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冠君
(浙江省衢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衢州,324000)
孕晚期是孕婦各器官功能負荷達到最高、體形變化最明顯的時期,需要經歷各種生理心理變化。國內外研究表明[1-2],發生睡眠障礙是孕婦常見現象,主要表現在睡眠時間減少,質量下降,嗜睡增多等。其中,孕晚期婦女睡眠質量最差[3]。孕婦睡眠障礙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它可導致分娩產程延長、剖宮產率增高、分娩時出血量增多、分娩疼痛感增加、產后抑郁等[4]。本研究采用耳穴貼壓法,用于改善妊娠晚期婦女的睡眠質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通過便利抽樣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某三甲醫院產科門診孕婦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孕晚期孕婦孕期28~33周,單胎;活胎;無妊娠并發癥;PSQI得分≥4分;所有參與研究的孕晚期婦女均具備清晰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均能夠準確配合護理人員開展相關測試。
1.3 排除標準 雙胎或多胎孕婦;既往精神史、智力障礙。
1.4 干預方法 對照組干預4周,4次活動,每周日14:00-15:00,地點:孕婦學校。課程內容:1)孕晚期保健(孕晚期睡眠質量改善方法、高危病癥的自我識別);2)孕產期心理保障;3)母乳喂養和乳房護理;4)輕松分娩(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正確選擇)。觀察組干預4周,8次活動,每周四、周日14:00-15:00,地點:孕婦學校。課程內容除上述課程外,還有耳穴貼壓基本原理、如何改善睡眠質量及注意事項等。在文獻查閱和專家咨詢的基礎上,選取神門、腦、交感、心、肝、腎6個穴位。方法:1)課后,研究人員用乙醇消毒后,將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膠布貼于觀察組孕婦指定耳穴上,用指腹按壓至其有酸麻脹痛感,每穴每次按揉2~3 min,每天午休、夜晚入睡前各揉1次,每3 d上課時更換王不留行籽,干預4周。2)將耳穴圖、取穴方法、作用等內容制成宣傳手冊發給孕婦。3)建立微信群,提醒其按時治療。
1.5 觀察指標 1)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年齡、孕周、學歷、產次、家庭人均收入。2)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5]:評總分0~21分。包括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7個因子,18個條目組成。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PSQI得分大于7分提示睡眠質量不佳。本研究中孕婦均未使用催眠藥物,故只選擇6個因子進行評價。

本研究最終觀察組46例(4例中途退出)和對照組49例(1例問卷填寫不完整)完成研究,最終有效數據為95份。見表1。干預前2組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睡眠質量總分、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日間功能紊亂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干預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孕晚期睡眠障礙是孕期常見現象之一,孕晚期睡眠障礙會產生諸多不良影響,因此,探討如何提高孕晚期睡眠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醫理論認為情志失調是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能寐吟》中言:“大驚不寐,大憂不寐,大喜不寐”闡述了情志失調可致睡眠障礙。心理應激理論認為妊娠是一種應激性事件,易致情志失調,導致陰陽氣血失衡而不寐。本研究運用耳穴貼壓改善妊娠晚期婦女睡眠質量,療效顯著,證明耳穴貼壓能改善妊娠晚期婦女睡眠質量。《靈樞·口問》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本文采用的耳穴貼壓療法,其主要作用機制為通過刺激經絡,達到調整人體陰陽,治療睡眠障礙的目的。本研究選取神門、腦、交感、心、肝、腎6個穴位。神門、腦、交感屬于神經系統穴位,具有很好的補益心氣、改善煩躁、鎮靜安神的功效;心、肝、腎屬于五臟穴位,具有疏肝解郁、清熱安神的特點,通過調節神經和臟器的功能,改善睡眠質量。
夜間睡眠障礙因子與夜間如廁次數、呼吸不暢、不適的環境等有關;而妊娠晚期夜間如廁次數、呼吸不暢、疼痛等為孕晚期不易控因素,因此,夜間睡眠障礙因子得分下降不明顯。提示護理人員應該指導妊娠晚期婦女調節一些易控因素,改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