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濤
董愛民,黑龍江水運系統人盡皆知的技術能手。是他,執筆完成了《黑龍江省航道圖》編繪,使其成為我省最完整最實用的航道圖形資料,這一成果獲得了2011年黑龍江省水運科技進步二等獎;是他,主持編制了《中俄界河航行圖集》,這是我省水運系統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專題圖集,達到了我國內河航行圖先進水平;是他,指導并組織制作了松花江數字化航道圖,其設計理念和思路被應用到即將頒布的《全國內河電子航道圖技術規范》中;是他,臨危受命繪制了現場打撈布置圖,為我省成功打撈吉化雙苯廠爆炸流入松花江污染物提供了可靠依據;是他,繪制了《黑瞎子島區域地形圖》,為黑瞎子島的開發建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曾榮獲黑龍江省創新能手、黑龍江省航運系統勞動模范、省交通運輸廳優秀共產黨員、龍江工匠等多項榮譽稱號。
2008年末,領導找到董愛民,說要對80年代繪制的航道圖進行修訂,原有航道圖已經無法滿足行業需要。領導的想法是由單位提供航道資料,提出繪圖要求,委托地圖編輯部門完成,業務問題由董愛民負責。測繪出身的董愛民,多年來一直與繪圖打交道,深知編繪航道圖的復雜性,即使委托專業部門來做,其行業要素和資料應用也必然出現溝通上的障礙,勢必影響工作效率。經過幾天的縝密探討后,董愛民找到領導說:“委托繪圖,一是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無法滿足航道局工期的要求;二是委托費用需要20萬元以上,對于單位來講這也是個不小的支出;三是單位現有設備資源能夠支持該項目的開發。”因此他主動向領導請纓,作為航道測繪人,希望自己執筆來完成這項從未經歷的工作,并向領導闡述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他的想法得到了領導的大力支持,給他配備了最先進的電腦和最好的工作空間。
對于董愛民來講,這是一次全新的挑戰,他把這次挑戰當成提高繪圖水平和技能的難得機會。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但真正投入工作后,他才感到,很多東西都是陌生的,很多技術都是從未用過的,而且很多人是持懷疑態度的。面對這些壓力和困難,怎么克服?只能學習、拼搏、證明自己。他選擇自己擅長的CAD作為繪圖工具,為提高底圖圖片和衛片應用精度,合理確定影像覆蓋面積,重新計算并建立控制格網;為提高繪圖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在矢量化中通過腳本語言和編寫程序輔助繪制線劃;為提高圖面效果,查閱不同比例尺的繪圖規范,優化文字、色彩、符號表達;為滿足通用地圖圖名注記標準,他發揮文字制作專長,專門制作了圖頭字體,而沒有直接引用系統字庫,僅此一項,他就修改了4稿。
經過6個月的不懈努力,《黑龍江省航道圖》通過了專家審核,不僅保證了工期,還為單位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這一年,董愛民榮立航道局個人一等功。同時,這一成果獲得了2011年黑龍江省水運科技進步二等獎。
我曾問過董愛民,在工作的20多年里,是如何把那么多的水文數據、圖形圖例、軟件資料靈活運用熟記于心的。他說,這在于一個人的責任心,一種忘我的工作境界。他隨手拿出幾本筆記本給我看,上面密密麻麻規整地記錄著各種圖例數據等,我明白了一切。
2013年,上級要求編繪界河航行圖集。領導決定把這一艱巨的任務交給董愛民,他再一次接受了新的挑戰。在經過方案制定、軟件和基礎知識培訓后,由董愛民任項目副組長和技術負責人,帶領技術人員開始了界河圖集的編繪工作。航行圖集較一般工程用圖要求高很多,標準嚴苛、工作精細、整飾美觀。工作一開始,董愛民就感到身上擔子的重量。他暗下決心,既然承擔了任務,決不辜負領導和大家的希望!
