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佩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個性。教師要想引導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必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我的體會是:
有些學生自尊心強,愛面子,對于這一類學生不可從正面提出批評,而要委婉地從側面繞一繞,即寓批評于鼓勵中。采用巧妙地鼓勵,在鼓勵中飽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維護其自信和勇氣,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又不喪失自尊,從而起到預期的批評效果。徐特立說過“對犯錯誤的學生要從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中去批評他們的壞處。”例如,我們班里的一位學生,他喜歡上美術課。上語文課,他也拿出白紙畫個不停,我找他來談話:“你喜歡畫畫,這是好事,老師也表揚你。如果你在語文方面也能這樣用功,那就更好了,相信你是能做到的……”老師沒有聲色俱厲地直接批評,使他很感激,也很慚愧。后來這位學生在語文學習上也下了苦功,取得較好的成績。這樣貌似鼓勵,實則是批評的方法,較之訓斥和責備,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小杰是班中的學困生,平時跟同學打架、起綽號。今天把同學的書包當手球拋,明天又把別人的書本丟到垃圾桶里,同學見了他都繞道而行。他的成績更是叫我頭疼,別人考90分,他考19分,而且天天不交作業。因而,在家中,父母責罵他;在學校,老師批評他;在班里,同學討厭他。他每天生活在冷漠和訓斥中,干脆破罐子破摔,誰的話也不聽。該怎么辦呢?我想:好表揚是孩子的天性,任何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或長輩的表揚。我國古代學者有這樣的總結:“責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鼓勵、喚醒和鼓舞。”于是,我決定對他改變策略,實行表揚法。以后,只要他做了一道題,我就表揚他有進步。上課只要他舉手,我就請他發言。他與同學打架,只要他說了實話,我就表揚他誠實。我在班上放大他的優點,還利用他積極為集體做好事的優點,選他為清潔小組長,改變他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奇跡發生了,一個多月來,他打架次數明顯減少,學習也變主動了,成績也由19分提高到了56分。
小軒頭腦聰明,反應敏捷,在課堂上經常亂接老師的話茬,打斷老師的思路;有時老師已點名提問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未等那同學開口,就已經被他搶先講完,別人愣在那里,他還洋洋得意。找他談話,罰他抄書,收效甚微。后來,我改變策略,對他采用消退法。就是對他的接嘴話假裝沒聽見,就算他已經講出來,老師仍然叫其他同學再說一次,還對其他班干部提出要求,希望他們配合老師,對小軒這種行為不予理睬。后來,當小軒故技重演時,由于老師同學都不理睬,他覺得沒趣。堅持幾次后,終于放棄了這種“表演”。
小安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爺爺、奶奶當他是寶,爸爸、媽媽視他為掌上明珠,叔叔、阿姨拿他當開心果,看到他就高興。由于長輩們的百般寵愛,小安漸漸地成為家中的小皇帝。他想要什么,就非得到手為止,否則,就大吵大鬧,不吃不喝。后來還發展到逃學、去網吧、偷東西,甚至于打罵爺爺、奶奶。家長為此很頭疼,多次找老師商量對策。在學校,小安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一些同學為此稱他為“校霸”。這樣的學生,缺乏的是管是治。我先聯系家長,指出利害,要求家長配合老師,統一要求,實施教育,然后,放膽去做。如:他上學遲到,我要他抄《守則》十次;他無理取鬧,無故打同學,我要他用尺子狠狠打自己手心十下;他不交作業,我留下他補做兩次;他逃學去網吧,我要他寫檢討書、保證書,并要有家長簽名。為此家長狠狠懲罰他,并要求他每天一定要按時回家,否則……起初,他心有不服,但回到家中,家長不但不幫他,還批評他,甚至責罰他。俗話說“人怕管。”這樣幾次之后,他就學乖了,在家中、在學校再也不敢那么放肆了。
在一定的場合,教育者有意識地沉默也是一種有效的批評方法。但實施這種批評,一定要創造一種緊張、嚴肅的氣氛,批評者表情要嚴肅、眼神要專注,使學生在沉靜、嚴肅的氣氛中感覺到教師的不滿和責備,產生一種心理壓力,并在自我反省和檢查中領悟到自己的不足或過錯,從而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有一次,班級鬧哄哄,我一進教室,就用嚴厲的目光盯著大家,沉默了一會兒,全班同學一眼就發現我對班級紀律的不滿意,從而自覺地安靜下來,并坐好。當然這種無聲的批評方式要把握時間的長短,適可而止。
教育學生的方法有許多,只要我們用得恰當,因人而異,就會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