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芳 陸麗娜 林霞
(寧德市醫院,寧德,352000)
睡眠是人體重要的生理過程,我們人類有百分之三十時間都是在睡眠中,離婚睡眠質量的好壞決定著人體功能的修復,可以消除日間工作的疲憊,對大腦進行保護,提升人體功能的免疫力[1]。就小兒來講,優良的睡眠還能推動他們的發育生長,對其身心健康與智力發育起到直接作用。睡眠障礙指的是人體在睡眠期間呈現出相關影響睡眠質量的一系列表現,具體是由機體某一系統功能失調所引發,可以對患兒的睡眠質量、睡眠結構以及睡眠后的復原程度造成最為直接的影響[2]。本文具體對近一年收治患有睡眠障礙患兒進行研究,分析中藥顆粒劑的臨床運用價值,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寧德市醫院治療睡眠障礙的小兒病患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以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個小組分別有患兒25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4例,女患兒11例,年齡為7~13歲,平均年齡(9.91±2.38)歲;對照組8~14歲,平均年齡(9.88±2.96)歲。
1.2 診斷標準 依照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制定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3]對患兒的臨床癥狀進行診斷。中醫辨證標準:依據《中醫診斷學》[4],存在急躁易怒、夜寐不寧、困倦納呆、急躁易怒、大便時溏爛時干結、情緒不穩、舌苔薄白、舌頭淡紅病患辨證為脾虛肝旺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兒僅給予谷維素片進行治療,10 mg/次,3次/d。觀察組患兒采用甘麥大棗湯合四君子湯加減治療,中藥均為單味中藥顆粒劑(由廣東一方制藥廠),藥物劑量以及組成為:合歡皮10 g、甘草9 g、獨腳金10 g、浮小麥30 g、茯苓10 g、大棗10 g、太子參15 g、白術10 g,將這些藥物混合采用開水沖化(250 mL),加蓋密封2~3 min,分兩次服用,每天給藥1劑[5]。
1.4 觀察指標 分析2組患兒的睡眠改善情況,針對《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制定,將患兒的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與無效4個等級,痊愈:患兒完成階段性治療后,其睡眠時間完全恢復至正常狀態或夜間睡眠時間>6 h,睡眠質量佳,醒來后精神狀態好;顯效:患兒完成階段性治療后,其睡眠時間完成得到有效恢復或夜間睡眠時間增漲幅度不低于3 h,增加睡眠深度;有效:患兒完成階段性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有所緩解,但睡眠時間與治療前比較增長幅度低于3 h;無效:經過治療,患兒失眠臨床癥狀無變化或有加重反應出現。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2組患兒在治療前與治療后全部給予PSQI評分量表來評價其睡眠質量,共包含18個自評問題(因子計分數有7個),每一因子分別計0~3分,滿分為21分,計分數越低表明患兒的睡眠質量越佳。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觀察組患兒中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分別比對照組多2例,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為7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比較2組患兒治療前后的PSQI評分情況,2組患兒治療前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評分均比對照組患兒佳,觀察組治療后的日間功能障礙評分為(1.65±0.71)分,對照組為(2.14±0.60)分,觀察組治療后的睡眠質量評分為(1.52±0.63)分,對照組為(1.85±0.62)分,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睡眠障礙評分為(1.04±0.49)分,對照組為(1.35±0.5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在中醫學中,人的正常精神情志活動主要以氣機調暢,其前提條件為氣血平和,即氣血沖和,萬病不生。我國中醫學對于睡眠障礙稱之為不寐、不得臥、不得眠等,肝主情志、腦主神明、心主血脈,失眠通常是由正虛失養、陰陽失調所致使的神不守舍,其具體病位在腦部,它與心、脾臟、肝等器官有關,心不藏神、心血不足時往往會形成失眠癥狀[6]。甘麥大棗湯源自于《金匱要略》中,此藥劑主要治療思慮過度、情志不舒、心脾兩傷以及肝郁化火傷陰所致使的心神失養、臟陰不足、躁擾不寧的臟躁癥。此方劑中的君藥為小麥,具有養心氣的功效,同時配合大棗與甘草可益心脾[7]。三味藥物均為甘平之品,不僅可以補養心脾,同時還能緩肝急。就相關研究可知,甘草具有一定的鎮靜效果,甘草次酸對于中樞神經系統有著良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催眠鎮靜病患大腦。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治療前與治療后的PSQI評分情況比較分)
而大棗內柚配質可以減輕病患自發運動與對刺激的反射作用,在此基礎上還能抑制中樞神經,有著良好的睡眠增強作用與催眠效果。依照兒童脾常不足的相關特征,甘麥大棗湯與四君子湯聯合使用可以強化健脾益氣的效果,就以異病同治的治療原則來看,它們的合用可以確保兒童睡眠障礙得到良好治療[8]。
2組患兒的治療結果分析,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觀察組患兒中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分別比對照組多2例,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為7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2組患兒治療前后的PSQI評分情況,2組患兒治療前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評分均比對照組患兒佳,觀察組治療后的日間功能障礙評分為(1.65±0.71)分,對照組為(2.14±0.60)分,觀察組治療后的睡眠質量評分為(1.52±0.63)分,對照組為(1.85±0.62)分,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睡眠障礙評分為(1.04±0.49)分,對照組為(1.35±0.5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運用顆粒劑中藥制劑治療的患兒效果更為明顯,它幫助患兒提升了生命質量,顆粒在中藥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純,使原本的效果得以維持,它與傳統中藥水煎服的效果是一致的。
由上可見,中藥顆粒劑實施于兒童睡眠障礙的臨床治療中可緩解患兒的癥狀,提升睡眠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