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蠡園中學九(7)班 于 點
上周五的午間,我和幾位好朋友正圍坐在一起“吹牛”。突然,我同桌沖了進來,手里揮著幾張紙,興沖沖地對我們說:“來,看看這道中考題!”于是,我們的話題與注意力馬上轉移到試題上。
考題再現如圖1,已知∠MON=120°,點A、B分別在OM、ON上,且OA=OB=a,將射線OM繞點O逆時針旋轉得到OM′,旋轉角為α(0°<α<120°且α≠60°),作點A關于直線OM′的對稱點C,畫直線BC交OM′于點D,連接AC、AD,有下列結論:①AD=CD;②∠ACD的大小隨著α的變化而變化;③當α=30°時,四邊形OADC為菱形;④△ACD面積的最大值為。其中,正確的是____。
圖1
顯然,根據對稱性,我們可以知道OM′是AC的垂直平分線,所以AD=CD。哈哈,結論①太簡單了!
圖2
再看結論②。角度?旋轉?我的腦海中閃出一個字——圓。不管了,試試再說。如圖2,我以O為圓心,OA長為半徑作⊙O,根據“圓的內接四邊形對角互補”可得∠ACB=180°-∠E=180°-60°=120°,所以∠ACD=60°。所以結論②是錯誤的。
做完一半的題目,我松了一口氣,心想前面的兩題不難,但是后面的應該不會這么簡單吧。于是,我又埋頭苦干了。當α=30°時,∠COD=∠AOD=30°,又因為OC=OA,所以△AOC是等邊三角形。另一方面,由于DC=DA,∠ACD=60°,所以△ACD也是等邊三角形。故OC=OA=AC=AD=CD,因此,四邊形OADC為菱形。所以結論③也正確。
做完前三問,我有些沾沾自喜,看向同桌,她卻淡定地說:“別急,還有一個結論呢!”我一看,不就是求最大面積嘛。由于△ACD是等邊三角形,所以只要邊長取得最大值,面積就相應地取得最大值。在圖2中,AC是☉O的一條弦,如果最大,只要是直徑就可以了。接下來就看看能否取得這種情形即可:由于∠AOC=2α,所以當α=90°時,∠AOC=180°,此時,AC即為直徑。接下來就可求得△ACD的面積=,化簡結果為所以④也正確。
這道關于幾何變換(旋轉、翻折)的題目,其奧秘就在于變換前后重合的量相等,雖只是填空,但解題時也需小題大做。對于一些常見題型,我們要有一些基本的應對策略。如果遇到一些特殊角度,我們在解題時也要學會聯想相關的特殊性質。
教師點評
選正確結論的問題一直是難點,小作者從旋轉、對稱的基本性質入手,層層遞進,引入“圓”并最終解決該圖形變換問題。同學們仔細體會,角在圓中變為“圓周角,圓心角”,線段在圓中變為“弦、直徑”,從而可以發現不變的量及變換的量的最值,是不是收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