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瑗
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專題之一——《基于項目的學習》(project-based approaches,簡稱:PBA),是以課程標準為基礎,以問題為引領,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21世紀技能為最終目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式。
下面介紹我的一個項目活動的設計方案。
Step one:選擇話題,確定學習內容與形式。
我根據上課的實際進度,結合高考英語的??荚掝}——地點介紹,我確定我的選題內容為:外國旅游景點的介紹,形式是口頭介紹及書面介紹。
Step two:針對課程標準,確定學習目標與技能的培養,根據主題設定情景,項目任務和學生角色,分層次定下框架問題、單元問題和內容問題。
本單元的課程標準包含:生存與職業技能,信息、媒體與技術技能,學習與創新技能,所以我確定學生的學習目標為:能用自身語言能力了解外國風情與文化,能用清晰的英語介紹旅游景點,學生能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社交能力獲得信息,通過交流與合作技能優化設計結果。
我設置了一個實際情境角色讓學生去完成任務,即學生充當國慶黃金周旅游線路的推銷員,向顧客(學生和老師扮演)推銷旅游線路。最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交書面介紹并口頭介紹推銷線路參與游戲。具體過程如下:
1.主題:外國旅游景點介紹(外文)
2.單元標題:國慶5天出境游推介
3.單元概述:老師向學生簡要描述單元的主題、主要的活動、對學生作品的要求以及在項目情境中學生可能扮演的角色
4.角色:旅行社的旅游銷售員
5.情境:為顧客(老師扮演)介紹和推薦國慶期間的旅游地點或旅游線路(價格:不高于15000/人,時間:10月1至7號)
6.任務或活動:老師指導學生查找資料(上網和圖書館)和到當地旅行社了解情況,小組討論設計路線,撰寫旅游地點介紹或線路介紹。
7.學生作品:《國慶黃金周之出境游推介》
所需課時數:4節45分鐘的課時
8.課程中需要思考的幾個重要問題:
(1)基本問題:寫作能力與個人的閱讀和知識面有哪些關系?
(2)單元問題:地點介紹包括什么內容?常用什么詞匯和句式?如何使文章連貫通順和重點突出?
(3)內容問題:你介紹的是哪個旅游地點?你查到的資料中分別介紹了什么內容?你新學了什么詞匯與句式表達?你的文章中用到了什么高級詞匯和特殊句型?
Step three:輔助學生任務完成的幾個方法
1.頭腦風暴:學生可以通過頭腦風暴回憶相關知識與能力,再構思自己的項目活動內容。老師也可通過它了看看項目設置是否完善。
2.觀察日志:在整個項目活動過程都使用觀察日志,來記錄我所觀察到的學生情況,監控他們的進程和出現的新問題。
3.檢查清單:在旅游地點的搜索和選擇上,學生可通過檢查清單來篩選需要的信息,在小組討論中老師和學生都需要用的檢查清單來看學生的進程與合作能力。
4.小組討論:我會參加學生的所有小組討論,觀察學生的合作能力,記錄學生的新發現和遇到的困難,還有是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及時幫助學生澄清一些信息。
Step four:評價
學生通過評價量規對自己在項目中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老師也對學生的表現及對本話題的掌握情況進行總結。
每個小活動完成后學生都要對該活動進行反思,活動結束后,學生也要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反思,通過反思鞏固本單元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思考自己的不足和補救方法。同時,作為老師也要寫寫反思,總結學生對本話題的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情況。
對比常規教學,本人感覺:第一,PBA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老師是任務的設計和指導者,學生通過扮演現實中的某種角色,在實踐中完成任務,從而獲得知識和提高技能。第二,它的評價方式不是單一的考試,而是對學生整個活動過程的評價,評價的方式多樣。第三,學生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極大增長,活躍度上漲,不但本學科知識與能力得到提高,跨學科的知識與能力也同時在增長。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