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麗 鄭秀萍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州,350004)
高齡孕婦即生產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由于35歲后并非最佳生育年齡階段,這類孕婦的妊娠風險較高,更易發生不良妊娠結果[1],為保證高齡孕婦的母嬰安全,需對其實施產科干預。導樂陪伴分娩以促使產婦放松身心、減輕分娩痛苦為目標,屬于新型產科護理模式,選取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收治的待產高齡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收治的待產高齡初產婦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的年齡36~40歲,平均年齡(38.07±1.92)歲,孕周為37~40周,平均孕周(38.72±1.19)周;觀察組的年齡36~41歲,平均年齡(38.40±1.96)歲,孕周為37~41周,平均孕周(39.05±1.28)周。2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施行常規產科護理 注意觀察產婦產前狀態,待產婦子宮口擴張至3 cm后將其送入產房。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施行導樂陪伴分娩護理 由導樂助產士對產婦實施一對一的陪伴分娩,從產前始終陪伴至產后,具體為:1)產前護理:為產婦介紹產房環境,重點為產婦講解自然分娩的優點、剖宮產的缺陷等,針對產婦的內心顧慮、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告知產婦“無痛分娩技術可減輕分娩時疼痛”,使產婦樹立信心;2)產時護理:將產婦送入產房,陪伴在產婦身旁,為其快速講解分娩注意事項、配合要領,指導其轉換體位,放松呼吸;待產婦出現規律宮縮后,給予產婦導樂球,可騎坐于導樂球上進行上下或左右動作;待宮口完全打開后,指導產婦在子宮收縮時快速張口哈氣,在子宮收縮間歇時屏氣用力,保存體力,并采用舒適體位進行分娩;3)產后護理:分娩結束后,對產婦進行為期2 h的觀察,告知產婦或家屬相關產后注意的事項,并與產婦分享新生兒誕生的喜悅。
1.3 觀察指標 2組比較:1)分娩方式;2)產程時間;3)新生兒Apgar評分,于新生兒出生后1 min、5 min時評估其膚色、脈搏、呼吸、刺激反應、肌張力,總分0~10分,得分隨著新生兒窒息風險的增高而降低[2];4)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評分,評估工具為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調查問卷,總分16~80分,得分隨著產婦對母親角色的適應能力增強而增高;5)睡眠質量評分,評估工具為PSQI(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總分0~21分,得分隨著睡眠質量的改善而改善。

2.1 分娩方式比較 觀察組的陰道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更高,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剖宮產率較對照組更低,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2組間陰道助產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產程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2組間第三產程時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分娩方式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產程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 產后母親角色適應能力及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產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觀察組的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其睡眠質量評分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女性生育年齡出現延后的趨勢,35歲以上出現妊娠的比例較逐年增高,但由于女性在35歲以后的生育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臨床上將35歲以上的孕婦稱為“高齡孕婦”,這類孕婦的妊娠風險較高,更易發生妊娠不良結局[3-4],故臨床上需對高齡孕婦實施積極干預。
現階段,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逐漸提高,對產科護理服務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當前產科護理服務的目標為“保障母嬰安全”。導樂陪伴分娩是一種新型的產科護理模式,又被稱為“舒適分娩護理”,主要是由專業的導樂助產士為產婦提供更加專業化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并在圍產期始終陪伴在產婦身旁,給予產婦精神以及情感支持,使產婦更加舒適、順利地完成分娩[5-7]。我院于2018年1月起在產科護理服務中引入導樂陪伴分娩的理念,由助產士為產婦提供導樂陪伴服務,本研究發現,觀察組的陰道自然分娩率、新生兒Apgar評分、產后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其剖宮產率較對照組更低,其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說明導樂陪伴分娩用于高齡孕婦中可有效起到減少剖宮產、縮短產程、降低新生兒窒息風險等作用,使產婦更加順利地完成角色轉變。

表4 產后母親角色適應能力及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有研究報道指出,產婦作為特殊人群,較普通女性更需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睡眠是促進其產后恢復的關鍵,產婦睡眠不足易影響到其產后恢復,而產婦在產后發生睡眠障礙的概率高于普通女性,尤其是高危產婦[8]。本研究還針對導樂陪伴分娩對產婦睡眠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觀察組產婦在產后第1~3天的睡眠質量評分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導樂陪伴分娩還可改善高危產婦的產后睡眠質量,這可能是因為導樂陪伴分娩可減輕產婦生理與心理雙重方面的不良刺激,使產婦更好地完成角色轉變,從而減輕產婦的睡眠障礙。
綜上所述,導樂陪伴分娩護理可有效降低高齡孕婦的剖宮產率,促進產程進展,減少新生兒窒息風險,有利于改善母嬰結局,還可促使產婦更好地適應角色轉變,改善其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