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華
摘 ? ?要: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縫問題一直存在,如果沒有做好及時的預防和維護,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后期的使用效果,文章對住宅工程中裝配式建筑的混凝土裂縫成因和處理措施進行分析,希望在技術和管理上不斷優化,從而提高裝配式混泥土結構的使用壽命和工程質量。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裂縫;處理;成因
1 ?引言
為了提倡環保節能生產,推廣綠色建筑,深化節能減排的理念,我國近年來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的應用。裝配式建筑在住宅工程中應用廣泛,預制混凝土構建作為裝配式建筑的重要構成部分,其施工技藝和使用效果一直是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點。但作為混凝土結構,其材料本身的特性和施工工藝的限制,混凝土裂縫的問題是很難避免的,在混凝土預制件中,裂縫問題也會存在。只有及時做好維護,加強混凝土施工的管理和質量監控,才能起到緩解和減少裂縫出現的作用。
2 ?疊合板裂縫
2.1 ?成因分析
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大,長時間的震動,混凝土表面結構出現浮漿,在風干的過程中出現容易出現裂縫;人工拉毛過程中操作不當,拉毛時混凝土已經處于逐漸凝結狀態,沿桁架筋方向容易出現慣性裂縫;蒸養溫度過高或者時間不夠都會出現裂縫;混凝土結構的養護工作做得不好,例如直接暴曬,會加快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混凝土疊合板在運輸過程中,一些單位為了降低成本,違反運輸標準,通常情況下,疊合板運輸的堆放只能在6層以內,為了減少開支,會堆放到10層甚至以上;再者,隔離疊合板的木方沒有按照垂直方向擺放,上下層之間受力不均勻,會產生常見的貫通性裂縫;運輸過程中還會因為路面顛簸等因素,導致疊合板因巨大而持續的震動的影響產生裂縫。
2.2 ?養護和處理方法
針對混凝土結構初期裂縫的處理,要根據其特性制定養護措施。初期裂縫一般在表面產生,寬度在0.3mm以內,如果用水澆淋只是出現一些水印,則不用采取處理措施,但如果出現水珠滴漏的情況,可以用工程專用的白色修補膠漿對裂縫進行3遍以上的涂刷,做好防水工作,等到完全干涸凝固后再用澆水的方式測驗,沒有水滴滲出則達到施工標準。
裂紋處理的基本原則是首先要分析清楚形成的原因,如果是長期存在的應力造成的裂紋,首先要想辦法消除應力或者將應力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如果是短暫應力造成的裂紋,應力已經消除,則主要處理已形成的縫。表面裂紋(寬度小于 0.2mm,長度小于 30mm,深度小于10mm),一般不影響結構,主要措施是將裂紋封閉,以免水汽進入構件肌體,引起鋼筋銹蝕;對于寬度較寬、較深甚至是貫通的裂紋,要采取灌注環氧樹脂的方法將內部裂紋填實,再進行表面封閉。超過規范規定的裂紋,應制定專項技術方案報設計和監理審批后執行。已經破壞嚴重的構件,則已無修補必要。
3 ?疊合梁裂縫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裂縫的產生主要因為操作失誤和運輸影響,以及結構本身的特點、養護不到位。疊合梁裂縫的產生也是如此。
3.1 ?成因分析
一些施工設計將疊合梁的跨度設置到4m以上,但只在梁體結構的底部安置縱向鋼筋,這樣會導致梁體結構的承壓能力低,抗彎能力弱,不管是在運輸還是吊裝過程中,都會因為跨度太大,抗彎能力弱而出現斷裂。這種斷裂不同于一般裂縫,一旦發生將造成嚴重的后果。
3.2 ?處理方法
實踐中,施工人員通常使用環氧樹脂、SGZW灌漿料對其進行修復,且修復效果良好,對裂縫處理有明顯功效。具體工藝是先處理裂縫兩邊舊的混凝土,在對裂縫進行清理,并注入高強度的混凝土,如果處理起來很困難的話,這塊梁體結構只有直接報廢。
3.3 ?預防措施
施工設計人員要注意這種大跨度的疊合梁結構本身的弱點和特性,應該考慮運輸和安裝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各種無法承擔的荷載,在梁體結構上方設施抗彎鋼筋,可以有效增加梁體結構的荷載能力。
4 ?整體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現代施工更加重視工程質量和后期使用效果,從成本管理的范疇來說,強化施工質量監控,可以有效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并減少后期的維護成本,能起到降低生產成本的作用。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施工理念的更新,我國已經逐漸實現了建筑的工業化生產,對一些特殊部位采取工廠集中生產,再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安裝的方式,這就是裝配式建筑。工業化生產是傳統人工施工現場生產的一種進步,它實現了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和專業化,同時滿足不同施工項目的具體要求,對自然經濟和社會經濟的進步有著積極意義。機器的生產效率在于人工生產之上,而人只需要設計和操作,裝配式建筑還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還保證了建筑體的精度和適用性。如何提升裝配式建筑的質量,除了做好裂縫除了,還應對以下問題進行反思。
(1)施工工藝的選擇要根據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施工標準和工藝流程,對混凝土構件的生產加強沿途把控,將混凝土構件質量管理作為施工生產的重要環節。
(2)重視施工環節的技術交底和質量把控,從施工開始到工程竣工,除了各環節的施工控制,應加強對施工后的建筑保養進行合理規范。
(3)除了混凝土的裂縫處理措施,加強混凝土結構裂縫的預防尤其重要,針對裝配式建筑各結構的不同特點和施工后的養護。在施工前,可根據結構的實際需求,選擇干縮值較小,強度較高的水泥材料,并增加粉煤灰、礦渣粉或減水劑等成分,減少水泥的用量,從而控制水化熱的問題。混凝土結構初步澆筑成型后,要在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或潮濕的草墊,定時灑水,保證結構表面的濕潤,也可以噴灑養護劑,這是對混凝土結構的初期養護。根據施工標準,一般的混凝土養護不能少于14d,加入火山灰和粉煤灰的水泥需要養護21d。尤其是出現惡劣天氣時,例如暴雨、大雪、大風或高溫天氣,要注意對換凝土進行遮擋躲避高溫,或者是延長養護時間,以減少低溫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高溫季節施工,注意調整混凝土的施工工藝,例如在攪拌過程中,可以增加風冷新工藝,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
以上的這些方法都是現代混凝土結構施工常見的養護方法,在裝配式建筑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選擇預防措施和養護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盡可能的減少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減少后期修復和管理成本。
5 ?結束語
對建筑工程來說,質量的把控等于提升了建筑的經濟價值,混凝土作為我國建筑的主要構成部分,控制裂縫產生,加大后期養護,可以有效提升其結構質量,從而把混凝土部品部件打造成高精度高質量的工業制造品。
參考文獻:
[1] 張鳳仙.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住宅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5):182~184.
[2] 劉世星.裝配式建筑結構隔墻板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8(17):101~102.
[3] 唐雪梅,詹耀裕,吳子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類鋼結構化施工工藝[J].混凝土世界,2018(3):58~65.
[4] 胡傳鵬,張世浪.綜合管廊結構設計與施工綜述[J].廣東建材,2017(12):25~28.
[5] 蘇楊月,趙錦鍇,徐友全.裝配整體式住宅建造過程質量缺陷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6(4):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