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梅 崔麗堯

[摘要] 目的 對剖宮產后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進行臨床分析。 方法 方便選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該醫院進行剖宮產后疤痕子宮再次分娩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行剖宮產妊娠分娩,觀察組行陰道妊娠分娩。將兩組分娩成功率、產婦出血量、住院時間、新生兒和產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以及新生兒體重阿氏評分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兩組產婦分娩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新生兒產婦不良事件發生率相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χ2=34.448 4,P<0.05);新生兒阿氏評分、體重相比,兩組有差異性(t=3.680 6,6.239 0,P<0.05);分娩成功率相比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剖宮產再次分娩采用陰道分娩可以減少出血量和住院時間,并能減少母嬰不良反應事件,可以應用推廣。
[關鍵詞] 剖宮產;疤痕子宮;再次分娩方式選擇;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19.8?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4(a)-009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mode of re-pregnancy and delivery of scar uteru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sixty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uterine sca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ere enroll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ly 2018.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esarean delivery and deliv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vaginal pregnancy and delivery. The two groups of delivery success rate, maternal bleeding volume, hospitalization time, neonatal and maternal adverse events, and neonatal weight Ashi scor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χ2=34.448 4, P<0.05). The neonatal Ashi score and body weight were compare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3.680 6、6.239 0,P<0.05); the success rate of delivery was not significantly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Vaginal deliver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delivery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hospitalization, and can reduce the adverse events of maternal and child, which can be applied and promoted.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Scar uterus; Choice of re-delivery mode; Clinical analysis
剖宮產再次分娩方式的選擇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疤痕子宮出現的原因是患者行剖宮產術或者子宮穿孔修補術以及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在子宮上形成的疤痕。其中,疤痕子宮最常見的因素就是剖宮產術后引起的。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剖宮產手術有了較強的安全性,因而越來越多的孕婦選擇剖宮產。但是疤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可能發生子宮破裂的危險。臨床上對疤痕子宮患者再次行剖宮產,會發生相關并發癥,對母嬰造成不良影響[1]。因此對這些產婦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行陰道分娩。此外,據相關資料顯示[2],剖宮產產婦再次行剖宮產分娩會將手術風險提高,增加產婦出血量。因此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剖宮產再次分娩患者采用陰道分娩方式。該文方便選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筆者醫院治療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剖宮產后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進行臨床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進行剖宮產后疤痕子宮再次分娩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年齡在24~37歲,平均年齡在(28±3.5)歲,孕周在(37-41)周,平均孕周為(39.5±1.5)周,與上次分娩時間間隔2~7年,平均(4.2±2.5)年。觀察組年齡在23~36歲,平均年齡在(27±3.5)歲,孕周在(38~41)周,平均孕周為(39.4±1.5)周,與上次分娩時間間隔2~8年,平均(4.5±2.5)年。其中對照組患者行剖宮產的原因分為以下幾點,頭盆不稱患者有10例,前置胎盤患者有5例,子癇前期患者有3例、胎兒宮內窘迫患者有4例、臀位患者8例。觀察組行剖宮產的原因為頭盆不稱患者有11例,前置胎盤患者有4例,子癇前期患者有4例、胎兒宮內窘迫患者有3例、臀位患者8例。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具有差異性,可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均將知情同意書簽訂。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進行產前檢查,評估患者有無妊娠高危因素和相關并發癥高危因素。對照組行剖宮產妊娠分娩方式,觀察組行陰道妊娠分娩方式。嚴格觀察兩組患者分娩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必要處理。其中兩組患者分娩前相關指征檢查如下。
1.2.1? 陰道試產指征? 觀察組行陰道分娩指征為:①患者本次分娩時間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大于兩年以上,上次剖宮產采用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后患者沒有發生合并感染的情況,無相關并發癥出現。②本次行陰道分娩沒有出現上次剖宮產的相關指征,并且沒有發現新的剖宮產指征。③陰道試產中胎先露已經入盆,產程進行的非常順利。④對患者行超聲檢查,發現患者子宮下段的瘢痕厚度平均為3.5 mm,并且子宮下段延續性較好,沒有發現缺陷問題存在。⑤醫院有完善的醫療護理條件,可以滿足剖宮產后疤痕子宮孕婦性陰道分娩的可能。
