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航
[摘要]隨著社會多元文化的發展,粉絲經濟產生并且逐漸壯大。本文以粉絲經濟的發展為主線,研究粉絲經濟興起的原因和影響,針對利弊方面給出一些合理的建議,以期引導粉絲經濟健康發展。
[關鍵詞]粉絲經濟 興起原因 影響分析 政策建議
一、粉絲經濟概述
粉絲經濟是社會多元文化和網絡化發展的產物,粉絲群體的“黏性”和“忠誠度”構建了可以無限延伸的粉絲經濟產業鏈,在這個產業鏈中,粉絲不僅僅是某個明星或者某個品牌的狂熱愛好者,更是“消費者”和“資金的投入者”,他們愿意為自己的偶像付費充值,愿意第一時間購買品牌的最新產品。在這種狂熱的愛好下,明星的經紀公司就可以開發周邊產品,增加附加價值,品牌方也可以牢牢鎖定市場消費群體,創造經營收入。
二、探究粉絲經濟的興起
(一)支付方式的便捷化
進入電子支付時代以來,支付的便利為消費提供了更充足的動力。輕輕點擊手機屏幕就可以給心愛的明星充值打榜,按一下指紋就可以提前排隊預約最新款還未上市的電子產品。便利的支付方式也大大提高了消費的數量和金額,多種小型消費信貸更是無形增加了消費金額,這些都推動的粉絲經濟的發展,便捷的支付方式讓消費者花錢變得更容易。
(二)移動電商的快速發展
在B2C商業模式大潮的沖擊下,移動電商平臺的覆蓋面越來越廣,服務越來越完善。人們可以輕輕松松接觸到自己鐘愛品牌的最新產品,了解到自己喜歡明星的最新訊息。同時品牌方也廣泛運用電商平臺,吸引粉絲群體的注意,鎖定潛在消費群體。
(三)粉絲的群體效應和從眾心理
粉絲消費中有許多屬于盲目從眾消費,是一種沒有理由并且不理智的盲目行為。看到別人連夜排隊買到最新款手機,就跟風也要買;看到自己的偶像穿了最新款服飾就也要跟風購買,這種盲目從眾的群體效應也促進了粉絲經濟的火爆。
(四)“花唄”、“京東白條”等新型金融信貸模式的出現
螞蟻金服推出產品“花唄”和“借唄”、京東金融推出了“京東白條”,這些新型金融產品的出現更是增強了人們的購物欲望,方便快捷,用明天的錢實現今天的消費,也促成了更多的不理智消費,讓更多狂熱的粉絲即使在囊中羞澀的情況下也能瘋狂消費。
(五)商家利用粉絲狂熱心態進行營銷
許多品牌為了留住客戶,以情懷做文章,設立許多線上線下粉絲俱樂部,定期組織活動,給予粉絲一些購物優惠政策,從而加強粉絲的黏性和對品牌的忠誠度,鎖定一大批潛在的消費者。另一方面,許多商家看中了流量明星的“帶貨能力”,找一些明星進行代言,或是在微博貼吧等公眾平臺上利用明星的流量和影響力做廣告,煽動粉絲情緒,讓粉絲自愿消費。
三、合理看待粉絲經濟的影響
(一)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盈利水平
在粉絲的追捧下,企業知名度提升,例如蘋果公司,有很多發燒友,每次新產品的發布都會引起粉絲的狂熱追捧,連夜排隊搶購。這種消費者對企業的強烈忠誠,極大的提升了企業的內在信心,同時也容易在社會引發從眾效應,盲目搶購,這些都客觀促進了企業知名度提升以及盈利發展。
(二)弘揚社會正氣,引導社會正能量
有些企業會將銷售額按比例捐贈給慈善機構,這樣粉絲經濟就能推動慈善事業發展。有些明星會代言慈善項目,進行義賣,借助名人效應為公益做出貢獻。
(三)粉絲經濟增強了身份認同感
粉絲經濟增強了特定群體的身份認同感,鞏固了粉絲圈的維護,會促進他們對自己所在粉絲圈的智力和財力等各方面的付出。在形成新的購買力上,有突出的作用。
(四)粉絲經濟也加大了金融詐騙等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粉絲文化的爆炸式傳播催生了很多低齡粉絲,這個群體中的很多人缺乏足夠的辨識力,盲目跟風購買。這就給金融詐騙、不良網貸提供了可乘之機。
四、合理引導粉絲經濟
(一)粉絲經濟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推動創新
粉絲經濟實質上是一種營銷手段,它比普通的營銷更高明之處在于,它對消費群體有更加強大的吸引力,并且這種吸引力不是外在的壓力,并且是消費者內在自發的忠誠和黏性。企業想要保持這種消費的熱情,就更要迎合市場,積極創新,主動迎合消費需求,從而牢牢鎖住消費者,這也從側面激勵了企業改善經營管理。
反之,若是企業被曝光出不良的負面信息,或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令原本牢固的消費群體喪失信心,這種不好的名聲也必定迅速在粉絲圈內傳播,連鎖反應使更多消費者喪失信心,企業也面臨更加嚴峻的局勢。
(二)防范過度粉絲經濟,抵制金融詐騙和不良信貸
粉絲經濟固然促進經濟和行業發展,但是低齡化的粉絲群體卻往往由于經驗能力不足受騙或是陷入不良網貸的困境中。基于這種現象,就更要加強粉絲經濟的管理,監控金融安全,杜絕不良網貸,避免低齡化的粉絲經濟成為不良信貸滋生的溫床。
(三)加強監管,控制網絡輿論
粉絲群體之間的交流有很多都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的,粉絲購買的跟風行為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擴散傳播?;诖烁侠淼目刂凭W絡輿論,避免營銷號和網絡水軍散布謠言,對粉絲團體進行惡性引導。要健全法律法規,同時網絡管理人員也要對不良信息進行及時刪除,維護網絡安全和經濟安全。
(四)培養健康的粉絲文化
引導健康的粉絲文化,抵制低俗惡趣味的文化產業,與社會形象好的企業和公眾人物合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忽視公眾人物和公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五)偶像明星增強自我約束力
流量明星的“超強帶貨能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粉絲對其的信任,若是這些明星大肆斂財,而不顧及自己所推銷產品的品質,也必定失去粉絲信任?;诖耍餍莻冊诮邮苌唐反酝茝V的同時,也要增強自我約束,注重商品質量,營造良好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