價就是清甜、好吃、有小時候的味道。
“種植綠色有機蔬菜,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有機肥料日漸漲價的問題,而是病蟲害問題。”李德華稱,基地一直使用進口的大蒜素、甲殼素等環保藥劑去防控病蟲害,但是這些生物農藥產品都比較貴。剛好有同學從日本和臺灣回來,介紹了當前日本和臺灣都在使用酵素和木醋液等作為生物農藥防控病蟲害后,他就專門學習了酵素和木醋液的制作方法,利用基地殘剩的瓜果蔬菜制作出來了大量的酵素和木醋液。
“每次我們收完菜,就用酵素澆地,再翻耕。”李德華解釋道,用酵素澆地,一是可改善土壤的酸堿度,二是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提高蔬菜瓜果植株抵抗力,有效對抗青枯病、枯萎病等病害。這樣既能有效抵御病蟲害,又節約了成本投入。
李德華坦言,為了保證質量,他們公司會不惜“毀單”。不過幸好因為他們定位準確,面向的是高端社區家庭,一個家庭也不會天天喜歡同樣的菜品,因此即使這個品種種不出來,還有另一個品種代替。但是酒店的訂單量比較大,而且要求每天的品種一樣,因此酒店的訂單經常會無法完成,但百圣美川對農產品的高要求卻讓酒店以及消費者更加有信心。
2016年,李德華參加了廣西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訓班學習,在這里他結識了很多同行,在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中,他獲取到一個很有用的信息:國內外對香料的需求越來越大,2006年全球香料銷售額為180億美元,2017年達到263億美元,中國每年芳香產業消費額達700多億元,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經過市場調研和綜合分析,李德華決定在園區里打造他的“香料小王國”。
在各種香料當中,香茅的用途非常廣泛、用量也非常大。香茅被譽為泰國六大香料之首,特別是泰國的冬陰功湯,若少了香茅則不復存在。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對香茅更是青睞有加,如香茅蝦、香茅烤魚、香茅排骨……
起初,李德華僅僅是把香茅當香料來引種,但沒想到種下去后,香茅卻給了他意外的驚喜。“我發現香茅草葉從不結蜘蛛網,也不長小蟲子,難道香茅有驅蟲作用嗎?”這一發現讓李德華興奮不已。
隨后,他購買了機械回來加工香茅純露。“香茅純露止癢祛痱效果很好,第一個受益者就是我女兒,小時候我女兒很容易長痱子,涂抹很多產品都沒辦法,但使用了香茅純露后,就沒再長過痱子。人被蚊蟲叮咬后,都奇癢難耐,但是用了香茅純露,可即刻止癢。”目前李德華正在與自己的技術團隊一起研發香茅生物驅蟲類產品,如若成功,將為中國的綠色有機農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你們這長那么多雜草為何不除一下。”很多人吃香茅,但是香茅真容如何,卻并不知道。在百圣美川,當客人知道“雜草”就是香茅、且還能驅趕蚊蟲后,紛紛買回去種植。
除了香茅外,百圣美川還大面積種植了羅勒、迷迭香、九層塔、薄荷以及一些東南亞的香料品種,成為廣西數一數二的香料種植園,讓很多人“聞香”而來。
除了香料外,百圣美川公司還打造了南寧市最大的“薰衣草莊園”。2016年4月底,“薰衣草莊園”開門迎客。“開放當天的游客就超過5萬人次。”市民們對踏青、賞花的熱情遠遠超過李德華的想象,他解釋道,這些“薰衣草”實則是臺灣馬鞭草,因為法國薰衣草不耐高溫,試種效果不佳,而馬鞭草耐旱耐熱,花期長,很適合本地種植。
“我們是從欽州過來的,就為了感受下紫色花海的浪漫。”幾名北部灣大學的學生一邊拍照一邊告訴記者。
除了“薰衣草”外,這里還引種了很多荷蘭百合、劍蘭、玫瑰等品種,形成了四季花海。百圣美川用“香”與“花”打造了一個美味與浪漫交融的休閑好去處,成為南寧甚至廣西休閑旅游的一個標桿。
