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燕,王建珍
(昆山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昆山 215300)
人工流產(induced abortion or artificial adortion)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終止妊娠,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方法[1]。早期終止妊娠的人工流產方法包括手術流產和藥物流產。人工流產可引起子宮穿孔、出血、宮腔感染、羊水栓塞等并發癥的發生,對女性的生殖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尤其是6個月內再次意外妊娠,據相關文獻統計,在流產女性中重復流產率為55.9%。流產后關愛(PAC)為一種生殖健康保健綜合服務項目,2002年國際流產后服務聯盟明確其五大基本要素為:流產后社區服務、流產后咨詢服務、流產并發癥的醫療服務、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流產后生殖健康綜合服務。為了降低我國的人工流產率及重復流產率,2011年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制定了“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指南”。我院于2017年9月組織實施開展流產后關愛(PAC)服務,通過對研究對象進行分組對照研究,取得滿意成效,現將主要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450例門診實施人工人流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雙盲法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225例)和實驗組(225例),常規組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9±9);妊娠次數1-7次,平均次數(3.4±2.1);產次0-3次,平均產次(1.2±1.0);研究對象均為意外妊娠,其中未采取避孕方法178例,使用不當36例,方法失敗11例。實用組年齡18-43歲,平均年齡(30.5±12.5);妊娠次數1-7次,平均次數(3.3±2.0);產次0-3次,平均產次(1.1±1.0);研究對象均為意外妊娠,其中未采取避孕方法185例,使用不當19例,方法失敗25例。兩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患有精神類疾病患者、與本研究不配合患者、近期有生育計劃患者。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指導,由計劃生育門診護士簡單講解人流前后的注意事項。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干預指導的基礎上采用流產后關愛服務(PAC),具體措施如下:
1.2.1 準備工作
由工作5-10年的護士擔任,流產后關愛咨詢員在項目開展前進行上崗前培訓及后期的強化培訓。
1.2.2 PAC服務
人工流產前醫護人員履行告知義務,與患者及家屬簽訂人工流產/中孕引產告知及避孕選擇知情同意書。采用一對一單獨咨詢,告知人工流產的危害和可能的并發癥、流產后再次妊娠的風險、流產后需立即落實避孕措施、堅持和正確使用避孕方法、常見避孕方法失敗原因,根據流產女性的具體情況,推薦一種避孕方法。
1.2.3 隨訪
建立個人電子檔流產后關愛服務(PAC)咨詢/隨訪記錄表,隨訪方式以面對面+電話隨訪為主,流產前首次咨詢包括:生育史、既往史、近期生育計劃、目前使用避孕方法、本次妊娠原因、介紹常規避孕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并完成第一次記錄。人工流產后1個月隨訪(首次隨訪),了解流產后身體及月經恢復情況,評估避孕方法使用情況,解答疑問,必要時補充避孕藥具,并告知后續獲取服務的途徑。3個月、6個月、12個月(中遠期隨訪)了解避孕使用情況,是否有再次意外妊娠現象。
避孕知識掌握情況評估:內容包括有效避孕的方法、流產后恢復排卵的時間、避孕失敗的原因等8項內容,答對6個以上為知曉,6個以下為不知曉。流產后隨訪6個月,記錄兩組女性避孕措施實施情況及重復流產情況。
(x±s)顯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來檢驗患者資料差異。患者資料差異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避孕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實驗組避孕知識的知曉率為92.44%,常規組知曉率為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女性流產后避孕知識掌握情況比較(n/%)
實驗組3個月內無重復流產,4-6月內重復流產2人次 ;常規組流產后3個月重復流產1人次,4-6月重復流產8人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女性流產后重復流產情況比較(n/%)
在我國,88.2%的不孕不育女性做過人流手術,1年內尤其是6個月內的重復人工流產的危害最大,稱為“高危流產”[2]。意外妊娠發生的原因主要是育齡人群中避孕知識不足導致,因此,對流產后女性實施PAC是降低重復流產的關鍵措施。
PAC的核心是通過醫務人員的護理干預,降低重復流產。因此,PAC服務的目標是使婦女在流產后能夠做到,①“立即避孕”的意識得到強化②知情選擇合適的避孕方法③立即落實避孕措施④能夠堅持正確使用。
我院在實施PAC服務模式過程中不斷完善PAC服務流程及制度,先后制定人工流產/中孕引產告知及避孕選擇知情同意書、流產后關愛(PAC)服務流程、流產咨詢健康宣教單、流產后關愛服務(PAC)咨詢/隨訪記錄表及PAC匯總登記表、PAC咨詢員崗位職責、PAC護理績效考核激勵機制等,這些制度、流程的建立及醫院領導、科主任的支持是PAC服務的基礎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