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腦癌是人們相對陌生的癌癥。腦癌的癥狀是頭痛、嘔吐、突發性癲癇癥、身體疲倦等,和一般疾病的普遍癥狀沒太大差別。當我們出現上述癥狀時,如何分辨自己是腦癌還是其他疾病呢?
生長于顱內的腫瘤通稱為腦瘤。我們都知道,腫瘤有良性、惡性之分,腦瘤又可分為由腦實質發生的原發性腦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性腦瘤。
原發性腦瘤:不同于一般癌癥分為4個癌癥期來劃分病情危重程度,原發性腦瘤以等級來區別。癌等級關系到腫瘤或癌的特性,癌癥期則是癌癥發展的狀況。癌等級可以根據其惡性度分成4個等級,等級越高表示惡性程度越高。第一和第二等級惡性度較低,患者有較長的存活期,有些長達10年甚至20年,具體存活期根據腫瘤種類而定。第三和第四等級屬于高度惡性腫瘤,其中第四等級腫瘤的結果往往是兇險的。第二等級的腦瘤,可能逐漸病變至第三等級,或逐漸惡化病變成第四等級,但第一等級的腦瘤甚少病變。
繼發性腦瘤:近年來,顱內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據統計,顱內腫瘤約占全身腫瘤的5%,占兒童腫瘤的70%。30%~40%第4期癌癥患者的癌細胞會轉移到腦部,因其膨脹的浸潤性生長,當它在顱內占據一定空間時,不論其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都勢必使顱內壓升高,壓迫腦組織,導致中樞神經損害,危及患者生命。現代醫學針對第4期癌癥發明了許多藥物,可使患者擁有更長的存活期,但我們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
早期腦癌有時并沒有明顯癥狀,它不像乳癌或其他癌癥,可通過篩檢過程找出早期癥狀。除非腫瘤日益長大,患者有頭痛跡象或別的不適時前往醫院就醫,經過核磁共振成像才得知自己患了腦瘤。有些腦瘤患者因為車禍或意外送醫,順便進行了核磁共振成像,才提早發現腦瘤。
目前來說,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最標準和準確的腦瘤早期診斷手段,但其成像時間較長,也比較貴,患者若要盡快知道是否罹患腦癌,可通過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觀察腦部是否有腫瘤,再進行核磁共振成像做最后確認。
腦癌早期根據腦瘤情況不同,癥狀也有所不同。
●根據腫瘤的等級而定:第四等級的腦瘤,往往發現癥狀后在幾周內就會日益嚴重。高度惡性的腦瘤癥狀轉變非常迅速,生長緩慢的腫瘤,癥狀則相對緩慢發展。
如最常見的良性腦瘤——腦膜瘤,同樣擁有1~4等級。其中最為普遍的是第一等級,它可生長在任何腦部位,包括脊髓。癌細胞雖不會擴散,但腫瘤卻會長大,壓倒腦部神經造成失明,或引發腦部壓力造成頭痛等。
●根據腫瘤位于頭腦不同部位而定:若在控制行為的部位,則可能面對失禁問題和行為轉變等。若腦癌位置落在腦部控制行為以外的部位,患者將有可能無法說話,半身不遂或經歷感知變化,如在控制言談的頭腦部位,會有語言障礙的問題。
精神科專科醫生在診斷前,大多會要求患者先進行核磁共振成像,因為行為轉變也可能因腦瘤或腦部生理問題所引起。較常見的是突發性的憂郁癥,患者突然不愿說話或不同人溝通,毫無緣由地行為轉變等,也可能是腦腫瘤的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癥狀,也是其他許多疾病都會有的癥狀,并非有上述癥狀就必定是腦癌。因此,定期檢查對早期腦瘤的確診很重要。
腦腫瘤是臨床上比較嚴重的一種腫瘤疾病,得病之后必須馬上接受治療,否則癌細胞擴散難以醫治不說,更可能危害患者生命。
目前腦腫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5種,分別是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手術治療、熱能治療和光動力學治療。臨床上治療腦癌能進行手術時首選手術治療,放療、化療是其次或僅起輔助作用。
以下情況選擇手術治療腦瘤:
●對于原發性腦瘤,最普遍的治療模式是外科手術切除,盡可能將腫瘤細胞移除干凈,避免細胞增生。
●對于良性腦瘤,采用手術完全切除的幾率較高,復發幾率低,患者存活率也較高,如大腦或小腦星狀細胞瘤、蝶鞍顱咽管瘤、腦室脈絡叢瘤等。此類情況不需進行放射線或化學藥物治療,但需定期做CT或MRI復檢。
●對于一般的惡性腦瘤,如退行性星狀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腦室膜瘤、畸胎瘤等,能夠完全切除或接近完全切除者,預后較佳,但必需加上放射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方能達到控制腫瘤生長的目的。
以下狀況下采取放療:
1.當手術難以完全清除腫瘤,可視情況予以觀察追蹤、或隨即使用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線治療;
2.腫瘤置于腦梗或腫瘤包住了血管,進行切除手術過于危險,此時出于安全考慮,可采取放療;針對一些較深層的腫瘤或無法以傳統開刀手術移除的腫瘤,立體定向放射手術射波刀也是另一種手術的選擇。
3.繼發性腦癌治療目的并非治愈癌癥,而是為患者提供更長的存活期和更佳的生活品質。因僅有一兩種藥物(如尼氮芥、替尼泊甙)可通過化療的方式輸送到腦部,故繼發性腦癌的治療主要依靠放療。
假如只有一顆瘤跑到腦部,手術是一個選擇;可是如果患者有很多顆瘤擴散到腦部,唯一的選擇是放療。許多人以為放療可以醫好腫瘤或令腫瘤消失,其實這是錯誤的迷思。對良性腫瘤而言,由于癌細胞不會擴散,放療的功用主要是控制腫瘤體積,預防它日益長大;針對惡性腦瘤,放療則同時起到控制和縮小腫瘤體積的作用。
不管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放療的目的都是避免腫瘤變大。一般幾年后腫瘤會有縮小跡象,通常不會完全消失。若腫瘤對放療產生抵抗力,有時腫瘤會重新擴大,但一般良性腦瘤不發展則不會變大。
腦癌患者所承受的壓力,也會是所有家屬都需要面對的壓力。假如腦瘤患者半身不遂,家人亦需照顧他;若腦瘤造成患者行為或精神方面的問題如憂郁癥,家屬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腦瘤患者在體能上會很容易疲倦,但這種疲倦并不會因睡眠而消失,若能維持活躍,反而有助于減少疲倦感。因此,患者應該盡可維持活躍,每天到外頭走走或跑動一下,也好過躺在床上。
建議患者嘗試根據自身癥狀限制和能力許可,維持如常的健康生活,包括均衡飲食和運動。在心理方面,患者家庭成員應盡可能地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