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編輯部:
我在一家私企工作,勞動合同還有2年才到期。現我生完孩子去上班,單位突然提出想與我解除勞動合同,但給我的補償又不肯按我應得工資計算,我便沒有答應。于是單位又說要給我換一個有考核指標的崗位,理由是我以前簽過字,同意由單位單方換崗。還說我非要上班的話,就一定要答應晚上加班。我要求合并使用授乳時間,單位說只允許中午讓我來回跑,不同意我請哺乳假。請問,法律對這些問題都是怎樣規定的?
蕓婷
讀者蕓婷:
有的女職工在勞動合同履行中,確實會因為懷孕、生育、哺乳等問題,遭受一些違法單位的侵權。雖然經過這么多年宣傳與監管,總體情況大有好轉,但仍有一些用人單位存在侵犯女職工權益的行為,對此《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再次重申: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第一,解除勞動合同應協商一致。你生完孩子剛上班,單位即提出解除合同,你如果同意,當然是可以的,問題是現在補償價格談不攏,單位就不能硬來,應繼續履行原合同。
第二,調整崗位也應合理合法。現實用工中,確實有個別單位在職工入職時,讓職工簽訂一份格式化的“同意調崗”協議書,或在合同中加進類似條款,以為這樣就掌握了調崗主動權。但合同變更的法律原則,還是要求協商一致或出現法定情形,并非不問青紅皂白,尤其是對處于“三期”內的女職工。所以你可要求單位提供調崗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必要時還可以對簿公堂。 其實,女職工在孕期或者哺乳期不適應原工作崗位的,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調整該期間的工作崗位或者改善相應的工作條件。用人單位不得降低其原工資性收入。
第三,關于補償標準。《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所以,單位按你實得工資計算確有問題。
第四,關于加班和授乳時間。一,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即在當日二十二點至次日六點時間內從事勞動);二,經二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證明患有產后嚴重影響母嬰身體健康疾病的,本人提出申請,用人單位應當批準其哺乳假(具體參閱《關于本市醫療機構依法開具產前假和哺乳假有關疾病證明的通知》滬衛疾婦〔2010〕107號。三,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1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一般而言,授乳時段合并使用較為合理(除非單位有哺乳室或住得很近),否則不利于產婦和孩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