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數據警務 數據挖掘 數據應用
作者簡介:韋煒,中國人民警察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法學、公安學、治安學。
中圖分類號:D63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6.202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通信技術以及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進入了更為高級的階段,在綜合運用智能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數據關聯性的分析,從而對警務活動中的人、事、物、時、空的關系和規律作出判斷和預測,進而影響警務活動,重塑警務工作流程,這是隨著現代警務的發展而產生的新的警務運行模式,公安機關數據警務的發展直接關系到警務決策部署,影響基層民警的執法行為,直接影響著公安工作全面轉型升級。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一切活動隨之而來產生的數據已經成為超出常規數據庫所存儲的數據,已經成為數據庫的集合體,社會活動中各種各樣的動態數據蘊藏著巨大的應用價值。現代警務活動中涉及到的各類數據處理和應用已經對警務戰略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大數據廣泛應用催生公安數據警務
“有行動就有數據”,在互聯網技術下,圍繞人類形成的文字、語音、圖像、視頻以及各種電子傳感器、互聯網設備所收集產生的各類信息,以及國家行政管理機構、社會管理各種組織機構產生的各類數據構成了大數據的基本因素,以上數據信息可以通過智能化技術手段,對個人現實生活中基本身份信息、家庭情況、個人愛好、交往人員以及所有圍繞其產生的一切活動做到復原對照,進而對人類以及現實社會發展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和作用。個人信息所產生的數據已經成為一種無形的資產,成為未來社會新的管理和服務的對象,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構成了公安數據警務的產生和發展背景。
(二)數據警務的產生為警務戰略發展帶來了新的領域
如何駕馭龐大的數據集,如何利用數據為警務活動決策和執法執勤活動帶來警務模式的改變,從而對傳統警務戰略向現代警務轉變產生強大的推動力合牽引力,是當前警務戰略中必須直面的關鍵所在。公安機關以情報主導警務戰略、社區警務戰略等多種警務戰略是以傳統數據為基礎,其數據本身呈現出一定的局限性、指向性、片面性,且僅是為某一階段或者某一專項斗爭服務的。這與現代警務中的思維理念、機制模式、流程銜接等因素產生沖突和矛盾。公安機關警務戰略必須積極適應數據警務模式,以大數據應用和“大情報”研判為平臺,提升警務戰略支撐力,切實解決警務資源整合難、高精技術支撐難、精準預警防控難等瓶頸性難題,探索構建“準確預警、精確打擊、智能作戰、主動防控”警務戰略模式。
(三)現代警務發展需要數據警務深度融入
現代警務的關鍵因素就是要順應信息化高速發展態勢,用智能化、便捷化、網絡化手段打破以往部門之間、警種之間聯通障礙,把各區域、各環節所產生的警務數據整合到統一的網絡,使用統一的云端計算方式,運用智能化的分析測算,產生警務決策,為現實執法服務,并且要將數據警務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模式作為現代警務的常態模式。公安機關根據社會治安新形勢新特點和警務空間差異,在打擊、防范、控制、服務等警務活動中全面采集和高度整合海量數據信息,重點是從數據采集、查詢、研判、預測四個環節如何最大程度地實現全方位的、多層次、多領域的數據碰撞比對,梳理歸類,智能分析,進而產生對警務實戰、專項打擊、專案偵查、治安防控等有指向性和高附加值的警務信息。把對數據的治理管控作為改變傳統警務運行模式,優化警務活動流傳環節和要素,破解警務執法工作中機制、體制和模式的頑疾和難題。
(一)思維觀念的制約
部分基層單位和民警工作理念滯后,對“大數據”及其價值認識不清,對數據警務模式對破解警務工作難題的重要性認識不清。
(二)管理體制的制約
公安機關沿用的國家行政部門的職級和管理體制下,數據資源不能實現有效對接和整合,數據未能形成聯結效應。各警種、各地區、各部門數據應用功能單一、操作復雜、難以共享,系統建設不成體系,嚴重影響實戰應用效果。
(三)運行機制的制約
數據應用中重形式、輕內容,對數據信息綜合研判、預警研判等方面缺乏創新,發現、預警、管控等重點環節無法有效打通銜接,制約了一體化合成化作戰效率。
(四)基礎條件的制約
受制于人才、技術、經費等方面因素,當前數據信息采集維護滯后,數據的挖掘利用層次較低,情報生產模式較少,數據價值密度低,導致處理成本高昂,技術的人才匱乏,制約了大數據的開發和利用。
