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媛
摘 要:超現實主義攝影是興起于20世紀30年代的一種形式主義的攝影流派。超現實主義攝影師注重潛意識的表達,他們將潛意識的思想和下意識的行為作為他們的表現對象,不受傳統美學和道德的影響。其中最為觀者所熟知的便是超現實主義攝影的拓展者——曼·雷。他通過超現實主義攝影,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積淀的潛意識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向我們闡述他認知的真實。他大膽探索,不拘泥于表象,拓展超現實主義攝影的發展。通過曼·雷的攝影作品探究超現實主義攝影,它是一種直覺,是主觀的,擁有無限的可能。
關鍵詞:超現實主義攝影;潛意識;曼·雷
一、超現實主義攝影
(一)超現實主義藝術的起源與影響
人類在物質生活中處于兩個極端的時候,對于精神生活會有著無比強烈的需求。超現實主義便產生在處于底部極端并且喪失原本精神寄托的人們手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傳統的思想和文化未能使人民免經戰爭的破壞與荒謬,他們不得不在精神上尋求更多的撫慰,遭受質疑的理念失去了吸引力,人們需要有新的信念指引他們前行。《超現實主義宣言》作者安德列·布勒東說:“我相信將來會有解決在表面上被認為矛盾的兩個狀態,那便是夢與現實的統一。可以說是絕對現實的一種,也可以說是超現實的一種。”超現實致力于對求取人間想象力的解放。不管是在文學,還是美學等其他方面,人們都不應故步自封,而應不受任何傳統美學與道德影響,真實地為思想記錄。
直覺、潛意識、本能反應,以及我們的幻覺,都是超現實主義創作的靈感來源。無可厚非,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促進下,人們開始嘗試進行本能的創作,在非理性的情況下展示真實的自我。于是,開啟了人類探索更深層次精神領域的大門,拓寬了我們的創作空間和敢于想象的可能性。超現實主義運動用其他藝術流派不曾展露的夢幻、自由、神秘的藝術理念,對20世紀美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超現實主義攝影
1.超現實主義攝影的表達形式
20世紀30年代,超現實主義攝影發起了對人類原有經驗的探索與質疑。超現實主義攝影家認為,現代藝術家應該更深入地探尋未曾向世人展露的,以及較為禁忌的心靈世界,而不是重復古典藝術家早已完成的任務:表面的記錄。他們將更多的后期技術手段運用在拍攝中,如暗房技術、剪刀、膠水等。將所得到的元素經過一次次的斟酌,將影像拼湊,改組,任意變形,夸張,呈現一種“超現實藝術境界”,使畫面一直處于現實與虛幻、具體和抽象之間。
布蘭特的影集《裸體的透視》中運用超廣角視角將模特的軀體拉伸,展示出作者強烈的主觀色彩。作品中所呈現的人體與我們平時所看到的人體繪畫或者根據生活積累的經驗相比,這些軀體給予我們荒謬與費解。因而在超現實主義攝影的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在不斷打破傳統,拋棄理性的同時,注重個人主觀意識的表達,利用獨特的技法和表現方法完成影像創作。
2.超現實主義攝影的創作理念
潛意識是在人們未曾察覺的情況下發生的心理活動,是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但它影響意識體驗的方式卻是最基本的。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們生活中日常活動的意義,我們所做出的關乎生死的快速判斷和決定能力,以及我們本能體驗中所采取的行動。潛意識所完成的工作是人類生存和進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潛意識的形成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來自于家庭環境、校園學習、社會經歷等等一切可以影響我們的外界因素和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觀念意識情感。這些內外因素不停積累和碰撞,便組成了一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為潛意識的迸發積蓄能量。
本以為想象只能在腦海中出現,并不可以真實地實現在現實社會中,而超現實主義攝影便是將想象變為大家都可以觀賞的真實的影像。超現實主義攝影力求對潛意識表達,致力于發現內心深處我們都不經常去開墾的那塊兒處女田,去探尋隱秘的新世界。
二、超現實主義攝影的拓展者
(一)曼·雷攝影的特殊創作技法
在如今技術高度發達的攝影屆,曼·雷的作品稱不上完美,成像質量更是不能跟現在的數碼儀器相比,但是他將超現實主義的概念引入攝影,顛覆并擴展攝影的本質,他做了大量突破性的圖像試驗,發明了中途曝光和實物投影等暗房技術,使得攝影不再作為機械工藝技術,為攝影藝術拓寬了發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創作技法。
曼·雷首次運用中途曝光技術完全是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由于他在暗房顯影的過程中操作失誤,使原本的正相影像反轉為類似底片的負相,并且出現一圈黑線,黑線將畫面分成兩種不同的景象,內部影像豐富,外部影像白的寂靜。曼·雷并沒有把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成像結果當成意外拋之腦后,而是將這種特殊的技法刻意地運用在了他以后的創作中。他的物影攝影也是獨樹一幟,將其自命名為雷攝影。將原本的錯誤與創作相結合,獲得了意想不到驚人的效果,刻意的手法將觀者帶入夢幻的特殊境界。
(二)曼·雷攝影的真實與虛幻
曼·雷最著名的攝影作品《一個女郎和她的五顆眼淚》。然而,曼·雷用玻璃彈珠代替模特留下的眼淚。這種顯而易見違背真實的做法,讓人們知道適當的虛幻和夸張才能更接近真實。
曼·雷的助手布蘭特的照片中也總是有著交纏不清的“真實與虛幻”。布蘭特認為,在創作表現之前,觀察對象更為重要。“我們大多數人都將過多的精力籠罩自身,想盡一切辦法證明自己是對的,以至于分散了對事物觀察的視線,我們相信看到的每一件事,然而所看到的通常是自己的偏見、或者是過去的經驗、或者是我們的期望。大多數人很少釋放自己的思想,而光是為了看本身就有的樂趣去看,我們越是不這樣看,事物的本質就會在我們身邊隱藏得越久。” 就像奠定他國際聲譽的1961年出版的《裸體的透視》中的照片。這張照片下半部分是真實的鵝卵石,而上半部則是人的手指所疊加出的類似鵝卵石的感覺。此處的“手指鵝卵石”與曼·雷的“玻璃淚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們的出現,正是因為藝術家在創作時不僅細心觀察,而且更敢于挑戰現實,將原本無趣的取景,加入自己獨特的見解,使得畫面變得更為有趣與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