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梅
創新是女職工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價值體現和能力佐證。
素質提升、創業建功是開展女職工工作、促進女職工發展的重要內容。
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工會將女職工創新工作室作為創新發展與素質提升的結合點,通過發揮平臺的集聚效應、典型的示范效應和創新的輻射效應,激發女職工創新能力和創造活力,使其成為女職工創先爭優、創業建功的新引擎。
發揮平臺的集聚效應
建三江管理局有女職工1.8萬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368人,在工作一線的管局級以上女勞模56人,其中省以上五一勞動獎章、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6人。為將豐富的人力資源聚合為發展動力,將女職工的崗位技能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農墾建三江工會在加強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的同時,加大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力度。
在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過程中,農墾建三江工會“圍繞一個主題”即以技術創新為主題;在硬件上,做到“五個俱備”,即,有場地經費、有領辦人員、有創新團隊、有制度措施、有創新成果;在開展上,做到“三個結合”,即與創建“三八”紅旗集體和“巾幗文明示范崗”相結合、與崗位練兵和女職工技術創新競賽等活動開展相結合、與女職工自我發展相結合;在范圍上,重點涉及三個行業,即,農業科研、教育教學、醫療衛生;在效果上,力求發揮“三個作用”,即,發揮創新工作室的載體作用、勞模的示范帶動作用、女性技能人才的能動作用,使女職工成為科技創新、成果出新、管理推新的領頭雁和主力軍。
近年來,農墾建三江工會加大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力度,在農場、醫院、學校、科研所等有勞模(技能人才)、有創新團隊的女工團體或班組建立了女職工創新工作室16個,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179人。
發揮典型的示范效應
創新工作室是典型發揮作用的平臺,更是勞模精神展現的舞臺。以這一理念為指導,農墾建三江工會加強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注重發揮女勞模、女能手的示范帶動作用,使勞模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技術外延進一步拓展。
在女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示范帶動下,全局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目前,建三江管理局16個女職工創新工作室中由管局級以上勞模領辦的有6個,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省勞動模范、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領辦的有4個。全國勞動模范林秀華領辦了建三江科研所林秀華創新工作室,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紅香領辦了建三江一中女勞模創新工作室,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丹領辦了前進農場現代農業科技發展中心勞模創新工作室,全國模范教師、全省最美女教師盧詠梅領辦了前鋒農場學校教研組創新工作室。總局勞模李忠云和管局勞模劉海英分別領辦了建三江農墾中心幼兒園創新工作室和建三江局直子弟校創新工作室。
在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下,建三江管理局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和技術創新如火如地開展起來。以王丹為帶頭人的水稻栽培技術工作室現有科研人員12名,與東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10所高校及科研單位合作完成科研項目9項,完成建三江管理局下達的試驗項目62項,設計了雨久花防除試驗、稻底綠肥改土試驗、氮素最佳值試驗等生產過程中急需解決的試驗項目37項,為農場培訓科技人員和水稻種植戶數萬人次,成為全場農戶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被命為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建三江科研所林秀華創新工作室的帶動下,“三江1號”“三江2號”“三江3號”“三江4號”“三江5號”“三江6號”先后審定通過。建三江科研所林秀華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墾區勞模創新工作室。2014年,在總局勞動模范李忠云的示范帶動下,建三江農墾中心幼兒園開展的《學校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研究》榮獲國家“十二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團體一等獎。濃江農場學校創新工作室《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等14個課題獲得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一等獎。2014年以來,建三江管理局女職工創新工作室開展課題219個,有46個課題、114篇論文獲得各級表彰。這些成果的取得,助力了建三江管理局在農業科研、教育教學、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創新發展。
發揮創新的輻射效應
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在發揮女勞模的示范帶動作用、女性技能人才能動作用的同時,帶動了女職工班組崗位建設,豐富了人才培養模式,展現了建三江女職工“耕耘沐浴初春雨,創新結得金秋實”的美麗形象。
女職工創新工作室是建三江女職工班組建設的助推器。借助建三江科研所林秀華創新工作室和前進農場現代農業科技發展中心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助推作用,建三江科研所水稻室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黑龍江省最美女職工班組等榮譽稱號,前進農場現代農業發展中心先后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省五一勞動獎狀、農墾“第二屆感動北大荒群體”、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示范基地等光榮稱號。在勞動模范的率隊帶領下,在園本文化理念的不斷創新中,建三江農墾中心幼兒園先后被授予省三八紅旗集體、省基地園、省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等榮譽稱號……
女職工新工作室促進了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建三江一中、管局黨校、建三江人民醫院等單位以女職工創新工作室為依托開展了“名師帶徒”“青藍工程”等傳、幫、帶活動。科研所創新工作室成員劉傳琴、劉鳳艷、吳紅在創新工作團隊的引領帶動下,已成為墾區水稻品種選擇培養專家。紅衛農場幼兒園育苗創新工作室,以帶一支團隊、抓一個項目、做一次展示、建一個博客、出一批成果為目標,打造園所特色,促進園所發展。通過打造浴仁惟馨坊、思義芳馨坊、厚禮蘭馨坊、巧智惠馨坊、雅信寧馨坊,從仁義禮智信五個方面培訓教職工72場次,設立“巧手精致坊”創作工藝作品200余幅。2014年以來,建三江管理局以女職工創新工作室為載體培訓各類技術人員和農戶1萬余人次。
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在推出創新成果的同時也推出了一批優秀女性,成為綠色米都女性人才培養的沃土。2014年以來,前進農場現代農業發展中心主任王丹省五一巾幗獎章、省五一勞動獎章、農墾總局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建三江科研所水稻研究室主任林秀華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建三江二中女職工創新工作室領辦人高珍2014年榮獲東北三省十佳語文教師稱號。建三江科研所水稻研究室副主任劉傳琴2014年獲建三江管理局勞動模范稱號。創業農場水稻栽培技術工作室領辦人暴勇被授予總局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建三江人民醫院女職工創新工作室成員洪艷、建三江一中女職工創新工作室成員高麗華被授予建三江管理局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創新是成長的動力。農墾建三江工會將以女職工創新工作室為抓手為綠色米都女職工插上創新的羽翼、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