“數據警務”必須基于智能化設備和高速互聯網絡的支撐,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數學算法實現海量數據的碰撞分析,因此把數據警務運行模式與思維必須深度融入現代警務運行機制與模式中去,建構科學完整的公安數據應用體系,優化警務運行機制。
(一)牢固樹立數據資產意識,統一數據標準,夯實數據應用基礎
“數據警務”為現代警務指揮、決策、調度開辟了新的思維方式和實現途徑,特別是對公安機關民警在應急處突、暴力恐怖處置、群體性事件、專項違法犯罪行動、社區治安防范中帶來了更為高效的、預防式的決策和處置方式,基層民警必須盡快扭轉警務工作理念,借力數據的強大力量開展警務活動。一是確立掌握數據就是掌握警務工作主動權的思想。民警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警務工作中的人、事、地、物等各種基礎數據是一種戰略資產,是數據警務的基礎資源,在執法工作中必須時刻收集與掌握圍繞執法活動所產生的一切信息數據,善于用數據信息分析判斷,用數據信息梳理分類,用數據信息實現管控效能的最大化。形成所有警務活動必須以數據為有效支撐的思維和工作模式。二是統一數據標準,科學資源梳理,夯實工作基礎。在數據采集、管理、開放、應用、交換接口等方面統一格式標準,確保上下內外聯通順暢,數據資源管理應用順手好用。把涉及治安管控的人員、場所、物品以及圍繞人員活動所產生的警情數據、案件數據、地點數據、圖像、音頻、視頻數據用計算機語言進行統一,制定標準統一的標簽,不斷完善各類數據信息的分類梳理和數量監控體系,解決數據重復采集、采集獲取率低、數據錯誤率高等問題,才能夯實數據警務工作的基礎。
(二)以數據深度應用挖掘為基礎,建構大數據系統應用支撐體系
數據挖掘必須在智能指揮調度、智能比對碰撞、智能犯罪預測、人臉識別比對、人群熱力圖檢測分析、警用裝備管理物聯網等“智慧警務”系統中才能發現趨勢、找出規律、科學預警。因此,數據警務必須基于云計算中心、大數據中心,打造適用警務執法活動的信息數據綜合應用系統,適用移動警務終端的大數據應用支撐系統,面向全警提供數據服務。
1.建成一體化開放式多功能的警務云服務運行平臺。從整體上提升存儲能力和計算能力,依托云平臺推動警種業務流程再造,模塊化服務。
2.以現有情指中心為基礎,建成公安“大數據服務中心”。存儲、收集、匯總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行業、互聯網等各類信息數據。確保在統一維度和統一技術標準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收集分析輸出全程自動化,并且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數據秒分時日動態更新,隨著不同區域、不同時間點隨時更新警務數據,形成數據之間的關聯延伸聯動。
3.根據不同警種、部門實戰需要,建成數據警務綜合應用體系。一站式集成大數據+反恐維穩+警務綜合+偵查打擊+治安防控+服務民生+警務監督等多維度應用體系。在“人、地、物、事、組織”等數據深度挖掘分析的基礎上,實現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動態化、精準化數據警務應用體系。
4.建構移動警務終端應用體系。加大移動警務終端的創新研究,重點研發集移動辦公、快處快查、及時通信、防護控制、服務群眾、執法辦案等業務功能于一體移動警務終端,滿足警務人員隨時隨地的通信和信息需求,提升單警綜合作戰能力。
(三)數據警務深度融入警務運行各個環節,優化警務機制
通過數據警務在案件統計分析、指揮調度、視頻監控、警情統計分析與數控終端有機結合,優化警務運行機制和流程。
1.建立健全“情指勤一體化”機制。以云計算、大數據中心、警務綜合應用平臺、移動警務終端為核心建立統一的機制。各中心、系統信息互通、數據共享、相互支撐,形成數據預測、反饋、評估的警務閉環運轉,確保勤務一體化運轉。
2.建立健全合成化偵查打擊機制。在情報信息中心的基礎上,整合刑偵、技偵、網偵、圖偵、大情報和治安等警務資源,形成合成作戰打擊機制。
3.建立健全信息化治安防控機制。以視頻探頭、電子圍欄、信息采集、人像識別功能為主,構建街面巡邏防控、城鄉社區村莊防控、邊境通外山口要道防控、單位和行業場所防控、技術視頻防控、網絡社會防控、區域警務協作、水陸空一體治安防控機制。
4.建立健全便捷化管理服務機制。以數據中心和綜合應用平臺為依托,在線下逐步實現窗口服務24小時自助辦理,在線上實現“互聯網+治安管理服務”便捷化。打造成公安業務O2O(線上對線下)一體化便捷服務機制。
參考文獻:
[1]鮑曉艷.深化大數據警務建設路徑的思考[J].公安教育,2018(9).
[2]李國軍. 論大數據驅動下的預測警務創新[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