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集團有限公司

敬業集團1990年以化工起家,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幫助下,以“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的速度迅速發展:1995年1號高爐投產出鐵,1996年組建敬業集團,2002年1號轉爐投產出鋼,2005年1號棒材生產線投產出材,中板生產線投產出板,敬業集團形成500萬噸鋼鐵產能,2011年達到千萬噸鋼鐵規模。經過20多年的發展,敬業已形成以鋼鐵為主業,兼營鋼材深加工、房地產、金融、貿易、醫藥、酒店、旅游的跨行業集團公司,現有員工22500名,總資產313億元,2017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75億元,實現利潤56億元,實現稅金23億元。2018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88億元,實現利潤27.6億元,上繳稅金21.8億元。在全國500強企業名列251位,連續9年在石家莊百強企業中排名第一。“敬業”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敬業品牌價值206.68億元。敬業集團視環保為企業的生命,累計投入超50億元,被評為河北省工業旅游示范企業,并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第一批綠色工廠。
敬業集團主要產品為螺紋鋼、中厚板、熱軋卷板、圓鋼,是大型螺紋鋼生產基地,國家高強鋼筋示范企業。被評為“2017京津冀最具影響責任品牌”,連續兩年被評定為中國鋼鐵企業“A”級競爭力特強企業。“敬業集團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省級技術中心和國家認可實驗室,2017年獲準建立院士工作站,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企業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敬業集團大力推行品牌化戰略。堅持品牌、效益數一數二的原則,任何一個項目和產品三年內如不能做到全省或全國數一數二,必須下馬。同時嚴格執行“不是精品不出廠、不是品牌不上市”理念。產品成功供入北京大興機場、石家莊地鐵、文萊跨海大橋等國內外重點項目,連續多年獲“河北省名牌產品”、“消費者信得過產品”等稱號。2017年敬業集團在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設立辦事處,產品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知名度迅速提升。
1990年敬業集團以化工起家,1994年3月開始跨行業發展,進軍煉鐵。克服種種困難,在1995年6月,1號高爐及相配套的燒結廠相繼投產。投產初期,上料系統非常簡單,工人只能用手工推車推土上料,大塊的焦炭只能用鐵錘砸小,沒有鋼結構的廠房,每當下雨工人只能露天披著雨衣繼續工作。就是在當時這樣落后的條件下,敬業集團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
2001年時敬業集團做出上煉鋼項目的決定。為解決資金匱乏、工藝陌生、人力資源不足等難題,在工藝方面敬業集團招收260名高中畢業生到承鋼進行學習。為解決資金匱乏問題,廣大敬業人紛紛賣豬糶糧,甚至有的職工把自己結婚的錢,把孩子上學的錢拿出來,終于湊足了2000萬元的資金缺口,使得敬業煉鋼項目在2002年11月順利投產,結束了有鐵無鋼的歷史。這是敬業集團強大凝聚力的最好體現。
2005年9月敬業形成500萬噸鋼鐵規模;2011年,敬業通過挖潛改造達到鐵、鋼、材各1000萬噸規模。自此,敬業集團跨入全國大型鋼鐵企業行列。
敬業集團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積極響應關于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在高端制造、綠色低碳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的號召,進行多元化產業轉型升級。
成立河北敬業機械設備集團。2014年敬業集團投資50億元成立河北敬業機械設備集團,把敬業鋼材作為原料進行深加工,全力打造中國極具競爭力的精密制管、法蘭、鋼構工程、專用汽車項目,提高鋼鐵產品附加值。
顛覆性創新引進增材制造(3D打印)項目。敬業集團于2016年2月開工建設增材制造項目。此項目是國家大力支持的高精尖項目,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微細金屬粉末和新型合金粉末成套制備技術,實現激光熔覆及3D打印用金屬粉末、粉末工模具鋼的國產化,可完全代替進口產品。
