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019年第3號公告,中國已于2019年6月1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根據公告,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美國約600億美元進口商品清單中的部分商品,分別實施加征25%、20%、10%的關稅。對之前加征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實施加征5%的關稅。
最近,美國聯邦快遞在我國發生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嚴重損害用戶(華為公司)合法權益,已違反我國快遞業有關法規。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2日發表《關于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全文6000多字,旨在全面介紹中美經貿磋商基本情況,闡明中國對中美經貿磋商的政策立場。
1.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
2.但合作是有原則的,磋商是有底線的,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中國決不讓步。
3.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美兩國經濟高度融合,共同構成完整的產業鏈,兩國經濟連骨帶筋、互利共贏,把貿易逆差當作“吃虧”是算錯了賬。
4.美國最新采取的對華關稅升級措施,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將進一步損害各方利益,中國對此堅決反對。
5.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的“莫須有”名義,連續對華為等多家中國企業實施“長臂管轄”制裁,中國同樣堅決反對。
6.自2018年2月經貿磋商啟動以來,已取得很大進展,兩國就大部分內容達成共識,但磋商也經歷了幾次波折,每次波折都源于美國的違背共識、出爾反爾、不講誠信。
7.試圖通過潑臟水、拆臺、極限施壓等手段達成協議,只會破壞雙方合作關系,錯失歷史機遇。
8.雙方達成協議的前提是美國取消全部加征關稅,采購要符合實際,同時確保協議文本平衡,符合雙方共同利益。
9.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10.通過改革開放發展壯大自己,是應對經貿摩擦的根本之道。
摘自《關于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

不可靠實體清單
5月31日,中國商務部宣布,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具體措施將于近期出臺。
中國政府在決定是否將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時,會綜合考慮四方面因素:
一是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
二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基于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
三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
四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6月8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國家發展改革委正牽頭組織研究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以更有效預防和化解國家安全風險。具體措施將于近期出臺。
專家表示,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加強對我重大技術突破的保護和對外技術合作的管理,將為我國戰略高新技術和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構筑強有力的“防火墻”。
6月3日,教育部發布2019年第一號留學預警。預警指出,一段時間以來,中方部分赴美留學人員的簽證受到限制,出現簽證審查周期延長、有效期縮短以及拒簽率上升的情況,對中方留學人員正常赴美學習或在美順利完成學業造成影響。教育部提醒廣大學生學者出國留學前加強風險評估,增強防范意識,做好相應準備。
6月4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外交部同時發布中國游客赴美旅游安全提醒。
長期以來,美國是中國游客遠程出境游的重要目的地。然而近期,美國槍擊、搶劫、盜竊等案件頻發;有中國公民向中國駐美使領館反映,受到美國執法機構以盤查、約談等方式無端騷擾。對此,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前往美國旅游的中國游客,切實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確保平安。本提醒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
近期,美國執法機構多次采取出入境盤查、上門約談等多種方式騷擾赴美中國公民。外交部現發布“在美國注意安全”的安全提醒,提醒赴美中國公民和在美中資機構提高安全意識、注意加強防范、妥善積極應對。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與中國駐美國使領館聯系尋求協助。
資料來源: 新華社、新華視點、央視、中新社、環球時報、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