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芹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高莊鎮中心衛生院,菏澤,274000)
腦外傷會導致許多并發癥,其中睡眠障礙就是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尤其是一些患有中輕度腦外傷的患者很容易在住院期間出現入睡困難,早醒,晝夜顛倒,易醒和睡眠效率下降的臨床表現[1],而且對于老年患者來說睡眠障礙出現的頻率更高,不僅會影響疾病的治療,而且還會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2],本文主要針對舒適性護理干預改善老年腦外傷睡眠障礙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間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高莊鎮中心衛生院收治的老年腦外傷睡眠障礙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隨機分為了觀察組和對照組2組,每組35例?;颊咭约凹覍僖呀浐炇鹆讼嚓P同意書。觀察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5.31±2.48)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62~78歲,平均年齡為(65.34±2.47)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將常規護理應用于對照組,將舒適性護理干預應用于觀察組,1)要給予患者生理舒適干預,保持患者所居住的病房環境干凈舒適,病房內的溫度濕度適宜,而且要確保夜晚病房安靜,同時還要給予患者一些背部和肢體的按摩,以減少長期臥床所帶來的不適感。2)要給予患者心理素質干預,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積極的回答。3)給予患者社會舒適性干預,保證患者能夠感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溫暖和幫助,進一步滿足患者的社會需求。

表1 2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例(%)]

表2 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比較分)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在護理效果以及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涉及的數據均通過SPSS 17.0軟件進行檢驗,臨床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率用率的形式表示,數據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效果比較 經過比較發現觀察組的護理效果要遠高于對照組,而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數據均要優于對照組。見表2。
腦外傷疾病發生之后,會對腦組織產生一些灰質和白質變化[3],直接導致患者病灶區域產生循環紊亂,血腫壓迫和局部腫脹的問題,很容易引起缺氧缺血癥狀,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入睡困難,早醒易醒和睡眠效率下降的問題[4]。相比之下中輕度腦外傷患者出現睡眠問題的幾率更大[5]。經過研究結果表明,腦外傷之后產生睡眠障礙的患者有27.2%至65.1%的發病率[6],而且有一部分患者長期存在睡眠障礙,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命質量[7]。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加強對老年腦外傷患者的護理工作,這樣才能夠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生命質量[8]。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要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在護理后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數據均要優于對照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總的來說,舒適型護理干預應用在老年腦外傷睡眠障礙患者當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