做大山區旅游,建設特色小鎮。自2011年開始,敬業集團在黃金寨收儲了10萬畝荒山,計劃打造全國一流的休閑、娛樂、居住環境,擬定發展規劃是“四個旅游娛樂區、八座特色小鎮”。目前投資8億元的黃金寨景區已順利開園,投資7億元的藏龍鎮1號也已建成。
縱觀敬業集團近30年的發展史,是敬業人艱苦奮斗的發展史,是敬業人發揚“打出去沖上去,勇爭第一”精神的發展史。在發展過程中,敬業集團始終堅持為員工謀福利,為社會做貢獻、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截至2017年,敬業集團鋼材產能1041萬噸,較10年前提高了768萬噸,增長281%;員工22500人,較10年前增加12864人,增幅133%;員工人均月收入4226元,較10年前增加2952元,增幅達232%;繳納稅金23億元,較10年前增加19億元,增幅達475%。敬業每年上交稅金占平山縣財政收入的40%以上,帶動了周邊地區餐飲業、運輸業的發展,間接安排就業6萬余人,使周邊村鎮徹底脫貧致富。
敬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把營銷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致力打造服務型企業,做全球鋼材和金屬制品供應服務商。為適應市場形勢變化,2013年8月,敬業集團提出“營銷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全員為營銷服務”的理念,由直銷向終端服務轉型。一方面延伸服務鏈把鋼材進行深加工、淺加工,更方便客戶使用;一方面加強現有環節服務,送貨到工地。配貨全、時間短,從生產到銷售一條龍服務到位。目前,敬業集團實施“板材進工程,建材進工地”策略,在石家莊、天津、北京、河南、太原等地設13個現貨倉庫,敬業螺紋鋼在石家莊地鐵使用率達到95%以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使用達到70%以上,成為重點工程的首選用鋼。
在發展過程中,敬業集團確定了“一近一遠”的營銷戰略。“近”即敬業周邊300公里內沒有同等產品的區域,是敬業的優勢區域,要深耕到縣,占有率達到80%以上。“遠”即國際邊遠國家,越遠越好,縮小敬業陸地運費的劣勢。目前敬業已在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設立辦事處,銷售網絡鋪設至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地,產品出口至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敬業集團在學習海爾基礎管理及創新理念,日本豐田企業精益管理,橫河集團“七個零”及德國精益制造、工匠精神等先進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在管理上的一些經驗。
1.以貢獻者為本
敬業集團堅持以貢獻者為本,敬業的理念是“高待遇必須給創效好的人,不一定給職務高的人”,對做出貢獻的人給予多方面的激勵。
一是執行“完成指標掙工資、超額利潤分獎金”的分配機制,根據分擔指標完成優劣分配獎金,多效多得。二是設置“增效降本優秀獎、創新創效先進獎、大比武創效獎、敬業零缺陷獎”四個長期獎項,每季度評選一次,對做出貢獻的員工給予獎勵。三是提高貢獻者地位,敬業的用人原則是誰創利潤誰升職。集團控股的各經營公司及經營單位,凡稅后年利潤300萬元以上的為科級待遇,1000萬元以上的為部門副職待遇,1500萬元以上的為部門正職待遇。完不成任務的員工不能提拔,干部不能晉升。
2.五條線出人才,給員工提供晉升空間
敬業集團是對員工負責、為員工創造發展平臺的企業。2013年敬業集團提出“五條線出人才”,即管理、技能、技術、承包、改革創新五個方面,為眾多員工提供發展渠道,人人有晉升之路。五條線出人才機制,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明晰的路徑。不論什么崗位、工種,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晉升渠道,敬業就是員工的發展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員工可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全方位為企業創造效益。
3.完善培訓體系,不斷提升干部員工素質
