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華
摘 要:隨著社會結構的不斷轉型與發展,知識經濟風潮的掀起促進了新興產業——文化產業的興起。在貧困地區,主要還是一種以初級產業為主的生產結構,包括農業、能源、原材料以及交通運輸等產業,也稱為基礎性產業。而相比于發達地區的文化發展,貧困地區初級產業的文化升級與發展則缺乏生機與活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貧困地區初級產業的文化升級與發展模式較為傳統,缺少一定的文化創意與新意。基于此,文章就主要分析文化創意對貧困地區初級產業的文化升級與發展的主要作用。
關鍵詞:文化創意;貧困地區;初級產業;文化升級
實踐證明,只有兼顧了傳統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與民生發展。而傳統產業與文化產業之間不是相互制約的發展關系,反而是一種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關系,尤其是對貧困地區的初級產業而言。由于貧困地區的人均生產GDP值較低,在進行日常的農業、能源及原材料等方面的生產時,如果配以一定的文化宣傳與改造,并不斷創新文化思想,將新型的文化創意運用于初級產業的文化升級與發展,那么勢必會促進該地區初級產業的快速、持續發展。由此可知,文化創意對貧困地區初級產業的文化升級與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創意的基本概述
“文化創意”主要指的是一種以文化為基本要素,并在結合多元文化的基礎上,將不同學科之間的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并運用不同的載體構建而形成的一種具有創造性與想象性的文化新現象。由文化創意的不斷發展而衍生出一個新興的行業——文化創意行業在近幾年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尤其是在我國的部分發達地區,文化創意行業貫穿于傳統生產行業、制造行業與新興信息技術行業的共同發展中。文化創意行業主要是基于文化創意而展開,并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術與天賦,借助高新的多媒體技術與信息技術來賦予創造,并以知識產權的方式生產出應用面廣、價值高的產品,來占據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文化創意最核心的東西就在于創造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文化創造力。文化創意的產生與發展需要人的不斷創造,并不斷發揮自己的想象來更好地進行創造。當然,還需注意的是文化創意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創造的過程,其更像是一種“原創+創新”的模式。原創主要指的是在前人沒有開發的領域獨創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新的東西,如中國獨有的昆曲、京劇等。而創新則是超脫于所創作出的東西,對原有的東西進行全新的改造與發展,形成一個新的東西,并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對我國貧困地區的初級產業發展而言,文化升級是一條全新且獨特的發展之路。文化為初級產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這種跨行業、跨界的產業融合已經成為當今我國社會產業發展的新常態。相比于常見的經濟全球化與高新的信息科學技術,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文化產業也具有強大的經濟力量,也能促進貧困地區初級產業的不斷發展。跟隨時代發展步伐所不斷更新與形成的文化創意,對貧困地區初級產業的文化升級起到了關鍵性的促進作用。
二、當前貧困地區初級產業的文化發展現狀
在分析當前我國貧困地區初級產業的文化發展現狀時,筆者結合廣西省的初級產業文化發展狀況做全面分析。隨著“文化+”思想的不斷普及,文化要素與經濟、政治以及社會各領域之間緊密相連,形成了一種高度集中、更深程度的融合與創新發展。尤其是針對廣西省的初級產業發展而言,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文化產業升級不僅實現了社會生產結構的優化與轉型,還能更好地提高初級產業發展內含的生命力。筆者將結合廣西省的初級產業文化發展現狀作進一步探究。
(一)初級產業的文化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一般來說,文化通過引導國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新型的精神力量來作用于社會經濟、政治以及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創意的文化品牌,如廣西本地著名的桂林陽朔山水風景。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就是基于著名的桂林陽朔山水風景向全球人民傳達廣西桂林的獨特風貌與瑰麗風景。在這種獨特風景的宣傳之下也蘊含著廣西當地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如陽朔的畫扇文化。這種將中華傳統文化與新興產業相結合的方式可以使當地初級產業的文化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致使人們一想到廣西就會想到著名的陽朔風景,也為當地的農業、原材料甚至是新興的服務行業、旅游行業帶來了強大的文化影響力。
