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鳳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財務管理的精細化與科學化是事業單位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需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及全面的預算。文章從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出發,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方法以及措施,從而使管理更加精細化以及科學化,使財務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探討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改革和不斷完善,事業單位的財務發展以及定位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現如今事業單位已轉變成為盈利性和公共性共存。這對財務管理原有的體系帶來了很多挑戰,事業單位想要在新形勢下穩步的發展,就需要對財務原有的管理工作采取相應的變革,引進先進的管理方式和理念,采取精細化以及科學化的管理是必不可缺的。
一、精細化和科學化管理的意義
(一)精細化和科學化管理的內涵
財務管理的精細化以及科學化對事業單位的改革有推動作用,它更是發展理念的創新,通常是指采用信息化和專業化等現代的管理技術,使財務管理工作發展能夠全面化和系統化。針對事業單位來說,其財務管理的改革與推進要有科學的指導方法,并按照指導方法科學的展開工作,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將單位的性質與財務管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的理念相互結合,采取準確的定位,創立適合自身的財務管理體系。
對于精細化、科學化的財務管理內涵的含義:首先是對財務管理體系系統化的建立,因為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相關工作是很復雜和龐大的,所以使其系統化才能更好的開展后續的工作。其次是專業化,它不僅指政策的制定、措施的實施方面,還指財務的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方面。最后是信息化的財務管理,只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才能使財務管理的條理化以及時效性得到體現,運用信息化技術對龐大和復雜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最終達到精細化和科學化的目的。
(二)推進精細化和科學化財務管理的意義
為了建立現代化的先進財務管理體系與制度,就需要加強財務管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其意義在于:首先,精細化和科學化的財務管理可以有效的減少復雜的環節,從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財務管理的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其次,使財務的內部矛盾可以得到有效的調節,掃除進一步發展過程中的障礙。最后,具有規范作用,對傳統的工作狀態以及工作理念進行轉變,實現資金的高效運轉和利用。同時,提高事業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事業單位的分類
(一)全額撥款
一般適用于無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科研單位、學校、衛生防疫等事業單位,人員及公用費用都需要由國家財政提供。
(二)參照公務員
涉及國家的安全,對經濟管理和政策管理工作有輔助作用的,以及以社會公益性為屬性的單位。
(三)財政補貼
由國家財政進行撥款,其他費用自行承擔。這些單位60%為固定部分,40%為非固定部分。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差額撥款的單位需要依據經費自主的程度,逐步的減少國家財政的撥款。
三、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關建議
(一)精細化的成分核算以及內部預算
針對財務的管理工作來講,它主要包含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三個方面。事前的控制主要是指預算的精細化,發揮其指導作用,重點在措施的執行方面,如果執行不到位,財務管理效率以及水平的提高將很難實現。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對財務進行預算時必須要嚴格的遵守國家相應的標準,防止出現經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為使財務管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管理得到更好的體現,要做好經費預算的工作,對經費項目要有條理化,并且要提高其利用率。在成本的核算方面,需要采用財務管理相關的工具進行利用來實現精細化管理。首先,需要對財務的成本進行分類整理,例如:水電的費用、辦公的費用、資料的費用和人員的費用等方面。其次,要采取可以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的措施,從而激勵工作人員。
(二)完善監管機制
為了使事業單位相關的內部監督機制得到完善,事業單位的相關領導需要重視財務人員的配置和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從而能夠發現事業單位工作中潛在的危險。同時,使管理水平也能得到不斷地提升。國家對事業單位相關的會計法要不斷地進行完善,讓事業單位在監督和管理方面能夠有據可依。同時,將監督的內容進行具體的劃分,建立起準確的財務監督和管理模式,對于財務的指標也要有操作性。
(三)樹立管理的理念
對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進程的推進,需要對傳統的管理理念進行改變,將精細化和科學化的理念植入到財務管理人員的觀念和思想當中。觀念的樹立要從以下幾點出發:一是在單位的內部進行廣泛且深入的宣傳工作,宣傳的目的在于提高全體人員的重視,防止出現非財務部門人員完全忽視財務管理現象。內部的宣傳應當采用多元化的渠道,充分利用宣傳手冊、網站、宣傳欄等方法來進行多覆蓋面的宣傳,對措施的實行奠定相應的人員和組織基礎。二是要加強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實行問責制度,對財務管理內部人員的觀念進行更新,充分調動積極性,做到當日的工作當日完成,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哪個人負責。三是需要相關的負責人以及領導發揮好帶頭作用,領導作為措施的制定者,同時也是監督者,這就需要帶頭學習相關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以及理念,從而帶動全體工作人員的學習興趣。
(四)加強基礎工作
加強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需要相關的稽查崗位以及人員。同時,對于各種報銷憑證都應仔細核查,在責任方面需要明確,核查人員需要認真負責在工作當中,尤其對票據處理時,對于空白的票據也要進行妥善保管,對于審查以及收款工作需要分開進行。同時,在對票據進行填寫時需要規范化,填寫的內容必須真實。還要防止票據丟失的現象發生。
為了進一步對單位收支管理的規范化,增加收入和支出的透明度,事業單位應當引入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不斷的對財務收入和支出管理進行強化。首先,事業單位應分清收入的范圍,對收入的項目進行明確,對收入臺賬要落實,分科目管理收入的項目,收入應當全部上交給指定管理的賬戶,嚴格按照收入和支出兩條線執行,事業單位對于收入沒有支配的權利。其次,國家要落實對事業單位集中支付的制度,防止出現亂收入亂支出的行為,實現專門款項專門使用,使資金的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五)加強對風險的預警
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因素是財務管理的風險預警工作。在財務工作當中一些細小的誤差就會產生不可挽回的錯誤,針對預警機制的建立和健全方面,可以通過借鑒和吸收國內外相關的其他事業單位的措施以及經驗,采用對風險的監控、風險的預測、風險的規避以及風險的評價等一些環節,使財務風險的危害最大程度的降低,從而使事業單位工作能夠正常開展,這是實現精細化、科學化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重要的部分。
四、結語
市場經濟在蓬勃的發展,事業單位的內部與外部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而難免會出現事業單位原來的管理模式不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要加強和推動精細化和科學化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模式的發展,不斷地去完善和改進預算的管理、固定資產以及成本的核算、收入和支出管理等方面的財務管理,從而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精細化、科學化作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深化改革的手段,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能夠助力事業單位快速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快速推動市場經濟。事業單位在進行科學化精細化的財務管理時,要緊跟當今時代的發展,并將其與自身實際的情況相互結合,為建立現代化及完善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安彬.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趨勢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3).
[2]聶森.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趨勢分析[J].財會學習,2018(15).
[3]唐紅.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趨勢分析[J].經貿實踐,2018(14).
[4]韓拴英,穆艷芳.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7(19).
(作者單位:青島市市南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