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曼齡 張玉花
摘 要:文章研究兒童生理及心理的發(fā)展特征,探討分析玩具在兒童生長發(fā)育過程當中的作用。通過和不同家長進行交流,以及觀察各年齡段兒童對玩具的喜好程度,來收集本研究所需要的資料,結合各年齡段兒童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運用玩具設計理論做詳細的分析,進而提出四種提升兒童玩具造型生命力的方法:其一是仿生自然形態(tài);其二是模仿生活動態(tài);其三是引入動漫元素;其四是從傳統(tǒng)文化當中汲取精華。通過上述四種方法,賦予兒童玩具濃郁的情感色彩,這一做法也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通過研究敘述性造型方法,能夠為兒童玩具的設計者及具體的設計實踐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兒童玩具;兒童成長;敘述性造型方法;設計文化
兒童成長與游戲關系密切,在游戲當中他們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進而形成自己的個性及行為習慣。在玩耍的過程當中,兒童會接觸到大量的玩具,甚至可以說,大部分時間里,兒童都在認真地探索不同玩具的玩法,同時充分體驗到游戲帶給他們的輕松與愉悅。兒童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以及身體及心靈方面的健康,都需要借助各種不同的玩具來實現(xiàn)。玩具不僅是兒童幼年時最好的玩伴,同時也是兒童學習和了解新知識的教科書。對家長而言,其不僅可以通過玩具實現(xiàn)與孩子之間的交流,還能運用玩具引導兒童進行思考,使兒童的智力得以不斷提高。好的玩具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世界,還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觀念。本文以兒童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特征為依據(jù),提出四種設計玩具造型的方法,從而充分滿足人們的需求,提升兒童玩具設計的價值及意義。
一、兒童生理特征與玩具設計
與成年人相比,兒童骨骼當中無機物的含量不足2/3,而有機物的含量則高于1/2,兒童的骨頭一般都比較柔韌,所以兒童的玩具必須要確保兒童的身體姿勢保持正確,避免骨骼發(fā)生變形或者遭受意外的損傷。兒童肌肉水分多脂肪少,很容易疲勞,但恢復起來也比較迅速,所以玩具應盡量輕巧,要符合孩子的生理特征,其體積要適合兒童抓握,在玩的過程當中要盡量避免疲勞。采用這樣的設計能夠有效避免因玩具的外觀及結構對兒童的身體造成傷害。相比于成年人,兒童的神經系統(tǒng)更為靈敏,在面對外界刺激時反應會十分激烈,所以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注意力容易分散,很少集中于同一個目標,兒童年齡越小,自身控制能力就越弱。因此,兒童產品設計應盡可能采用鮮艷的純色,造型方面盡量夸張,唯有如此,才能牢牢地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兒童的皮膚比較薄,彈性不足,在摩擦時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兒童產品設計只能使用符合要求的材料,盡可能選用紡織類和塑料類的材料。
二、兒童心理特征與玩具設計
兒童的好奇心通常十分強烈,動手能力也比較強。他們喜歡一切新奇的事物,并敢于進行研究,想象力也十分豐富,天馬行空,無拘無束,創(chuàng)造力更是十分旺盛。針對兒童的這些特征,在設計玩具時盡可能注意其創(chuàng)造性,賦予傳統(tǒng)玩具完全不同的玩娛方式,從而解放兒童的思維,不斷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兒童還喜歡模仿外部世界,通過模仿,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外部世界獲得信息,并在腦海當中形成大致的印象。比如,他們會下意識地模仿成年人的行為及聲音,進而學會運用動作及語言。因此,可以設計模仿類的玩具,模擬各種不同的聲音和動作,進而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的世界。兒童不斷長大的同時,玩伴也會逐漸增加,他們開始不斷地認識新的伙伴。通過和小伙伴們一起游戲,他們會感受到溝通合作帶來的快樂,所以需要設計出更多需要協(xié)同完成的玩具,通過玩具來引導兒童和他人進行合作。
三、兒童玩具造型策略
在對兒童生理及心理特征與玩具設計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敘述性造型方法,從而促進兒童玩具設計創(chuàng)新。所謂敘述性設計,即設計出的作品除了具有最基本的功能之外,還應當具備部分表達方面的功能。也就是說,在進行設計時,并不能只考慮玩具的功能,同時還需要考慮作品的內涵,即作品是否能夠帶給使用者情緒方面的體驗,是否能夠像文學作品那樣,通過講述故事來打動消費者。從某個角度來說,一個產品其實也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使用的過程也就相當于是在講述故事,將使用者自己所經歷的事導入產品之中。對物品的喜愛能夠在人們心中建立積極的情感傾向,能夠加深消費者對自我的了解,可以增添關于快樂的記憶。任何物品都有與其對應的故事及記憶,或者可以將特定的物品及事件聯(lián)系起來。敘述性設計方法一方面可以說服自己,另一方面還可以說服他人.敘述性思維模式最大的特征在于既注重想象力,同時也注重模擬能力。兒童年齡段不同,心理方面的特征也有所不同,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可以恰當?shù)夭捎脭⑹鲂栽O計方法,通過玩具來記錄孩子成長的經歷,講述兒童成長故事。產品是否能夠取得成功,其造型極其重要,同時造型也是設計師及消費者進行交流的主要方式。可以從自然、生活、動漫以及文化等四個層面著手,探討能夠有效提升兒童玩具造型生命力的敘述性思維方法。同時,與實際的案例相結合,進而探索出四種敘述性造型方法,具體包括仿生自然形態(tài)、生活形態(tài)、動漫元素以及傳統(tǒng)文化要素,從而提升產品造型的情感性,提升設計師自身的設計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一)仿生素材造型
德國著名設計師路易吉·科拉尼曾經這樣說過:設計的基礎應當源于大自然所賜予的真理。在人類眼中,自然富有蓬勃的生命力,人類生來喜愛大自然中所有美好的事物。在設計產品的造型時,可適當?shù)匾脒@種美好的感情,也就是仿生設計手法。比如在設計時有意模仿生命形態(tài),不僅能夠提煉生物體的比例及典型特征,還能以此為依據(jù),制定出更加出色的設計方案,同時還可以通過模仿生物形態(tài)來增加人們對產品的認同感,使造型設計效率得到極大提升。仿生造型設計主要以自然形態(tài)為依據(jù),可以補充和豐富相關的設計理論,進而明確仿生造型設計應當遵循的法則。通過仿生設計來講述自然故事,使故事更加親切生動,從而縮小孩子們與自然之間的距離,使兒童更加熱愛自然,讓兒童認識到自然的重要性,堅定保護自然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