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侃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在繪畫時總會出現一些固化的造型,如構圖總是畫一地平線再添加要表現的內容,人物景物等對比與遮擋也是平平淡淡。在造型處理上更是千篇一律,如畫樹就總是離不開幼兒園時期的蘋果樹形,還喜歡畫著一成不變的太陽公公、小鳥和白云,這些畫面出現的固化現象,我們可視為心理學上的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在心理學上也稱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這種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征,從而忽視個體差異。如何有效解決這個常見現象,成了我研究的問題,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應用電腦繪與繪畫軟件對學生進行相應指導與培訓,成功地找到了應對刻板效應的策略。
電腦繪畫學生最常用的就是電腦自帶的繪圖工具,為了加強電腦繪圖功能,選取更高級別的繪圖軟件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如“SAI”繪畫軟件就非常適用,不但可以選取各圖形圖像進行自由變換、選色換色也簡易方便,以下就具體的繪畫刻板印象問題進行相對應的策略與案例進行闡述。
構圖刻板印象應對策略:構圖一成不變,畫什么都是一字排開,地平線劃分后表現各人物與情景,構圖小而平淡是常見的老大難問題,有不少學生總是不敢畫大,主體不敢夸張從而導致構圖不飽滿,因而電腦繪畫中的選取圖像放大功能就能輕易解決這個問題,可任意放大整個畫面,也可單獨選取主體進行放大縮小或復制從而達到飽滿與充實的效果,而且可嘗試多種擺放與組合突出整體,解決一字排開構圖,在調整中簡單而又具體可視,讓構圖更有新意。如創作《夢幻的城堡 》一課,學生可先按原有的畫法畫出城堡主體和城堡組合與情景,再讓同學們選取主城堡進行放大與調整所占畫面大小與位置,產生幾幅不同的構圖,小組討論或自行決定選取具有創意的構圖飽滿的畫面。這就輕易地解決了構圖不飽滿的難題,也解決了構圖一成不變的刻板印象。
造型刻板印象應對策略:造型單一,如表現樹就是蘋果樹、老人就是加胡子、小女孩子永遠是小裙子、畫面還非得有小鳥白云加上太陽公公不可,這是典型的繪畫刻板印象。而電腦繪畫中自由變換可大大改變這個現象,如給蘋果樹變形,通過拉伸、扭曲等功能,把原有的蘋果樹進行大變形,從而創造出一個新形象,人物通過變形拉大拉小變換和添加動作變化,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通過移動進行大小對比與遮擋關系的處理,讓整個畫面和各圖形組合產生新的畫面效果,并通過刪除功能把逢畫必畫的太陽公公、白云小草等刪除,一改刻板印象。在《美麗的花瓶》一課,把我們常見的花瓶較簡單的造型,通過變形、組合等功能,學生們輕而易舉地進行大膽地創作,自由變換著花瓶的外形與組合,產生了各式各樣極具創新的花瓶造型,改變了學生對花瓶的刻板印象。
色彩刻板印象應對策略:學生在色彩處理上總是有他們自已一個固式思維:天是藍的、花是紅的、草是綠的,要嘗試別的著色總是覺得不情愿,特別是中高年級的學生,這個色彩的刻板印象現象就越重。我們運用電腦繪畫“SAI”或“PS”軟件,不但能輕易改變物象的著色,還能改變色彩的純度、透明度,更可改變紙質的肌理效果從而產生更豐富的色彩效果,這是常規繪畫不輕易能達到的。在《美麗的童裝》一課中,學生運用電腦繪畫大膽地進行了配色練習,反復改變各著色效果,按照對比色、反色功能、同類色等方式不斷變化,創作出色彩豐富多變,各具特色的作品。特別是可通過常規樹木、太陽、花草等的反色、類比色著色練習,讓學生對色彩單一化進而成為千變萬化,敢于創新、一改原有的單一著色模式,改變了色彩刻板印象。
當然,運用電腦繪畫的強大功能還可解決裝飾刻板、調子刻板等繪畫上的刻板印象,總而言之,電腦繪畫其功能強大而又具簡易性、環保性、多變性與易保存、易對比等優勢,運用電腦繪畫有針對性地解決繪畫上構圖、造型、色彩上等的刻板效應,實踐證明,再從電腦繪畫轉回到平時的紙質常規繪畫中時,學生們已大大提高了反刻板印象的水平,所呈現的作品已從原有的大面積刻板效應轉換成沖破固化造型、大膽求新求變的風格,從而提高了整體的審美與創作水平,也充分證實了運用電腦繪畫、繪畫軟件解決繪畫刻板效應是輕松有效的策略。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