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芬,李少芳,鄭 霞,劉 健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 廣州 510060)
前列腺癌多發(fā)于老年男性,此病癥發(fā)病率正隨著我國男性人群的生活方式變化呈逐漸上升趨勢[1]。目前臨床中針對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且療效較高,患者生存期延長,但是基于手術創(chuàng)傷性打擊、前列腺對男性群體的特殊意義等心理應激因素,患者圍術期間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不僅影響手術療效,也給自身身心帶來更大壓力[2]。所以,及時掌握前列腺癌患者圍術期間的心理需求,并通過有效的心理干預措施,緩解或消除其負面情緒對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本文以254例前列腺癌患者為例,旨在分析和評價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護理在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詳細報告見下文。
將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之間收治的254例前列腺癌手術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組127例。觀察組患者年齡60~76歲,平均年齡(70.3±6.4)歲;病程3~8個月,平均病程(5.9±1.3)個月。參照組患者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71.1±6.2)歲;病程2~8個月,平均病程(6.1±1.5)個月。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經過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參照組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圍術期接受常規(guī)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及時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變化,有效交流溝通,并依據其實際情況通過畫冊、圖片、視頻等多種不同方式向患者講解手術相關知識、注意事項以及負面情緒給治療效果帶來的影響,以此來增強患者自信心,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觀察組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圍術期接受給予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心理護理:⑴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結合患者治療特點和疾病特點,將紐曼提出的系統模式和羅伊提出的適應模式作為護理評估理論基礎,設計評估量表,內容包括患者壓力反應現狀、機體防御線現狀水平、壓力源類型以及角色功能、相互依賴、自我概念、生理等[3]。⑵提出問題:完成評估報告后,組織全科對患者心理護理問題進行討論,并進行總結歸納,形成個案化心理護理問題報告。⑶制定心理護理方案:以評估報告為依據,引導患者從情緒表現和自身心理鏈接出具體問題,使其理性看待疾病應對方式缺陷和行為適應性問題,了解壓力反應狀態(tài),回溯壓力根源,降低心理失衡發(fā)生可能性、程度,并進一步強化和拓展心理適應強度和范疇,最終制定出患者及家屬和護理人員雙方均認可的心理護理方案。⑷落實心理護理措施:①鼓勵患者將自身心理問題合理宣泄和充分表達出來,引導患者在家屬與護理人員協同心理支持體系中獲得有效的心理情緒調適資源,并充分利用。②護理人員與患者以各自角度出發(fā),共同完成控制和改變多種心理刺激因素,以此來降低各類心理刺激應激源的強度和范圍,如共同參與教育活動,讓患者明確手術治療后的良好預后,糾正其錯誤認知,以此來建立治療信心。③引導患者進行適應性行為嘗試,保證其心理狀態(tài)處于穩(wěn)定,降低壓力反應程度。如讓患者了解前列腺癌的現實性,并通過舉正、反兩方面的日子將手術可能造成的創(chuàng)傷和益處進行解釋,讓患者理性看待手術和疾病,避免做出過激或回避性行為,進而從容、坦然的應對手術治療[4]。④在患者心理狀態(tài)穩(wěn)定后繼續(xù)實施干預措施,如重點向患者講解疾病性質,告知患者積極的手術治療可以延長生存期;避免易引發(fā)患者不良猜疑、回避躲閃、語言不詳的行為和態(tài)度;囑咐患者家屬多支持和鼓勵患者;邀請治療成功且生存期長的病例現身說法等,使患者身心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
⑴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自制前列腺癌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其內容包括患者性生活狀況、腸道、尿路以及治療相關癥狀,性生活狀況分數越高越好,其余分數越低越好;⑵護理前后心理痛苦程度評分:參照VAS視覺疼痛評分標準[5]設計心理痛苦程度評分量表,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心理痛苦程度越嚴重。
本文數據均應用SPSS 24.0進行分析處理,生活質量評分和心理痛苦程度評分均應用t檢驗,若P<0.05即表示兩組患者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性生活狀況評分、治療相關癥狀評分、腸道相關癥狀評分以及尿路癥狀相關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P<0.05,具體數據見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心里痛苦程度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心理痛苦程度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土局數據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對比(±s)
組別 性生活狀況 治療相關癥狀 腸道癥狀 尿路癥狀觀察組(n=1 2 7) 8 0.6 6±4.9 6 9.5 6±1.1 1 1 0.3 3±1.1 4 2 8.3 6±1.6 2參照組(n=1 2 7) 7 1.3 6±4.3 1 1 1.6 2±1.3 2 1 3.5 1±1.2 3 3 5.6 1±2.5 5 t 1 1.5 8 4 8 9.7 7 6 8 1 5.5 2 0 9 1 9.6 4 3 2 P 0.0 0 0 0 0.0 0 0 0 0.0 0 0 0 0.0 0 0 0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痛苦程度評分對比[( ±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痛苦程度評分對比[( ±s)/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127) 7.22±2.11 2.12±0.86參照組(n=127) 7.19±2.30 4.69±1.16 t 0.0786 14.5678 P 0.9374 0.0000
生物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和轉變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因素在疾病進程中的作用,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受治療方法的侵入性和創(chuàng)傷性、患病性質的惡性以及患病器官的特殊性等惡性心理影響,很容易出現多種心理問題,對疾病治療和控制帶來負面影響[6]。本次研究中嘗試在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心理護理中應用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方法,表1數據顯示,經過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較參照組明顯改善程度更高,證實了此模式在改善前列腺癌手術患者性生活狀況和癥狀負擔中的有效性;表2數據顯示,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評分較參照組顯著更低,進一步表明了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干預對改善前列腺癌患者負面情緒有積極作用。
總之,在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圍術期心理護理中應用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方法,不僅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還能改善患者心理痛苦程度,有較高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