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鴻鴻 陳蘭蘭 柯麗莉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院,泉州,362000)
前瞻性護理是目前臨床護理中運用較為先進的模式,該模式在科學的護理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型管理體系和護理模式[1]。已經被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ICU患者患有嚴重疾病,可能產生比較多的危急情況,并且實施無陪伴系統,缺乏家庭支持和護理,就極易產生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和睡眠障礙[2]。本文目的在于分析為更有效的護理方法,主要以我院ICU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進行分組,分別采取差異性的護理方法,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至12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院ICU意識清醒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8例。對照組中男9例,女9例,平均年齡(42.63±4.21)歲。觀察組中男7例,女11例,平均年齡(41.97±4.26)歲。2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得到了倫理委員會相應的批準。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 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密切監測患者進入ICU病房進行治療后的各種生命體征的變化,努力滿足患者提出的相應需求;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患者的治療,并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確保患者的身體清潔;定期清潔和消毒[3]。
1.2.2 觀察組 對患者基于常規護理,進行前瞻性護理。具體操作的方法如下。
1.2.2.1 健康教育 ICU患者多為重癥患者,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不足,因此其依從性比較差。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差異性的情況提供不同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加強患者的合作。
1.2.2.2 心理護理 大多數的ICU患者病情比較危重。他們非常擔心自己的病情,于是就會產生比較差的心理狀況,容易產生有許多負面情緒,如焦慮和抑郁。在這方面,在實施護理之前,護士應該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狀態和影響患者心理的諸多因素,然后采取合理的溝通和安慰方法為患者提供心理咨詢,緩解患者不良的心情,并增強患者治療自己病情的信心。
1.2.2.3 環境護理 通過舒適的環境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舒適度,從而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由于疾病產生的不良影響。在開展護理過程中,護士應全面地分析患者的環境需求,進而合理調整ICU病房的照明,溫度和濕度,減少病房內醫療器械的噪聲,并且粘貼患者喜歡的壁紙,懸掛患者喜愛顏色的窗簾,并在病房內放置鮮花和其他裝飾品,能夠為患者創造舒適的住院環境[4]。
1.3 療效判定標準 文章比較了2組患者的不良情緒和睡眠質量評分。HAMA量表和HAMD量表主要是用于評估患者的心情情況。其中,HAMA量表共有14項,HAMD量表有28項。每個項目有0~4分。HAMA<7分表示沒有焦慮,HAMD<8分表示沒有抑郁情況。分數越高則代表患者的焦慮或抑郁就越嚴重。PSQI量表用于評估患者的睡眠狀態,其由七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分為4個等級,0~3分。PSQI量表的總分為21分。分數越高則代表患者的睡眠狀態越差[5]。

2.1 2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 觀察組HAMA和HAMD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ICU病房患者往往較為危急,呈現出快速發展和嚴重破壞性的特征,并且常常是突發性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反應非常強烈,使得患者的身心舒適度較差。大多數患者可能會具有比較嚴重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并可能對自己的病情比較擔心,害怕會無法得到有效治療,怕死,所以患者的睡眠質量也可能不夠理想[7]。無論是心理不好還是睡眠不足都會對疾病的治療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處理不當,患者極易出現輕生的不良情緒,較低的治療協調性[8]。所以,學術界的許多研究人員指出,通過運用科學的措施調節ICU清醒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不良睡眠,提高治療效果。前瞻性護理是現階段運用廣泛的新型護理方法,該護理模式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并預測可能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9]。鑒于可能潛在的危險因素,應給予前瞻性護理,可能為患者創造舒適的治療環境,減少由于不良因素產生的各種不良事件,盡可能減輕由于患者病情而產生的損害。ICU患者自身的病情就非常多變。任何不利因素都可能干擾到患者的治療并導致預后不良。所以,有必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前瞻性護理,進而得以優化護理質量。筆者的研究對象是本院患者,通過比較分析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相關情況,并將預期的護理措施應用于觀察組[10]。在護理過程中,給予患者相應的健康教育,提高他們對于自身疾病的意識,幫助患者更好地參與治療工作;此外,還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以改善由于心理不良而引起的危險,以此為基礎,開展環境護理干預,盡可能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11]。在上述護理干預的影響下,使得患者的心情和睡眠質量得到有效的改善。觀察組HAMA,HAMD和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建議有意識的ICU患者提供前瞻性護理,能夠有效提升臨床護理效果。總而言之,通過給予ICU意識清醒患者提供的前瞻性護理,能夠顯著地改善患者的情緒和睡眠質量,發現獲得的效果良好,可以在臨床上加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