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全院醫療衛生器械的消毒、回收和管理工作。故而,其工作的質量將會對全院的醫療安全產生關鍵性影響[1]。CQI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種質量管理方式,該方式以全面質量管理為基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升華。因此,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實施,可有效的提升物品的消毒質量和促進工作人員對消毒質量滿意度的提升[2]。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筆者特分析觀察2016年6月-2018年7月,實施CQI管理法前后,我院消毒供應中心消毒質量和效果的改善情況,現做進一步的詳盡探究。
納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未實施CQI前,我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的無菌樣品,視為對照組,另外,納入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的無菌樣品,視為觀察組。
1.2.1 全程化質量監督
消毒供應中心的相關人員應該將院內和國家的規章制度熟記于心,并建構相關的質量考核表和考核本。完成日常消毒的科學評估。實施消毒物品抽檢制度,一經查出,及時改正,并采取相應懲處手段。在包裝分類上,以用途作為劃分依據,實現管理分類化。醫療器械的包裝,應該使用兩層及以上無菌紗布嚴格包裹。對用途和形狀較特殊的醫療器械,應予以特殊保護,以防因保管不當而影響其正常的使用性能,進而影響使用效果[3]。
1.2.2 事先預防
針對使用次數不頻繁的器械,應在嚴格遵循和按照相應的消毒處置程序處理后,在進行保管和收納。針對已經使用,卻未接受嚴格消毒程序處理過的器械,應由工作人員收集,并統一的送至消毒供應中心進行消毒處理,避免因消毒處理措施不當,導致的交叉感染事件的出現[4]。
1.2.3 總結、完善及其改進。
對于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其工作的職責不僅僅局限于醫療器械的消毒、管理和保管。除此之外,他們還應該善于總結和反思。即總結自身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完成對當前工作中存在問題的總結和分析。對工作中存在的值得改進的地方進行完善和優化,實現自身工作能力提升的同時,也促進消毒供應中心消毒管理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5]。
1.3.1 在觀察組和對照組中采用隨機抽樣法分別抽取500個包裝樣本、無菌樣本和清洗樣本,觀察比對兩組的消毒質量。
1.3.2 在不同科室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100名工作人員,調查和記錄其對消毒供應中心消毒工作質量的滿意度。滿意度的調查分類,以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為依據,以其最終得分,作為分類依據。非常滿意:分值在80及其以上;滿意:分值介于60-79之間;不滿意,分值在59及其以下。滿意度=(非常滿意/n+滿意/n)*100%。
依賴于SPSS21.0實施實驗中所有數據的計算,所得結果的表述和檢驗方式如下:計數資料為“%”和“x2”,判定手段為P,當其<0.05時,表明統計學差異顯著。
對照組消毒質量較比觀察組更低,組間統計學比較有差異(P<0.05),具體的數據見表1中的相關記載。

表1 觀察組、對照組的消毒質量比較表
對照組的滿意度指標較比觀察組更低,組間統計學比較有差異(P<0.05)。具體的數據見表2中的相關記載。

表2 觀察組、對照組的滿意度比較表
醫院的所有手術操作導致的術后感染的發生,同手術過程中所使用的醫療器械存在的息息相關的關系。所以,醫療器械的消毒管理,一直以來都是醫院管理中關注的焦點。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主要的工作職責就是完成對醫療器械的清洗、滅菌、消毒和管理。所以,也是醫院眾多科室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將持續質量管理在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實施,在促進醫院醫療水平提升的同時,對于院內的工作人員而言,也是十分有益的。他可以保障醫護人員健康水平。所以,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持續質量管理,是現階段醫院質量管理的重點[6]?,F階段,大多數的醫院對于感染的控制和管理,仍然存在紕漏之處,導致感染現象屢屢發生,嚴重損害其良好的外界形象,為了使這一現狀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大多數的醫院均實施了持續質量管理工作。
本文中,筆者研究得到的數據結果顯示:(1)對照組消毒質量較比觀察組更低,組間統計學比較有差異(P<0.05);(2)對照組的滿意度指標較比觀察組更低,組間統計學比較有差異(P<0.05)。分析數據結果,可以發現,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實施CQI管理法可有效的提升物品的消毒質量和促進工作人員對消毒質量滿意度的提升,故而,臨床大范圍的使用予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