①員工培訓:敬業集團十分重視員工培訓工作。每位進入敬業集團的員工,上崗前必須在職工大學進行為期30天的入職培訓,這是敬業集團建立以來20多年雷打不動的規矩。在培訓期間,集團主要領導都要授課,董事長是每課必授,從不缺勤。對在職員工的培訓,提出“全員學習”,要求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專、大專升本科,所有員工都要參加學習。②干部培訓:一方面是“請進來”。中層干部每月中下旬的周五為學習日,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有計劃地邀請清華、北大等高校教授來敬業授課,或者請專業培訓公司來授課,每月不間斷。同時企業內部也編制有針對性的教材,每月學習考試,提高大家的專業知識及業務素養。另一方面是“走出去”。一是走進各大院校。廠部級干部只要大學錄取均可讀EMBA,學費由公司負擔;二是走進其他先進企業。廠部級干部每月必須走出去對標學習,車間主任及關鍵崗位員工也要經常走出去,不出去的要通報批評;三是走向國際。廠部級以上干部每年出國考察不低于兩次,參加會展、交流會、研討會等國際活動,有助于領導干部增長見識、拓寬思路。
1.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
敬業集團是在黨的領導下發展壯大的。敬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抓好企業黨建工作。敬業集團黨委下設8個黨支部,共有黨員900多名,開設活動室、談心室、會議室、讀書室及榮譽室,以“黨建領航、文化鑄魂”為主題,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特別是“十九大”以來帶領全集團黨員職工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結合民營企業實際,以黨建促發展。①集團黨委大力開展“戴黨徽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活動,時刻亮明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督促自己嚴格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用實際行動影響到身邊的員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敬業各項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同時也能將自己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規范自己的行為。②開展黨員展風采活動。一個黨員一面旗,號召廣大黨員在本職崗位上做表率,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增效降本、服務客戶等方面走在普通群眾的前列,促進企業工作全面提升。
2.推進孝文化建設
凡進入敬業的員工,必須班前班后會唱三首歌:一是《敬業之歌》,二是《敬業勸孝歌》,三是《敬業文明準則之歌》。《敬業之歌》是敬業集團的廠歌;孝敬父母是敬業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不孝敬父母的人不配當敬業人,每年父親節、母親節組織開展孝敬父母的活動,評選孝敬父母的優秀典型,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敬業要得到傳承。
3.強化革命傳統文化教育
為弘揚平山的光榮革命史,激勵全員斗志,敬業集團不斷對員工進行不忘國恥、強企報國的愛國教育。在平山縣迪山北修復了抗日戰爭日軍碉堡遺跡;組織科級以上干部現場參觀并觀看《平山記憶》紀錄片;全員發放學習《尋找平山團》書籍;組織干部到井岡山、西柏坡接受紅色教育;專門制做不忘國恥、強企報國的紀錄片《鑒史殤思》,并發給全員觀看,使敬業人始終保持特別能戰斗的作風,打出去、沖上去、永爭第一,做大做強敬業事業。
4.弘揚關愛員工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文化
敬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關愛員工理念,倡導“要想員工愛企業,首先干部愛員工”“只準上級請下級,不準下級請上級”。在集團關愛員工的感召下,全員上下同心,緊緊圍繞以客戶為中心,全力打造一流的產品和服務。①以工匠精神打造一流的產品。敬業集團專注產品研發,對現有品種提質優化,近三年投入約42.6億元,開發新技術、新工藝100多項,實現敬業產品競爭力的提升。同時集團大力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做到出廠合格100%。敬業打造的“敬業藍”精品加釩阻銹螺紋鋼,強度更高、性能更穩,深受用戶親睞。②打造一流的服務,做到五個100%。敬業所有工作以方便客戶為目標進行改革,提出做到五個100%:交貨數量100%、交貨時間100%、產品質量100%、退款100%、開票100%。同時,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化”,使所有業務環節實現了網上操作,客戶不來現場就能辦理業務。
