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蘭蘭 操練 韓燕 駱樂 高緒蕾 嚴繼萍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合肥,230022)
食管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疾病發展到中晚期一般會出現唾沫吞咽困難且造成喉道疼痛難忍的情況,患者由于吞咽問題造成進食困難,給患者身心帶來巨大痛苦[1]。對于食管癌患者而言,術后的護理工作也十分重要,關乎患者預后情況[2]。本文選擇86例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我院實施的舒適護理的效果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39.5~78.6歲,平均年齡(55.48±4.23)歲;觀察組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40.5~79.2歲,平均年齡(56.01±5.03)歲。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納入標準 1)符合衛生部“食管癌標準化診治指南(2011版)”相關診斷標準者;2)滿足手術指標,未合并其他心肝腎疾病者;3)無手術禁忌及嚴重精神障礙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疾病發展情況,做好各項生命體征監測,如出現異常情況,協助主治醫生做好相應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常規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營養支持等。觀察組患者以常規護理為基礎,實施舒適護理,具體內容除了常規護理外還包括:1)舒適的心理護理。由于患者患病時間長,預后效果差,且患病后造成吞咽困難,從而飲食受限使得患者身心均受到嚴重的打擊,產生消極的情緒。常規護理不能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護理人員需要更主動與患者溝通,且站在患者角度體會患者的痛苦,給予其最大的包容與支持,同時針對其不良情緒積極疏通,使其感受舒心和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愛,從而提高對護理人員信任度。通知并指導家屬參與其中,家屬應多多鼓勵與支持患者,讓患者感受到多方面的關注與關愛,重拾疾病治療的信心[3]。2)舒適的環境護理。病房內保持適宜的濕度與溫度,勤通風,保持空氣清新,使用無氣味不刺激消毒劑定期對病房消毒,減少噪聲,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的住院環境。3)舒適的清潔護理。由于患者術后長期臥床,所以術后清潔工作十分重要。護理人員每日定時為患者擦洗身體易出汗部位,指導患者家屬每2 h為患者翻身擦背,并注意床上用品的衛生與清潔,防止壓瘡出現。4)舒適的飲食護理。術后對患者實施胃腸減壓,通過外周靜脈給予腸外營養支持,通過鼻胃管給予腸內營養支持,定期對患者口腔及鼻腔進行清潔、消毒處理,檢查鼻胃管固定情況,防止松動或脫落[4]。5)舒適的體位護理。患者手術后1~2 d減少胃與吻合口的牽拉,促進傷口愈合。術后2 d患者取斜坡臥位,將頭部稍微抬高,利于胸腔閉式引流和咳嗽排痰,同時囑咐患者頭部不隨意兩邊搖動,促進頸部吻合口的愈合。此外食管癌術后患者容易出現胃液反流至食管情況,導致嘔吐不止,平臥會加重患者癥狀,因此叮囑患者飯后2 h內不要平臥,睡眠時把枕頭墊高。
1.4 觀察指標 睡眠質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進行評定,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及日間功能等7個維度,總分21分,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質量越佳。護理人員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評分,滿分80分,總分超過50分表明患者存在焦慮及抑郁情緒,且分數越高,焦慮及抑郁情緒越嚴重。

2.1 2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比較 2組患者護理前焦慮及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均有改善(P<0.05);觀察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為(6.58±3.46)分,明顯低于對照組(12.54±3.21)分,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食管癌患者食管狹窄及梗阻,使得其吞咽功能嚴重受阻,患者不僅身心受到較大應激反應,還會出現不良并發癥,使得患者生命質量嚴重下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護理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增高,傳統的護理觀念逐漸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觀念,以尋求一種高效及人性化的新型護理模式,使得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均達到最佳舒適度。舒適護理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一種新型護理方式,從心理、環境、清潔、飲食及體位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全方位舒適護理,幫助患者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對患者不良情緒及時疏導,定時對患者四肢及背部進行清潔,防止壓瘡發生,對患者進行飲食方面的針對性護理,給予患者關愛、鼓勵與持續,滿足患者對于護理的全方位需求[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之后,患者的睡眠質量明顯好轉,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況得以明顯改善,患者獲得良好護理體驗。
綜上所述,針對食管癌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效果顯著,患者的睡眠質量得以明顯改善,且焦慮及抑郁不良情緒得以緩解,具有積極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