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潔敏
對于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相應措施,校園安全教育專題、主題班會、黑板報、手抄報制作、國旗下講話、防溺水的宣誓、簽名、知識競賽、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提高學生防溺水的安全知識和自護自救意識,時刻提醒師生、家長緊繃安全這根“弦”。
一、建立健全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安全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
我們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調整制定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內外聯動,綜合預防,層層負責,實行一崗雙責,責任到人,使學校的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各個處室、班級網格化管理,確保學校的安全工作管理更加有序、規范,實現安全教育常態化,從而確保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二、加強防溺宣傳教育,增強防范意識
加強防溺宣傳教育,提高防范意識,預防學生溺水事故發生是最直接的有效途徑。學校通過宣傳欄、國旗下的講話、安全隱患排查、校園安全教育專題、主題班會、防溺視頻教育、防溺手抄報制作、防溺知識競賽、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加強防溺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師生的防溺安全知識和意識。
三、開展校園及校園周邊、社區等地方的隱患排查,做好源頭預防,防微杜漸
學校每月一次組織人員對校園及校園周邊水域開展全面排查,對校園周邊的河流、廢棄水庫、在建工地、人工開挖或自然形成水潭等存在的隱患,及時告知師生、家長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求主管部門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整改,防范學生溺水事故發生。
四、開展防溺知識安全演練,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
每年夏季來臨之際,學校每期不少于兩次組織開展防溺水安全演練教育,模擬學生溺水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如何救護溺水者,邀請學校校醫和防溺水專業人士通過現場指導,教會學生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和救生要點。另外,還要通過思品課、體育課、主題班會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對學生進行講解游泳基本知識、游泳安全注意事項及一些簡單的自救、互救常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五、強化“六不準一會”的安全教育,增強防溺意識,綻放生命光芒
學校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全校學生測試,測試的內容是“六不準一會”的安全教育知識,并組織全校學生集體宣誓,為了杜絕溺水事故的發生,我們一定自覺做到: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準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準在無家長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準在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玩耍、游泳,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學會大聲呼救、報警。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防溺安全意識,構筑了一道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防護網。
六、定期開展防溺知識競賽,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
每當夏季即將到來,為加強做好防溺水工作,避免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學校定期開展全校的防溺水安全知識競賽活動,通過防溺水題型的多樣化,其中有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內容都是涉及預防溺水必須做到的“六不準一會”,以及溺水時應該如何自救、救護他人、游水的注意事項等,讓學生們對溺水知識和技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七、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加強學生的防溺安全教育,齊抓共管,防微杜漸
防溺水安全不是一所學校就能解決的問題,務必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防溺水機制。學校要通過召開家長會、校訊通、家長微信群等發送警示防溺短信、印發《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措施,定期向家長開展預防溺水安全教育專題培訓,利用近階媒體發布段慘痛的案例向家長講解放學后、雙休日、節假日是學生溺水事故多發時段,要求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學生家長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切實擔負起監護人的責任。及時與家長簽訂防溺水安全責任書,切實增強家長特別是留守兒童監護人、單親家長的防溺水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爭取家校共管,多方聯動,共同做好學生溺水防范工作。
小學生是民族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只要我們齊抓共管,共同做好預防學生溺水工作,加強校園安全教育,幫助廣大學生增強防溺水安全意識,掌握防溺水知識技能,就能提高學生學會自護自救的能力,保證學生生命安全。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