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職業病防治研究院,廣西 南寧 530021)
塵肺是一種職業疾病,是指患者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所產生,患者的肺部潴留會導致肺組織呈彌漫性纖維化現象[1]。慢阻肺疾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此病的產生多是由于有害粉塵、煙霧等刺激所導致。塵肺合并慢阻肺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患者的肺部功能受到嚴重損傷,這時患者疾病的治療難度較大,且治療效果不佳,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嚴重影響,因此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患者治療[2]。本文主要研究藥劑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塵肺合并慢阻肺的臨床效果及護理要點,現報道如下:
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塵肺合并慢阻肺患者72例,選取時間為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即對照組(36例)、觀察組(36例)。
對照組:年齡為46-78歲,平均年齡(62.15±6.19)歲;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
觀察組:年齡為47-79歲,平均年齡(62.97±6.24)歲;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
2組患者資料比較,P>0.05,可作對比。
對照組行常規治療,治療措施為:給予患者止咳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常規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藥劑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并給予患者優質護理,治療方法為:將50μg的沙美特羅、250μg的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劑混合,給予患者吸入治療,治療時將呼氣壓力控制在3-5cmH2O,氧流量為2-4L/min,使用S/T模式間斷通氣治療,每次治療的時間在2h以上,每天治療4h以上。給予患者鼻導管吸入氧氣治療,氧流量為2L/min,在治療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并根據病情將呼吸機撤下。
護理:①心理護理:塵肺合并慢阻肺的病程較長,患者在治療期間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的負面心理,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做好心理指導工作,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治療措施,告知患者通過積極的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病情,通過良好的心理指導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②用藥指導:在對患者實施治療時,要向患者講解藥物正確的使用方法,嚴格按照醫囑對患者用藥;對于干粉吸入劑,只有進入患者的氣管中才能發揮藥效,因此在進行噴入藥劑時,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張口吸氣,吸入藥物后再屏氣數秒,用藥結束后使用清水漱口。
③呼吸機護理:在使用呼吸機對患者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面部特征,選擇合適的面罩或者鼻罩,保證呼吸機治療的有效性。
④康復訓練: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開展合理的康復訓練,使患者掌握立式呼吸、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咳痰技巧等,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延緩患者肺部功能的惡化。
統計2組患者的肺功能,并進行對比。
使用spss20.0軟件對文中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若兩組數據之間p值小于0.05,則代表2組患者在以上方面,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EV1、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與對照組對比,數據差異較明顯,P<0.05。如表1:
表1 2組肺功能對比(±s)

表1 2組肺功能對比(±s)
組別 例數(n) FEV1(L) PEF(ml/min) FEV1/FVC(%)觀察組 36 2.06±0.21 355.43±34.96 65.33±6.53對照組 36 1.62±0.16 320.56±32.10 53.94±5.39
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工業粉塵開始大量出現,當人們長期在粉塵的環境中工作時,容易出現多種肺部疾病[3]。塵肺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肺部疾病,此病是由于職工長期吸入粉塵所導致,患者長期的受到粉塵刺激,其呼吸道黏膜受到損傷,防御功能逐漸下降,進而導致肺部的功能出現異常[4]。同時塵肺患者容易出現慢阻肺的并發癥,這會對患者的肺部功能造成進一步的損傷,嚴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對患者實施科學的治療和護理干預[5]。
本次研究對患者實施藥劑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并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沙美特羅是一種長效β受體激動劑,可以減輕患者的支氣管痙攣現象;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劑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生成,預防氣道重塑,將藥物通過無創呼吸機給予患者治療,可以極大提高治療效果;在治療期間給予患者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心態,使患者積極的配合治療,促進病情的好轉。
本文研究得出,在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EV1、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與對照組對比,數據差異較明顯,P<0.05。
綜上所述,塵肺合并慢阻肺患者接受藥劑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并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