1.2.2? 剖宮產指征? 對照組行剖宮產指征為:①患者本次分娩存在剖宮產指征。②存在不利于陰道分娩的相關疾病。③上次患者行剖宮產的切口方式為古典式,或者患者對切口方式認識模糊。④對照組本次分娩距離上次剖宮產分娩時間不足兩年。⑤患者剖宮產的次數大于一次,有的為兩次以上。⑥患者子宮下段行超聲檢查,發現子宮下段壁非常薄。⑦對孕婦進行體征檢查發現孕婦恥骨聯合處存在壓痛或者自發痛的現象。⑧其他社會因素導致患者不能行陰道分娩者。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分娩成功率、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產婦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比較,并對比兩組新生兒的阿氏評分和新生兒體重。
1.4? 統計方法
數據資料統計、分析和處理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其中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用(%)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分娩成功率比較
對照組分娩成功率為100.00%。觀察組分娩成功率也為100.00%。兩組均成功分娩。
2.2? 產婦、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發生新生兒窒息的有5例,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5例,出現嚴重粘連的4例,手術切口愈合不良的3例,其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6.67%。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的有2例,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1例。出現嚴重粘連的1例,手術切口愈合不良的1例,其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6.67%。見表1。
2.3? 兩組患者分娩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分娩出血量和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新生兒阿氏評分和新生兒體重比較
新生兒阿氏評分、新生兒體重相比,兩組有差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疤痕子宮的孕婦再次妊娠可能會促使患者子宮破裂、切口愈合情況不良、前置胎盤、產褥期的感染以及再次剖宮產由于手術造成的損傷等。剖宮產疤痕子宮的孕婦再次行陰道分娩會提高子宮破裂的風險,而產婦一旦發生子宮破裂就會威脅到母嬰生命。因此臨床上對于剖宮產產婦再次分娩方式的選擇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但是對于剖宮產瘢痕子宮的產婦再次分娩會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是醫學界公認的[3]。因此,臨床上不管選擇哪種分娩方式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障母嬰的安全。在醫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臨床上對于剖宮產指征的范圍也越來越寬泛[4]。之前對于剖宮產產婦再次行剖宮產的說法也在逐步的瓦解,有關資料證實剖宮產產婦再次分娩選擇陰道分娩有較高的成功率。據相關資料顯示[5],剖宮產產婦再次分娩采用陰道分娩的成功率大于90.00%,并且可以確保母嬰的安全,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出血量,減少新生兒窒息和產婦再次分娩并發癥等。因為剖宮產產婦再次進行剖宮產,容易將胎盤黏連與子宮下段的疤痕處,或者使胎盤置入子宮下段疤痕處,這樣容易誘發大出血的情況。再者剖宮產患者再次進行剖宮產會增加術后的難度,在腹膜、大網膜、子宮和附件在黏連的狀態下,會加重手術的風險。此外,引導分娩的胎兒進過擠壓可以將胎兒肺中的潴留物質清除,從而減少了新生兒窒息的情況。這證明剖宮產產婦再次分娩采用陰道分娩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因此,對于剖宮產產婦再次分娩,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的選取陰道妊娠分娩,這里所說的條件允許是指孕婦這次分娩時間和上次剖宮產時間至少大于兩年以上,患者上次剖宮產切口位于子宮下段,上次剖宮產術后患者恢復情況良好,沒有發生合并感染的情況,無相關并發癥出現。再次分娩沒有出現頭盆不稱、前置胎盤、子癇前期、胎兒宮內窘迫、臀位等剖宮產指征。患者在陰道試產中胎先露已經入盆,產程進展順利。超聲檢查患者子宮下段顯示瘢痕厚度平均為2~4 mm,子宮下段延續性較好,沒有發現缺陷問題存在。此外,醫院有完善的醫療護理條件,可以滿足剖宮產后疤痕子宮孕婦性陰道分娩的可能。以上條件滿足可以選擇陰道分娩,這樣對新生兒和產婦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6]。
該次研究選取在該院進行剖宮產后疤痕子宮再次分娩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采用剖宮產妊娠分娩方式,觀察組采用陰道妊娠分娩方式。結果發現兩組分娩成功率無顯著差異,都是100.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相關文獻報道顯示剖宮產產婦再次分娩采用陰道分娩的成功率大于90.00%具有一致性。此外,觀察組患者出血量和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觀察組采用陰道分娩避免了術中大出血的可能,減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這與文獻報道的結果具有一致性[7]。此外,產婦和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經陰道分娩,胎兒受到陰道壁的擠壓,肺中潴留物被清除,降低了新生兒窒息的風險。以上結果與文獻資料具有一致性[8]。
綜上所述,剖宮產再次分娩采用陰道分娩可以減少產婦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并能減少母嬰不良反應事件,有較高的安全性,因此在臨床上可以被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寸. 基于B超的檢查對預測妊娠疤痕子宮破裂的臨床意義[J]. 生殖醫學雜志,2017,26(3):266-268.
[2]? 袁潔,許凌懿,劉德行,等. “二胎政策”前后疤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剖宮產的臨床探討[J].遵義醫學院學報,2017,40(4):413-416,421.
[3]? 葉惠娟. 疤痕子宮再次妊娠二次剖宮產與非疤痕子宮剖宮產的比較分析[J]. 臨床醫學工程,2017,24(10):1413-1414.
[4]? 江笑貞. 米非司酮在疤痕子宮妊娠早期終止妊娠清宮前的應用療效分析[J]. 數理醫藥學雜志,2018,31(1):83-84.
[5]? 羅麗莉,伊媛,楊艷貞,等. 剖宮產后疤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方式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4):116-119.
[6]? 韓田鳳,鄭燕蘭,馮珍嬌. 早期全程連續性分娩管理在疤痕子宮妊娠后陰道分娩中的應用[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2018,39(1):47-49.
[7]? 管建英,孔雙,楊曉艷,等. 疤痕子宮足月妊娠孕婦陰道分娩產程監測及分娩結局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2018,25(8):981-983.
[8]? 劉征. 疤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臨床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7):942-943.
(收稿日期: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