為了嚴格圖廓精度,他率先采用計算的方法繪制圖廓,嚴格尺寸,同時,剔除疊加對象,盡量減小圖量。為了做到圖邊整齊,對每條線劃沿邊界精細剪斷,對面邊界分段裁切;他將分割工具和橡皮工具結合起來使用,成功解決了“面內扣島”的難題,使不同面對象嚴密相接,更有效避免了由繪圖層次改變可能帶來的壓蓋錯誤。他根據圖上要素,規范圖層設置,定義要素規格,并制定了繪圖表格分發到每個繪圖人員手中執行。對于項目組繪圖人員,他更是提出極致的要求,當發現以前繪圖有問題時,可能會推翻原有的工作重新開始。在他的要求下,每項工作都是最高水準,每個項目都是人員水平的最大發揮。界河航行圖集編繪分階段分區域實施,當首期圖稿出來后,評審專家們慨嘆道:“我們航道人也有能力從事圖集編繪工作!”一位上級領導用四個字評價:“令人震撼!”
董愛民的測繪業務是精湛的,編繪制圖技能是一流的,這來源于他從業27年來一直根植一線,從未改變過專業,業精于勤是對他工作技能最好的概括。
董愛民于1991年自哈爾濱高等測繪??茖W校工程測量專業畢業,同年分配到黑龍江航道局從事航道測量工作。工作期間通過函授于2001年取得了武漢大學工程測量專業本科學歷,2003年取得了測繪專業高級工程師資格并得以聘任。剛參加工作從事航道測量時,同事們都說測量專業很艱苦,但在董愛民看來,這是浪漫與快樂的行業,也是能夠提高自己業務技能的好機會。
多年的野外測量實踐,他不僅領略了黑、松、烏、嫩四江的大好風光,也在工作實踐中學到了在辦公室掌握不到的真才實學,他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行業,也為自己確定了工作目標,決心用雙手繪出龍江航道最精美的畫卷。
參加工作的第二年,他就在松花江上游工程測量繪圖中展現出了不凡的水準:繪圖精細,文字標注規范,編輯及修改精準,資料整理規范條理。這項任務的完成得到用圖單位的一致好評,也因此受到單位領導的充分肯定。在1992年、1993年的中俄東段聯合勘界中,他得到領導重視,指定為專職繪圖員。他手繪水深數字幾乎達到了植字標準,圖紙干凈整潔,圖例文字規范,令很少放下架子的俄方技術人員嘆服不止,不得不按中方標準繪圖并整理資料??苯缙陂g,他共手工繪制黑龍江中游中俄共測河段圖紙44幅,成圖質量令俄方技術人員豎起大姆指,直呼:“董,哈拉少!”
多年生產一線的手工繪圖工作為董愛民積累了豐厚的繪圖功底,在單位舉辦的歷次繪圖競賽中都以高分差遙遙領先對手。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腦繪圖逐漸普及,意味著繪圖工作必須要從繁重的手工繪制中解脫出來。董愛民率先學習電腦成圖技術,他廢寢忘食地潛心研究各種成圖軟件,可以說達到了癡迷的程度。為了達到他想要的精度和效果,他在原有字庫設計的成功經驗基礎之上,自行設計出地圖專用圖名字,掌握了對圖形修改通過編輯功能簡便應用,以及不同方案效果通過顯示控制進行比較等多項技能。
學以致用是董愛民始終堅持的工作信條,再完美的技能不付諸于實踐,不體現出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都是徒勞的。多年積累的編制繪圖技能讓董愛民在各種大型工程項目和應急搶通任務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為有了高超繪圖技能,《黑龍江省航道圖》才可以在短短6個月時間內完成;正因為有了高超繪圖技能,他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完成黑龍江航行圖集的編繪工作;正因為有了繪圖高超技能,在2005年吉林化工原料桶落入松花江后,接到命令后他連夜奮戰4個小時完成了打撈布置圖的繪制工作,天亮前交到指揮部領導手中,當天見諸報端;正因為有了繪圖高超技能,2014年,他僅用了4天時間完成了黑瞎子島區域地形圖的編繪,為上級領導視察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注重細節,提升檔次,打造精品”是董愛民多年來的工作座右銘。他業已成為龍江航道測繪行業不可多得的制圖職業能手、學術帶頭人。他扎根本職、刻苦鉆研、無私奉獻、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已經在龍江航道這塊沃土上生根發芽,他不忘初心,肩負責任,繼續砥礪前行在為龍江水運奮斗的征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