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
“不要老罵美國企業……要罵就罵美國政客……美國企業和我們是共命運的,我們都是市場經濟的主體。”說這話的人是中國華為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非。
說這話的時間是2019年5月21日。5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行政命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禁止美國企業使用任何所謂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公司生產的通信設備。美國商務部隨即明確宣布將華為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中美貿易摩擦正酣之時,美國政府此舉意在以“一劍封喉”式的陰毒加劇技術“冷戰”,一舉切斷華為公司的全球供應鏈,對在5G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的華為給予釜底抽薪般的致命打擊。
一些美國企業聞訊后暫停與華為的合作。谷歌公司稱,將暫停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和合作,等待美國政府進一步的決定。鑒于全球手機操作系統幾乎被蘋果和谷歌兩家公司壟斷,而蘋果公司系統不向外授權,一旦華為無法得到谷歌安卓系統支持,至少華為的海外用戶可能無法繼續使用谷歌的相關服務。但與此同時,一些美國公司則加班加點向華為供貨。美國的禁令有3個月的“緩沖期”。
黑云壓城、濁浪滔天之際,任正非舉重若輕。論及谷歌此舉對華為操作系統影響時,他說:“應該是有影響的。”但他又話鋒一轉說:“谷歌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谷歌在想辦法,我們也在想辦法,在討論救濟措施。”
華為被美國盯上已非今日之事。2012年9月13日,我曾全程參加美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主題是華為和中興兩家中國公司是否對美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在三個半小時酷刑般的聽證過程中,我見識了一些美國政客的無知與丑陋。當時便有分析指出,美國對中國公司的百般刁難并非只出于所謂對國家安全的擔憂,而是一種保護主義和政治表演。美國一些右翼政客每每將中國企業的商業行為政治化,反映出其強烈的冷戰思維,以及對中國企業的偏見。
以種種下三濫的手段打壓一個篤信“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的中國公司,諸如此類的美國政客該不該罵?
在美國的全球版圖上,霸主的地位有著“一山不容二虎”的絕對排他性。不斷發展壯大的中國便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焦慮的聚焦點。事已至今,人們已看得很清楚: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場貿易戰。借著貿易戰的大棒,美國想要遏制的是中國的發展,想要保住的是美國獨霸世界的強權。
正如中國外長王毅指出的那樣,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罪名,動用國家力量,無端打壓華為這樣一家中國民營企業,這是典型的經濟霸凌行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方那種唯我獨尊的做法,不會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和支持。
那么,華為能挺住嗎?能。這基于華為的底氣。華為未雨綢繆,對今日美國政府之封殺早有“備胎”,其5G技術遙遙領先,也將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統。
從容的中國清醒地知道,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華為做出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