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翠艷
(青海省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7)
急診內科屬于醫院中醫療風險較高的科室,科室中需要搶救許多危重癥患者,因為大多數患者的病情比較復雜、緊迫并且發展速度快,所以家屬本身也很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在這一環境之下發生醫療糾紛的可能性也就隨之提升[1]-[2]。與此同時,急診內科的護理工作繁瑣且復雜,在護理中如果出現疏忽,輕則發生醫療糾紛,重則影響患者生命安全。對此,本文圍繞著急診內科護理效益問題,針對性探討細節護理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急診內科接受護理治療的患者12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的60例患者分為常規組,其余患者分為實驗組。常規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齡(36.4±4.1)歲;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齡(35.9±3.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疾病癥狀等方面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入選標準:首次接受接診內科醫護服務;患者無任何對本次研究存在影響的疾病,例如精神疾病;對本次研究知情,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研究參與同意書。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采取細節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心理護理:以和藹的態度面對患者及其家屬,并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密切關注患者的神志與情緒狀況,對于存在焦慮、抑郁等情緒的患者應當及時提供相應的疏導,鼓勵患者表達內心想法的同時激發患者的參與積極性,提高患者治療信心;2、飲食干預。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為患者提供有效的飲食控制方案,例如在飲食中適當提升低膽固醇、低脂肪以及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減少或杜絕暴飲暴食、研究以及高脂飲食等習慣;3、生活護理。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病房中不能擺放任何危險物品,同時每天定時開窗通風,盡量減少病房進出頻率,提高住院舒適度;4、加強護理人員培訓體系。對護理小組進行培訓,培訓內容通過護理部進行設計,并保障培訓內容的規范性的,改善護理人員的工作思想,并以典型的案例為例提高成員對于護理風險的預防能力。
對比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滿意度的調查應用自制問卷表實現,統計項目包含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護理服務的專業性以及服務服務的人性化等,由患者及其家屬填寫,填寫時需要有通過專業培訓的人員提供指導幫助。調查結果劃分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
本次研究應用SPSS軟件實現數據的統計、對比以及意義分析,P值<0.05時代表數據對比差異達到統計學標準。
實驗組患者與常規組患者對于急診內科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數據差異較大,其分別為95.00%與83.33%,差異達到統計學標準(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急診工作滿意率對比
細節護理屬于一種以患者為核心的護理措施,其注重護理人員的服務理念管理,督促護理人員可以主動開展人性化的服務,強化醫院的人文理念的建設。落實細節護理不僅可以有效的改變以往的管理理念,同時還可以從細節處對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護理過程中的失誤、差錯事件發生率,屬于綜合性比較強的服務途徑[3]。另外,細節護理本身也具備一定的持續提升特性,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護理方式的不斷的學習,改善自身的護理能力,并根據患者治療需求提供相應護理,在護理過程中準確掌握不良反應的引發主要因素,從而更好的規避這些因素,達到預防風險的作用,提高臨床護理效益[4]-[5]。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與常規組患者對于急診內科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數據差異較大,其分別為95.00%與83.33%。這一結果充分證明細節護理的能夠從多個方面改進護理效果,改進護理針對性與舒適性,優化患者生存質量,不僅能夠顯著優化護理質量,同時還可以最大程度預防護理風險的發生,提高護理安全性,對于患者的臨床康復有著較為明顯的改善作用,可以作為臨床中的首選護理模式。
綜上所述,急診內科中細節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能夠從多個層面上改善護理服務效益,提高護理服務舒適性,并為患者的生存質量提供有效保障,值得推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