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慶 王東紅 單蕊
(1 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病房,北京,100038; 2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臨沂,273400)
腦卒中患者常常伴隨有失語、偏癱等癥狀,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了嚴重傷害,因而容易并發失眠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1-2]。失眠進而又會對患者的神經系統和運動功能恢復進程造成影響,使治療效果大大降低,顯著延長了患者的康復時間。因而對腦卒中患者失眠癥狀的診治對于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大意義[3-4]。本次研究旨在探索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睡眠障礙患者的影響,為臨床上改善腦卒中患者睡眠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病房收治的腦卒中并發睡眠障礙的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1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平均年齡(65.6±13.21)歲。
1.2 納入標準 1)年齡≥60歲;2)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制定的標準,經頭顱CT或磁共振確診;3)并發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表現入睡時間長、睡眠時間短,易醒多夢、通宵不睡、清晨早醒、晝夜顛倒等;4)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基礎性疾病、創傷、感染等無法配合治療;2)合并原發性精神障礙、意識等障礙性疾病;3)因轉院等原因終止隨訪者。
1.4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腦卒中藥物治療,向患者講解藥物用法用量、飲食注意事項,為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叮囑患者多下床進行活動,保持愉快心情。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以康復護理:1)鼓勵患者運動:監督能步行的患者在家屬陪護下在病房走廊進行散步運動,2次/d,20分鐘/次,運動量以患者感到舒適或輕度疲勞為宜;對長期臥床患者責任護士進行康復功能訓煉指導,并為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偏癱肢體訓練,2次/d,20分鐘/次,運動強度視患者情況及時調整;2)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避免非睡眠時間臥床,合理安排日間活動如康復鍛煉、休閑娛樂活動等,睡前播放輕松音樂,放松身心,避免長時間看手機,晚間固定時間就寢;3)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盡量減少噪音;4)勵支持患者:鼓勵安慰患者,要求患者家屬多探視陪伴,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獨立完成日常生活工作,如洗臉、吃飯、移動輪椅等,使其對生活具有價值感,讓患者感覺到生活的意義;5)由專業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常規耳廓消毒,待皮膚干爽后采用藥貼為患者進行穴位貼敷,主要成分為王不留行籽,主要穴位有交感穴、皮質下、神門穴等,貼敷后為患者進行雙耳按揉,以促進藥物吸收,按揉時間為1分鐘,以雙耳局部產生麻、脹或者灼熱感為宜。
1.5 觀察指標 1)2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5]進行評估;2)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按照《精神疾病治療效果標準修正草案》中的失眠療效評價標準對2組患者的療效進行評價:痊愈:恢復正常睡眠時間或至少為6 h,睡眠質量好,睡醒后精神狀態好;顯效:睡眠質量明顯好轉,睡眠時間為3 h以上;有效:睡眠時間有所增加,但不足3 h時;無效: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趨勢。計算總有效率,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的睡眠質量評分無顯著差異,數據比較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顱腦疾病之一,我國發病率處于較高水平,多發于老年人群。失眠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多因心神不安、陰虛火旺以及焦慮躁動引起,較差的睡眠質量會顯著降低患者的治療信心以及依從性,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影響,不利于患者康復[6-7]。
2組患者治療前的睡眠質量評分無顯著差異,數據比較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原因是:1)按壓皮質下能夠對患者的大腦皮質進行調節,達到益氣安神的功效;而按壓神門穴能夠鎮寧安神;交感對自主神經具有調節作用,同時配合其它穴位的按壓使患者的精神狀態得到顯著改善[8-9]。這提示我們康復護理中的穴位按壓貼敷治療方法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在治療腦卒中患者神經衰弱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2)護理人員每日監督患者進行室外活動和康復運動能夠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提高患者免疫力,從而使得患者的心理壓力顯著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質量,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形成良性循環[10-11]。3)環境干預致力于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減少外界的干擾。并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白天安排康復訓練及適當的休閑娛樂活動,晚上固定時間就寢,形成規律的作息節律。4)鼓勵支持患者: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消除不良情緒,建立良好的正興情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及配合康復治療[12]。觀察組患者的痊愈率、顯效率以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無效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原因是耳部分布有較為密集的經絡,康復護理中對耳部實施耳穴按壓能夠舒經活絡、調節肺腑并促進氣血暢通,從而調節人體陰陽平衡[13]。

表2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表[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腦卒中后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質量,延長其睡眠時間的同時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質量,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適合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