(二)初級產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促進當地就業
一般來說,文化創意在初級產業文化升級中發揮了重要的理念指導作用,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可以很好地給初級產業的文化升級帶來無窮的生產力,也能使其區別于市場上的其他產業結構。不管是廣西省本地的著名品牌,如南寧市的橫縣茉莉花茶、柳州市的柳州螺螄粉、桂林市的永福羅漢果以及梧州市的梧州六堡茶等,還是廣西當地獨特的建筑用鋁型材、通用水泥、漂白紙漿,這些知名品牌的背后少不了技術研發與文化內涵的共同影響。文化創意與初級產業之間的相互融合,使得文化不再是一種單一的符號表示,更像是一種富有經營理念的價值體現,并不斷地朝著本地初級產業傾斜、滲透,最終促進了當地初級產業的文化不斷升級與發展。這樣不僅有利于更好地宣傳初級產業的獨特文化魅力與精神,還能給初級產業中所生產的商品增添一定的審美功能與文化功能,有利于初級產業中的產品品牌塑造與定型,在提升產業文化內涵的同時也能增強產品的邊際效應。
(三)初級產業的文化市場得到持續、穩定發展
近幾年,廣西地區初級產業的文化市場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產業天生具有創新驅動的特點,使其在與初級產業進行跨界融合的同時也能無形之間帶動初級產業不斷創新與完善。如廣西南寧市當地著名的橫縣茉莉花,在進行產品宣傳的同時也會借助茉莉花獨特的花語來將茉莉花身上“理氣開郁、辟穢和中”,“在中國的花茶里,可聞春天的氣息”的純潔、堅強,寓意著希望、生機的文化特性展現出來。在初級農業產業的發展與推廣中滲透獨特的花語文化,不僅可以大力提高文化的創造力,也會給農業產品本身附帶上一定的價值與文化意義,使得消費者在購買茉莉花泡茶品嘗時,喝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橫縣茉莉花,而是一種蘊含著春天與希望的茉莉花文化。
三、文化創意在貧困地區初級產業文化升級與發展中的應用分析
文化創意是極富創造力與智慧力的文化現象,不管是在貧困地區的初級產業,還是在一些新興產業的文化發展中都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具體分析文化創意在貧困地區初級產業文化升級與發展中的應用時,筆者主要想將初級產業具體分為農業與制造業這兩個方面來展開研究。
(一)傳統制造業——“工業產品與制造企業+文化創意”
從改革開放至21世紀初,是我國傳統工業產品與制造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已逐漸融入全球化經濟發展這個大家族,為發達國家提供著充足的勞動力與產品生產保障。而當今,隨著全球經濟結構的不斷轉型與改變,在出口不振,生產條件與生產要素成本不斷增加,同時勞動力資源不斷短缺的情況下,我國傳統的工業產品制造業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要不要隨著全球化經濟轉型的浪潮進行轉型?大力發展生產力是不是就可以很好地促進傳統工業產品的發展?這些都是傳統工業產品所面臨的困境。而除了需要大力創新發展生產力之外,還有一個渠道就是可以通過文化創意來引導、調控并激發市場對傳統工業產品的需求,采取新型的“以文化創意促進傳統工業產品發展”的模式來更好地提升工業產品的附加值,并擴展傳統工業生產的業務范圍,使其也逐步涉及到品牌的開發、產品的設計以及企業文化精神的塑造等方面,進而實現全新的轉型。
廣西本地著名的生產建筑用鋁型材的幾家巨頭公司,如廣西平鋁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澳美鋁業有限公司以及廣西亞龍鋁業有限公司等,在文化升級的過程中,運用“制造工業產品+創新生產技術+文化藝術”的模式,搭建了一個獨特的工業產品藝術平臺,涉及鋁型材的介紹、鋁型材的藝術特色以及鋁型材的藝術衍生品開發等服務與項目體驗,使得消費者在購買鋁型材的同時也能親身體驗一下鋁型材的制造過程與外型設計等。
(二)傳統農業——“農產品主導區、加工區+文化創意”
在廣西省財政廳于2017年制定并頒布的《2017廣西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資金項目實施方案》和《2017廣西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項目實施方案》中就明確提出要支持一批貧困地區的縣、鄉村開展文化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并統籌考慮大力建立并發展具有優勢特色文化的農產品主導區、農產品加工優勢區以及三產融合的發展條件等。不管是桂林市的恭城月柿,還是柳州市的融安金桔,都采取的是中央廚房經營運作模式生產。同時,在大力發展農業的同時,也可以根據當地獨特的農業文化,建設農業休閑示范區,并開辟出獨特的田間觀光道路、木棧道、金桔采摘園或是多功能的生產體驗中心等,這些也是獨特的地方農業文化創意與農產品主導區、加工區之間的相互融合。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創意是推動地方貧困地區初級產業文化升級與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不管是傳統的制造業,還是傳統農業,“文化創意+制造業”“文化創意+農業”等多種業態融合模式的不斷涌現都給當地初級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全新活力。因此,筆者建議貧困地區初級產業應積極地根據自身產業的結構特性,不斷創新管理經營與營銷策劃理念,加大引入新型的文化創意方式來增加消費品的文化內涵。
作者單位:
廣西財經學院