敬業集團視環保為企業生命,堅持“環保事故工亡制”“環保不達標必須停產”的理念,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所有指標都達到或嚴于國家排放標準,大力綠化廠區,植被覆蓋率達50%,先后被河北省評為“工業旅游示范企業”“十一五優秀節能單位”,2017年7月敬業集團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第一批綠色工廠。
1.堅決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壓減產能
敬業集團全部承擔了石家莊市鋼鐵產能壓減任務,是石家莊地區為社會發展騰出環境容量最大的企業。2014年,敬業集團主動關停年產水楊酸25000噸的化工廠和年產焦炭60萬噸的焦化廠。2015年-2016年壓減煉鐵產能52萬噸、煉鋼產能200萬噸,兩年超額完成壓鋼任務44萬噸,共計損失資產58億元,分流安置職工2261人。2017年再次壓減鐵產能52萬噸,分流安置職工1104人。
2.以同行業最好能耗指標為目標,大力實施節能減排
敬業集團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以同行業最好能耗指標為目標,多年來在節能減排、能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投資超50億元,形成煤氣、蒸汽、爐渣、工業用水、除塵回收的五大經濟循環圈。對排放的煤氣、蒸汽、爐渣、工業用水等全部回收利用;廠區所有產污節點全部安裝除塵和二次除塵設施,燒結機全部配套全煙氣脫硫設施;在原污水處理的基礎上,再投1.17億元建設了污水零排放項目,污水全部回收再利用;利用煤氣發電、余熱發電、高爐TRT余壓發電,節約能源減少排放。目前,敬業自發電比例達68%。
3.不斷對環保進行提標改造,嚴于國家治理標準
敬業集團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政策,在環保投資方面不遺余力、不計代價,所有指標都達到或嚴于國家排放標準。2017年投資15億元對環保進行提標改造。其中,將燒結脫硫改造為先進的循環流化床半干法脫硫加裝脫硝,燒結脫硫排放達到50毫克/立方米以下,顆粒物濃度達到10毫克/立方米以下;對所有原料廠進行了棚化密閉,加裝車輛清洗裝置霧炮;對高爐出鐵口進行密封、裝飾,打造賓館式操作環境;鐵水罐運輸全部加蓋密閉。目前,集團正在對燒結、球團脫硝、煙氣脫白進一步實施深度治理,實現超低排放,并全面打造天藍、地凈、水清、草綠、物潔”的花園式工廠,爭創河北省環保一流企業。
致富員工、回報社會是敬業集團的宗旨,要讓員工實現三個目標:第一,能在縣城買得起房;第二,孩子能上得起大學;第三,大小病能看得起。企業發展不忘初心,努力在員工的三大生活問題上服好務。
1.致富員工
敬業集團的發展解決了兩萬多人的生活,敬業員工60%買了小轎車,50%在縣城買了房;員工免費進行高標準體檢;組織十年老員工到新馬泰、俄羅斯、日本、港澳臺旅游。近兩年敬業集團又出臺多項關愛員工舉措:員工得大病除醫保部分外可獲全額補助;員工子女凡考取大學本科的每人每年補助5000元;投資引進純凈水設備,為全員免費提供并配送純凈水;敬業還在石家莊正定機場承包貴賓廳,為敬業人提供換牌、安檢服務,讓干部員工享受貴賓待遇。敬業集團不斷完善企業福利,使員工的“三大目標”真正落在了實處。
2.回報社會
敬業集團在發展的同時,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致力企業發展壯大,每年上交稅金占平山縣財政收入40%,帶動了周邊地區餐飲業、運輸業的發展,間接安排就業6萬余人,使周邊村鎮徹底脫貧致富。
此外,敬業集團積極修路、建校、捐資貧困山區,在公益事業投入已超5億元。2007年投資1.2億元修建了由平山通往南甸的鋼城路,2015年再投資7000余萬元對鋼城路進行大修;投資1000余萬元修建藏龍鎮東、迪山北、古石溝、南甸河西岸四條道路;投資1億元建設敬業中學;自2017年又注資5000萬元作為敬業教育基金會的流通資金,每年拿出400萬元捐資平山縣優秀學子;投資4000萬元支持曹土溝新農村建設;捐助500萬元醫療扶貧基金;捐款1000萬元支持滹沱河北岸環境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要求,敬業集團將深入落實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行“管理現代化、品牌化、國際化、智能化”,繼續挖潛改造做精鋼鐵主業,做大做強增材制造、短流程鑄軋兩個高科技項目,重點發展國際國內貿易板塊、鋼材深加工機械制造板塊、科技醫藥板塊、旅游二居所及酒店四個板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到3萬人,人均工資年遞增10%以上,年交稅15億-20億元,朝著國內效益最好、國際一流的企業集團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