“對于現代家庭而言,小孩和老人是最讓人牽掛的對象,因此我們基地除了做好綠色有機種植、休閑旅游之外,我們同時進行的第三方面就是做好研學康養,解決好這兩端的需求。”李德華介紹說,現在很多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我個人認為勤勞、勇敢、正直才是一個孩子的根本。一個孩子從小學會洗衣做飯,不管今后在任何地方都“餓”不著。因此他去北上廣深等地考察學習后,決定著手開辦青少年農業研學班。
“有機種植就是全程不噴農藥,不施化肥,用防蟲板、滅蟲燈等生物防蟲設施,因此有機蔬菜表面還會有不少蟲眼……”2018年,百圣美川與南寧市桂雅路小學、鳳翔小學、濱湖小學等學校舉辦了數場別開生面的研學活動。基地為孩子們講述了如何種植有機蔬菜、如何選擇購買蔬菜等。
“光伏大棚種植模式又叫‘海島模式’,上面發電,中間立體種植瓜果或水培蔬菜,下面養魚這么一個立體循環模式。目前很多島嶼以及長期出海的輪船,為了能吃到新鮮蔬菜,都是采取這種模式去種植。一個200平米的光伏大棚,產值相當于1畝地,是節能降耗,立體循環利用資源的一個很好的模式。光伏發電大棚冬季棚內溫度較高,可以種反季節蔬菜和喜溫蔬菜。”
“水稻如何育秧、蔬菜如何育種、玉米如何授粉”這些內容雖然在課堂上也有提及,但是遠遠比不上農業研學課所帶來的認知深刻,帶隊的濱湖小學李老師驚喜地說,農業研學不單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物理學、化學、植物學、農學等學科的興趣,也為國家培養現代化農業人才做好儲備。
除了青少年研學外,李德華主抓的老年人康養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項目完全建好后,這里將配備營養師、保健師,老年朋友既可以在這里親自下廚,也可以一日三餐享受營養師的配餐。”老人飯后每天在康養莊園里散步,種菜,賞花,還可約上好友一起回憶人生,每天也可根據自己身體所需吃各式各樣的綠色有機果蔬,喝味美營養的野菜汁,老年的生活何其美哉。
“我喜歡玫瑰,喜歡畫各種花,退休2年了,一有空我就會過來住一個星期。”愛好畫畫的鄔女士說,作畫結束后經常跟朋友一起把玫瑰花采下來做玫瑰花餅、玫瑰花茶、玫瑰花醬等。
經過各級部門、各界人士的關懷,以及百圣美川和其他進駐投資企業的一致努力,壇板坡已經由一個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貧困小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全部道路得到硬化,建起了幼兒園、小學、敬老院、戲臺等休息娛樂的場所。還建有村史館、感恩亭、幸福湖、稻香田、薰衣草莊園、有機農業休閑基地、鐵皮石斛展覽館、火龍果基地、沃柑基地,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景區。
經過幾年的發展,百圣美川已成為一家集有機農產品生產銷售、良種培育、休閑旅游、科普教育農業技術開發于一體的現代農業企業。
公司為村民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讓村民能在家門口打工賺錢。如百圣美川綜合管理部助理黃師強原與妻子在外地打工10多年。2013年底,他看到村里發生了喜人的變化,決定回家就業。如今,黃師強和妻子林艷一起在公司工作,除了土地流轉的租金外,兩人每個月還能有近6000多元的工資收入,如今像黃師強這樣選擇返鄉在家門口就業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
百圣美川2014年獲南寧市重點龍頭企業,2015年獲國家農業部蔬菜標準園稱號,2016年獲有機產品認證,全國綠色農業特產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安全食品科技示范單位,國家科學技術部、教育部廣西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蔬菜特色產業基地等殊榮。
李德華表示,今后將更加努力搞好基地建設,試驗示范更多適種高產、口感好的果蔬品種及種植規范標準,推廣給廣西乃至全國的農戶,帶領更多的人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