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陳詞
徐可樹:非酒精性脂肪肝目前在我們國家的患病率高達30%,但是受到的重視程度卻不夠。不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認為這只是一個常見的多發病,并沒有太大危害,殊不知任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發展,到后面可能會成為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所以對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我們也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以前,我們的醫學模式是經驗醫學,就是醫生憑經驗看??;后來改為循證醫學,即根據大數據來看?。滑F在,我們叫精準醫學,也就是個體化治療,這個概念是美國學者在2011年提出來的。2015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也提出“精準醫療計劃”,認為精準醫療將引領一個時代。預測、預防、個體化,就是精準醫學的未來,面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我們就不能等到它發展到肝硬化肝癌,那就太遲了,早期治療十分重要。
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提高認識,它是一個進展比較緩慢的疾病,終末期會轉移到心血管、腦神經科或者腫瘤科,即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腫瘤是它最后的歸宿。現在,很多脂肪肝患者還沒有發展到一定階段,都不去重視它,這是錯誤的。不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要高度關注,不要認為吃多了沒毛病,脂肪肝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當醫生提出需要治療的時候,患者就得配合進行治療。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而言,最主要的因素是肥胖,所以基礎治療就是加強運動鍛煉和飲食干預。運動方式如快走、疾走、游泳等燃燒體內脂肪;飲食治療最為關鍵是減少量的攝入,減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質的吸收,即便是食用橄欖油也不能多食。對于血脂血糖比較高的患者,建議加用抗炎保肝類藥物。當然,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直到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記者:現階段到醫院進行就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大多是發展到什么階段?
徐可樹:目前來說,就診最多的主要還是脂肪性肝炎的患者,絕大部分都是肥胖導致,也有少部分表面不胖但體內脂肪分配不均衡出現內臟脂肪存積過多的瘦型患者。
記者:針對不同階段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如何個體化治療?
徐可樹:如果患者處于輕度脂肪肝或者說肝功能輕微異常,我們一般采取門診治療;如果患者脂肪肝比較重,或者肝功能異常比較嚴重,我們一般采用住院治療,進行系統的指導,要進行用藥以及飲食控制;如果合并有其他疾病,就需要做篩查、評估以及生活指導,這時候除了消化科,還需要結合內分泌科、心血管科、膳食科以及康復科來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