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信富 駱 琴 周宇杰(浙江省諸暨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311800)
為明確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C(縱擒)、5%阿維菌素EC(奇絕)單用,及分別與90%殺蟲單混用,對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筆者特進行相關防效對比試驗,以期為上述兩種藥劑的大面積推廣提供依據(jù)。現(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5%阿維菌素EC(奇絕,河北威遠生物化工有限公司),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C(縱擒,河北威遠生物化工有限公司),90%殺蟲單SP(安徽華星化工有限公司),20%氯蟲苯甲酰胺SC(康寬,美國杜邦公司)。
試驗設在浙江省諸暨市山下湖鎮(zhèn)新桔城一農(nóng)戶承包田內(nèi)進行,供試田塊土壤為粘壤土,肥力中等。供試水稻品種為“甬優(yōu)12”,于2018年5月19日播種,6月13日插秧。經(jīng)7月13日調(diào)查,田間二化螟為害株率為4.89%,以1齡幼蟲為主。
試驗共設8個處理,各處理具體試驗設計及施藥量見表1。每處理面積327.7 m2,不設重復。施藥時間在7月13日,當日天氣晴好。采用濛花MHD16-3A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空白對照噴等量清水。采用二次稀釋法配置藥液,每667 m2兌水30 kg,混勻后對準稻株均勻噴霧,同時田間保持3~5 cm水層5 d。

表1 各處理藥劑名稱及施用量
施藥后20 d,采取平行跳躍式取樣方法,每小區(qū)調(diào)查100叢水稻,統(tǒng)計枯心率和白穗數(shù),并剝查記錄活蟲數(shù),計算枯心率、防效和保苗效果。計算公式:枯心率(%)=(調(diào)查枯心數(shù)÷調(diào)查總株數(shù))×100;防效(%)=[(對照區(qū)藥后活蟲數(shù) -處理區(qū)藥后活蟲數(shù))÷對照區(qū)藥后活蟲數(shù)]×100;保苗效果(%)=[(對照區(qū)枯心率 - 處理區(qū)枯心率)÷對照區(qū)枯心率]×100。
于施藥后7 d、15 d、30 d觀察幼苗長勢,如有藥害,詳細記錄藥害癥狀(生長抑制、褪綠、畸形發(fā)生)及發(fā)生時間,并在每次藥效調(diào)查時,觀察藥害變化情況和完全恢復的時間,按目測法,分5級確定藥害程度。安全性分級標準:1級,水稻生長正常,無任何受害癥狀;2級,水稻輕微藥害,藥害少于10%;3級,水稻中等藥害,能恢復,不影響產(chǎn)量;4級,水稻藥害較重,難以恢復,造成減產(chǎn);5級,水稻藥害嚴重,不能恢復,造成明顯減產(chǎn)或絕產(chǎn)。
經(jīng)施藥后7 d、15 d、30 d觀察,水稻幼苗均未出現(xiàn)有植株畸形、黃化等藥害癥狀。
由表2可知,奇絕和縱擒無論是單用還是混用,均對二化螟幼蟲有較好的防效,且均明顯好于對照藥劑康寬。其中,處理(2)和處理(3)對二化螟幼蟲的防效最佳,均達100%,其次是處理(5),對二化螟幼蟲的防效為97.87%,處理(4)和處理(6)對二化螟幼蟲的防效相當,均為95.74%,上述5個處理間防效差異不顯著;處理(1)對二化螟幼蟲的防效較差,為89.36%,但比處理(7)(康寬)高,且防效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從保苗效果看,處理(4)、處理(5)和處理(6)的保苗效果較好,均為91.39%,均極顯著高于對照藥劑處理(7);處理(1)和處理(2)的保葉效果分別為83.66%和82.78%,雖高于處理(7),但差異不顯著。

表2 各處理對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及保苗效果 (單位:%)
試驗結果表明,每667 m2用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C(縱擒)150、200 mL,且均與90%殺蟲單S P混用,均對二化螟低齡幼蟲的防效達100%;每667 m2單用5%阿維菌素EC(奇絕)200 mL,或150、200 mL與90%殺蟲單SP 50 g混用,對二化螟低齡幼蟲的防效也均在95%以上;上述兩種藥劑單用或混用對二化螟低齡幼蟲的防效明顯好于20%氯蟲苯甲酰胺SC(康寬);從保苗效果看,無論是單用還是混用, 5%阿維菌素EC(奇絕)的效果均要好于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C(縱擒)。
因此,建議在水稻二化螟對氯蟲苯甲酰胺抗性較高的地方,可選用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C(縱擒)+90%殺蟲單SP混用、或5%阿維菌素EC(奇絕)單用或與90%殺蟲單SP混用,作為替代藥劑對水稻二化螟進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